上海租房演繹“魔幻”劇情:租客加價搶房、房東面試挑客,5000預算也被“吊打”
年初的房價暴漲已經在租賃市場引發了連鎖反應,現在租賃市場也走出了“魔幻”行情。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童潔
編輯-張常旺
本文為《時代財經》與騰訊房產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經歷線上瀏覽百套房源、線下實體看過十余套房源后,曾茜匆忙簽下一套位于上海外環外的小一房,無論地段、戶型,還是價格,都未達到她心里的預期,但這已經是她為數不多的選擇了。
曾茜上一次租房還是在2020年的3月下旬,當時疫情尚未散去,租賃市場一片冷清,有著5000元/月預算的曾茜精挑細選,租下一套70平方米的一室兩廳商品房。時隔一年多再次租房,曾茜卻發現,同樣的預算在同地段連一套面積大一些的精裝老破小都租不起了。
二季度開始找房子的上海租客大多與曾茜有著相似的遭遇,尤其是6月初從學校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們,更是倍感壓力。
“為了租一套舒適一些的房子,我看了一個半月的房子,普陀、寶山、閔行都看了個遍,最后增加1000元預算后,租到一套浦東三林的精裝修樓梯房。”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向蘭工作地點在上海人民廣場,正式租房之前,她以靜安寺為中心點,畫了一個通勤45-50分鐘的圈,希望在這個范圍內整租一套一室一廳。
去年畢業的學姐曾告訴向蘭,4500元/月左右可以在中環邊上租一套還不錯的一室一廳,于是向蘭最初的預算為4500元。誰知道,當她將預算和要求告訴中介的時候,中介推薦過來的房子,只有老破小,無奈之下她兩度增加預算,方才租到比較滿意的房子。
“今年出租房源少,租客多,價格一直在漲,往年租金的增幅通常是一年100-300元,今年大多是500元、1000元的跳漲。”專做租賃業務的中介譚智煒認為,年初的房價暴漲已經在租賃市場引發了連鎖反應,現在租賃市場也走出了“魔幻”行情。
租客加價搶房、房東面試挑客
看房的第一天,曾茜從中介口中聽到一個“搶房子”的故事。三組租客同時看上一套寶山大華板塊掛牌價為7800元的大兩室,為了搶到這套房子,房東直接將三組租客約在一起進行面試,最后將房子租給條件最優的一組租客。
“面試就是租客條件和背景的PK賽。兩房的戶型,小夫妻兩個人住比多人住的有優勢;學歷高的比學歷低的有優勢;江浙滬的戶籍比其他地區的戶籍有優勢;工作單位是國企的,比私企有優勢;不養寵物的,比養寵物的有優勢等等。”
原本曾茜只是將這個故事當作段子來聽,沒想到就在幾天后,類似的橋段在她的身上真實發生。
曾茜在寶山上大板塊看中一套戶型好、裝修新、樓層合適的一室一廳電梯房,這也是她在整個片區看到的為數不多干凈整潔的房子。房東的掛牌價為5000元/月,與2019年出租時的價格增長1000元/月,較同小區其他房源高出200-300元/月左右,但因房子本身條件較好,還有另一組租客同時看中了這套房子。
得知有兩組租客同時表達出簽約意向,房東明確表示,租金沒有商榷的余地。此外,房東拒絕提前收取定金,表示要等到原租客到期后與兩組租客進行面談才能做出最終決定,而面談的內容,無非就像上述中介所說,圍繞著租客的背景展開。
事實上,房東挑租客并不鮮見,但組織幾組租客一同面試的情況亦不常見。譚智煒告訴時代財經,通常來說,房東的掛牌租金較其心理預期的底價高出100-300元/月,這是留給租客的議價空間,但出現需要面試搶房的情況,就意味著,這套房子不存在議價空間了,也就是說,價格通常會比市場價要高。
除此之外,租客為了搶房主動加價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向蘭租下的房子處于整幢樓的“黃金樓層”3樓,加上房東在3年前重新進行裝修,房子非常受歡迎。向蘭與另外一組租客前后腳前往看房,雙方均在看房后第一時間表示想要租下來。
此前,房東向中介透出的底價為5000元/月,見此情形,房東表示“價高者得”。接下來就是價格比拼,另一組租客率先表示愿意出5100元/月,緊接著向蘭的報價再增加100元,幾個回合下來,向蘭報出5500元/月,另一組租客這才放棄出價。
5500元的月租在向蘭所租住的小區是絕對的高價,去年,該小區面積40多平方米、精裝修的一室一廳價格不過4300元/月左右。今年,同等面積的房源基本漲了500元,而向蘭的報價相當于讓這套房子的月租在一年之間增長至少1000元。
曾茜亦是如此。要求面試的房東平時居住于外地,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回滬,面試無期限推遲。曾茜只得重新找房,一天,一名中介向她推薦一套靠近外環的一室一廳電梯房,她看到消息后匆忙趕去看房,短短幾分鐘做了租下來的決定。
在曾茜之前,已經有一組租客做好與房東簽合同的準備,為此,曾茜的報價增加100元,由另一組租客的5600元/月報價增至5700元/月。中介稱,去年畢業季,周邊另一商品房小區一室一廳的成交月租還不到4500元/月。
房價暴漲帶來的“蝴蝶效應”
上海租金的暴漲已經持續了幾個月,“滬漂”們苦不堪言。
要知道,一年前,上海還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不僅租金未漲,還出現了下跌。上海市房屋租賃行業交流會發布的《2020年2季度上海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上海市平均單位標準租金為63.3元/平方米/月,環比小幅下降,同比下跌約 4.2%。
若以環線來看,2020年二季度,疫情仍對全市租賃市場產生影響,中環內租金呈下降態勢;外環外租金環比下降最為顯著,環比下降7%以上;外環內下降幅度相對較小,下降幅度在1.8%以內。
此外,上海市房屋租賃行業交流會還做了一份租賃價格指數統計,該統計顯示,從2019年三季度開始,上海住房租賃價格指數打開下跌通道,且經歷了一個漫長的下跌周期。如此一來,今年租金的上漲就顯得更為突出。
至于租金暴漲背后的主要原因,不止一位中介向時代財經表示,與今年房價的上漲有著密切的聯系。
今年年初,上海樓市迎來瘋狂的“打新潮”,開年十余天,便誕生13個千人搖號項目,大多數樓盤認籌比率超過300%,熱度最高的幾個樓盤,認籌比率紛紛突破1000%。二手房亦是一片火熱,房東跳價、買家搶房頻繁發生,那些買不到房子的買家們焦慮萬分。
后來,上海政府多次出手調控,先是提高限購門檻,近期又上調房貸利率,二手房也等到了“二次價格核驗”制度,數萬套掛牌價虛高的房源被下架。
盡管如此,房價上漲引發的“蝴蝶效應”已經在租賃市場擴散開來。譚智煒稱,今年房價漲幅比較大,特別是次新房,在徐匯靠近中環片區,去年次新房的均價大約在7-8萬元/平方米,今年不少次新房的單價突破10萬元/平方米,房東對租金的預期也會水漲船高。
“其次,房價上漲之后,租轉售的比例大幅增加,相對應的,在租房源明顯減少。但需求還在增加,房東賣房,導致部分租客需要提前換房,市場供不應求,租金順其自然往上走,需求越大,漲幅越大。”譚智煒透露,今年徐匯區老破小的租金增幅最低在10%左右,次新房的增幅普遍超過20%。
這樣的行情也迫使“滬漂”們在選擇上做出改變。時代財經從多位中介處了解到,往年,畢業生整租與合租的比例大約是5:5,今年租金暴漲后,選擇合租的畢業生比例有所增加。從租金來看,今年合租的價格略低于去年整租的價格。
普通租客的需求則向中外環溢出,總體而言,中外環次新房的租金價格漲幅較中環內老破小更大。“基本上只要滿足商品房、近地鐵兩個條件,租金漲幅都不會低,都是5000-6000/元的預算,租客寧愿住遠一些,選擇一套環境好的房子。”譚智煒說到。
年中租房旺季即將過去,但譚智煒認為,租金的增長不會就此停止,“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9月到期的租客預定房源,我們每天都在為沒有房源而煩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