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媽赴港IPO?又是一個被資本催熟的案例
錢大媽又被傳出要IPO了,這次連保薦機構都有聲有色了。
?文|翠鳥資本
不知道是不是一則“出口轉內銷”的信息,錢大媽又被傳出要IPO了,這次連保薦機構都有聲有色了。
據外媒消息,來自廣東廣州的中國連鎖生鮮食品公司錢大媽計劃今年在香港IPO上市,計劃募資5億美元,公司已委任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負責IPO上市。
其實,從今年4月起,錢大媽上市的消息就不斷傳出,并稱其最快今年IPO,擬募集資金在31億至39億港元之間。另外,錢大媽還計劃在IPO前的一輪融資中籌集20億元人民幣,令其估值可進一步提高至最多250億元人民幣。
如此詳盡的日程表和明確的募資范疇,讓人很難相信是外界單方面的“猜測”。
然而,針對上市一事,錢大媽相關負責人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階段公司并未有上市計劃,對于該傳聞不予置評”。
這種“謎之操作”背后是到底隱藏著什么信息?為何錢大媽對上市一事三緘其口?翠鳥資本通過公開信息還原錢大媽的現狀以及背后資本發現,在社區零售競爭日益緊張的今天,錢大媽或許已經被資本所裹挾。
誰是下個接盤俠?
錢大媽于2012年4月成立,銷售蔬菜、生果、生肉及雞蛋等,以“不賣隔夜肉”的口號而知名。據統計,錢大媽內地有超過3000家門店,在香港也有30多家分店。
錢大媽以社區門店“日清”為切入口,收獲了消費認知度。2017年,各路創投開始尋找項目,有一定門店數量基礎的錢大媽也開始牽手資本。
2017年6月份,錢大媽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是啟承資本。
僅僅一年,錢大媽融資速度加快。2018年5月和7月,錢大媽分別獲得了B輪和C輪的融資,投資方包括弘章資本、高榕資本和啟承資本。
到2019年年底,錢大媽再次獲得了近10億元的D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啟承資本在本次融資中再次追投。
目前錢大媽的投資者,包括啟承資本、和君資本、高榕資本、弘章資本、瑞勝投資、基石資本、泰康人壽、兼固資本、正源資本、光源資本等。
資本的迅速介入,讓錢大媽的估值來到85億元至100億元之間。根據坊間消息,錢大媽下一輪的融資估值將翻番。只是不知道是否有機構愿意當“冤大頭”來接盤?畢竟每日優鮮的破發就在眼前。
業內人士向翠鳥資本分析,按照投資機構的運營邏輯,所投項目必須找到合適的退出路徑,IPO無疑是資本相當看重一種方式。從日期來看,錢大媽A輪已經進行四年之久,相關資本方或許已經開始施加壓力。
高速擴張是否健康?
經過融資的錢大媽,一直走的是高速擴張的道路。畢竟對于社區零售來說,規模越大估值才能越高。
但由于開店是非常“沉”的,需要的資金量很大,機構資金無法支撐。所以,錢大媽采取的加盟和直營店兩種方式進行擴張。
錢大媽公開數據顯示,在全國的店鋪中,約90%的店鋪為加盟店,10%為直營店鋪。但密集的擴張,對錢大媽的掙錢效應帶來很大影響。首先就是門店過于密集造成的內部搶生意。截至目前,錢大媽有三分之二的門店在廣東市場,約2000家。
有數據顯示,每250米就有一家錢大媽加盟店,而這種密度一旦超過了市場需求,勢必會帶來彼此互掐。
與此同時,“日清”的模式,決定錢大媽7點后的打折產品占全天銷售的20%左右,每天20%的產品是店主虧錢甩賣甚至是贈送。
這讓錢大媽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首先自營的路子太沉行不通,如果不以加盟模式繼續擴張,則無法向投資者交代;“日清”成本較高,自己口號立的太響亮,打破現有模式則消費者不買賬;但如果店面無法盈利,則加盟商勢必會退出,加盟模式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錢大媽面臨的處境,也似乎只有迅速從二級市場融資,繼續“做大”。然而,社區零售的賽道上,已經盤踞著眾多虎視眈眈的巨頭了。
難做的賽道
如今在零售電商、社區團購和前置倉的不斷沖擊下,其經營將愈發困難,資金成為懸在錢大媽頭上的最大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其實,在資本瘋狂加持后,社區團購已經暴露出了問題。
在今年7月,早期的社區團購參與者同程生活、食享會先后倒下。前者因經營不善,公司決定申請破產,后者被傳出總部人去樓空、員工工資被拖欠等消息。
生鮮零售缺少巨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生鮮零售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這源于生鮮產業在產品、流通、生產環節的特殊性。
在損耗問題方面,果蔬普遍常溫保質期在一周左右,肉禽、水產更不用提,很多只能現殺現銷,或者直接活體出售。
保質期短在零售端制造了一個“反規模效應”,商家規模越大,一旦兩三天內賣不出去,損失越大。從生鮮產業損耗特性來看,和錢大媽的規模擴張簡直背道而馳,尤其是錢大媽的“日清”策略,更是一大挑戰。
尤其是社區零售生鮮市場,最不缺的就是競爭者。
2015年京東入股永輝超市,2016年,每日優鮮APP上線,2017年,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成立,2021年,拼多多、快手將直播間開到了田間地頭。
前置倉、店倉一體、生鮮電商、農產品直播帶貨、網紅菜市場、社區團購……錢大媽面臨的不止是家門口小超市的挑戰,還是一個個虎視眈眈比自己強大得多的競爭對手。
而且,被寄以希望的二級市場,也不買賬了。從每日優鮮到叮咚買菜,二級市場頻頻以破發或者是接近發行價來用腳投票。
如此境況之下,錢大媽的故事其實已經不好講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