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打敗過步步高,昔日國產手機巨頭金立破產后,深圳5套房產二次拍賣無人問津
金立名下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安徽大廈的五套房產第二次被打包拍賣,依舊無人問津。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謝斯臨
編輯-張常旺
曾以一句“金品質,立天下”揚名全國的國產手機品牌金立,重新回到公眾視野的方式委實不算體面。
近日,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名下的多項資產被掛上京東法拍。包括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安徽大廈的五套房產、杭鋼富春商務大廈的7套房產,以及金立名下的355個境內商標、346個境外商標、8項作品著作權。此次拍賣,是由金立破產管理人在處置破產財產時,通過破產財產網絡拍賣平臺所進行的拍賣。
其中,金立名下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安徽大廈的五套房產已經于8月2日二度流拍。
而在這一輪資產拍賣身后,是早已資金鏈斷裂,深陷泥沼的金立。從2017年底危機爆發,到2018年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再到今年4月法院正式裁定金立破產,這個曾經做到國產手機第一,全行業第三的手機品牌,已經走到了故事的終局。
8月5日,時代財經來到仍未掛牌拍賣的深圳市福田區時代科技大廈21層的金立總部,這里大門緊閉早已無人辦公,前臺接待處上方的燈泡忽暗忽明,桌椅散亂的堆疊在一起。處處透露出荒蕪的信息。
金立總部? 時代財經/攝
2萬一平也賣不出去的深圳寫字樓
8月2日,金立名下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安徽大廈的五套房產第二次被打包拍賣。
一個多月前,這五套房產曾以3384萬元的評估總價掛牌京東法拍,因無人報名導致流拍。一個月后,這五套房產進入第二次拍賣程序,根據司法拍賣慣例進行8折處理,起拍價僅2707.2萬元。但即便如此,這五套房產依然無人競價,再度流拍。
拍賣公告顯示,此次流拍的安徽大廈五套房產用途為商業辦公,跨越7、8樓兩層,內部已全部打通,合計面積約為1335.88平方米。以此初略估算,平均每平方米的均價僅有2.03萬元。
建成于1998年的安徽大廈,雖然在一眾新興寫字樓之中顯得稍微有些破舊,但它依然處在深圳最繁華辦公片區之一的車公廟,這樣的低價幾乎到達市場底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安徽大廈二手寫字樓交易均價約為3.6萬元/平方米。
但即便如此,金立旗下的這五套房產卻依然只收獲2256人圍觀,9人關注提醒,最終還是因無人出價而二度流拍。
有長期關注法拍房的機構從業人員分析,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或許有幾個方面,“關注法拍房的群體多關注住宅,對商業辦公類的資產興致缺乏;而且在寫字樓供應井噴的深圳,這五套房產也并非優質資產。與此同時,這五套房產被多家法院輪侯查封,后續可能存在一些糾紛,對于這類資產,買家通常將更加謹慎。”
資料顯示,這五套房產于2018年先后遭遇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浦東人民法院、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等12家法院輪侯查封,至今仍未解除。
這五套房產的境遇不過是一個縮影。遭遇多家法院輪候查封基本是金立遺留下來為數不多的資產的共同命運。在京東法拍掛牌的杭鋼富春商務大廈的7套房產,同樣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及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法院輪侯查封。
而在這之外,是早已資金鏈斷裂,深陷泥沼的金立。
“賭”輸的金立
金立的危機起源于2017年底。在金立股東會議上,幾個大股東曾拍桌而起,質問公司創始人劉立榮這么多錢都去哪了?
當時,曾有望躋身智能機時代第一梯隊的金立突然被爆出百億級資金缺口,金額之大,波及面之深,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要知道,在危機爆發的前一年,金立還是一家年銷量高達4000萬部,營收200億元以上的手機公司。
在劉立榮對媒體的敘述中,這是金立營銷投入過猛的代價。公司轉型做智能手機后就一直在虧損,費用大,產出不大,持續負現金流,一直通過銀行輸血。為實現逆風翻盤,劉立榮走上曾經在功能機時代的老路--重金下本營銷。
在2016年及2017年兩年,金立曾先后找來了馮小剛徐帆夫婦、劉濤、薛之謙、余文樂、柯潔等多位明星作為手機代言人,此外,金立還冠名了東方衛視《笑傲江湖》、北京衛視《跨界歌王》等多個綜藝節目。劉立榮稱,在那兩年時間里,公司在營銷上花去了60億元。
如此驚人的營銷費用,卻沒有帶來相應的銷售業績。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金立手機全年出貨量大幅縮水,僅有2700萬部。事后有聲音指出,金立選擇的推廣方向和金立的立命之本背離,對于以線下代理為主要銷售渠道的金立而言,互聯網用戶不會買金立手機,雖然賺了聲量,但卻推不動銷量。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鴻溝,將金立推向險境。
就在這時,市場開始傳言,金立創始人在塞班賭場一擲千金,曾一把堵輸7億美元,合計賭輸了超過100億元,挪用公款的數目則可能在60億元左右。
雖然在2018年,劉立榮曾公開出面否認了賭輸百億的傳聞,也否認從金立挪用公款60億元。其表示,他確實在塞班賭博,但只是輸了“十幾個億”。但這樣一則聲明于事無補,無論事實如何,金立都無法拯救供應商、債權人倒塌的信心。
從2018年1月開始,以顯示屏供應商歐菲科技為首的供應商輪番上場,分別向法院申請財報保全。金立總共欠下近40億元貨款,已影響到十家上市公司,其中最大一筆來自歐菲科技,總共6.26億元。而電池供應商維科科技被波及最深,已面臨退市風險警示,金立是其最大客戶。歐菲科技公開稱金立賬期已逾期兩個月。
一時間,數十家供應商加入擠兌,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并逐漸成為壓垮金立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年11月,這些討債無果的金立供應商最終決定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對金立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并在2019年4月,舉行了金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經審定后,截至2018年底,金立的賬面資產總額僅為85.38億元,清查后的資產總額約為38.39億元,債權總額為173.59億元,負債達到近211億元。此后,金立進入最后的破產程序。
這段時間內,金立旗下資產陸續被拍賣,包括公司名下3000多件專利、211宗外觀設計專利以及18輛車產等。歷時兩年,資產處置階段業已進入尾聲。2021年4月12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金立宣告破產。
這個曾打敗過步步高,銷量直逼三星、諾基亞的功能機時代的王者,已經走到了故事的終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