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大變局!冷門標的指數遭唾棄,細分科技主題燃到爆
ETF競爭格局悄然改變。
來源:新經濟e線
新經濟e線注意到,隨著近年來A股市場結構化行情的持續演繹,ETF市場中,一些跟蹤的冷門標的指數逐漸邊緣化,直至退出市場。取而代之是各家機構對細分科技主題ETF白熱化的爭奪。
?
Wind統計表明,截至今年8月16日,不包括聯接基金在內,年內宣布清算的非貨幣ETF共計有10只,既有股票ETF,也有債券ETF。其中,前者涉及ETF類型分別包括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MSCI中國A股國際ETF、中證500工業ETF、中證500原材料ETF、恒生中國企業ETF、上證紅利低波動ETF、中證800ETF;后者涉及ETF類型分別為3-5年中高級可質押信用債ETF、中債-0-3年長三角ETF、上證1-5年期地方政府債ETF。
?
與此同時,細分科技主題ETF卻撐起了一片天。部分單一熱門主題賽道ETF熱得發燙,成為了今年來新發行上市的絕對主力。僅以新能源主題為例,繼年內電池ETF、光伏ETF、智能汽車ETF、新能源車ETF扎堆上市后,近日,又有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集體申報了中證儲能產業ETF。
?
冷門標的指數遭唾棄
?
無疑,面對ETF市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現狀,這也更加考驗基金公司的戰略布局眼光。一旦看走眼的話,這些冷門標的指數遭市場唾棄后打入冷宮的結局也是可以預見的。
來源:基金公告
?
2021年8月10日,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于華安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的公告稱,本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于2021年8月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華安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終止基金合同并終止上市有關事項的議案》,本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自該日起生效。
?
據悉,該基金的最后運作日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生效日,即2021年8月9日,并已于該日起終止辦理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業務。基金將自2021年8月10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進入清算程序后,基金管理人不再接受基金份額持有人提出的份額申購、贖回申請,同時,基金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費、基金托管費和指數許可使用費。
?
對華安基金而言,這是一個無奈和被迫的選擇。實際上,華安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成立于2019年3月7日,至今上市時間尚不到一年半,便宣告終結上市歷程。
?
據該基金招募說明書披露,基金跟蹤標的指數為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指數。具體為在滬深300指數一級行業內選取低波動特征的股票為樣本,保持行業中性的同時,行業內股票采用波動率倒數加權。
?
新經濟e線注意到,從該指數表現來看,截至今年截至8月13日,該指數最近一年、最近三年漲幅分別為-3.56%、4.17%,可以說是差強人意。該指數前十大重倉股以主要消費以及金融地產為主,分別包括溫氏股份、永輝超市、伊利股份、貴州茅臺、海天味業、中國銀行、雙匯發展、交通銀行、五糧液、農業銀行。
另據華安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今年二季報披露,報告期內,基金規模已縮水不到600萬份,基金資產凈值僅錄得約664萬元,是一個十足的迷你基金。基金報告期內基金持有人數不低于200人;基金資產凈值連續超過2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
來源:基金公告
?
就在今年3月29日,華安基金旗下另一只股票ETF也發布了清算報告。據華安?MSCI?中國?A?股國際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清算報告表明,該基金合同于2018年9月27日生效,募集總份額約3.22億份。截至基金清盤前的2021年3月9日,華安?MSCI?中國?A?股國際ETF份額已萎縮至1262.6萬份,較成立時規模大幅縮水超96%。基金清盤前資產僅錄得2050.67萬元。
?
細分科技主題燃到爆
?
冰火兩重天的是,細分科技主題ETF卻燃到爆。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16日,當月已經上市或即將上市的股票ETF共有18只,以細分科技主題為代表的股票ETF就多達11只,占比超過六成。
?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從ETF所屬基金公司分布來看,僅8月華夏基金旗下就有3只細分科技主題ETF上市,分別包括華夏中證新材料主題ETF、華夏中證內地低碳經濟主題ETF、華夏中證物聯網主題ETF。建信基金和鵬華基金這兩家基金公司當月也都有熱門主題ETF上市,分別包括建信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鵬華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鵬華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ETF。
?
其他在8月上市的細分科技主題ETF中,還有國泰中證光伏產業ETF、匯添富中證芯片產業ETF、嘉實中證新能源ETF、景順長城國證新能電池ETF、民生加銀中證生物科技ETF、銀華中證虛擬現實主題ETF、招商中證電池主題ETF等。
?
另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來漲幅超過30%的ETF基金有39只,更有8只ETF基金的漲幅超過了50%。其中,光伏產業今年以來漲幅最高,達到64.04%;其次是新能源汽車ETF、新能源ETF易方達,超過了60%。
?
國盛證券研究表明,從競爭格局來看,賽道ETF產品公司布局集中度相對較高,前15大產品單只平均有3家布局,單指數寡頭效應突出,但熱門賽道仍為多頭分布。前8大賽道ETF產品的第1名占比都超過75%。但其中具體賽道的指數產品有多類,比如和半導體芯片有關的指數就有:國證芯片、中華半導體芯片、中證全指半導體等,其分屬不同公司且規模都較大。
?
截至目前,賽道ETF市場共計79類產品,品種最為豐富,但前10類產品規模占比僅為40.10%,集中度最低。最大的中證5G通訊主題市場規模達到了189億元,占比12%。其次為國證芯片、中華半導體芯片、CS新能車、光伏產業,其規模都在100億以上。
?
國盛證券預計,未來賽道型ETF料仍將繼續“一軍突起”。景氣細分領域仍有較多空間等待布局。截至2021年7月底漲幅最高的概念指數中,稀土、半導體、新能源等都已具有相關ETF產品,而儲能、細分化工、機器人、CRO、醫美等賽道仍未有ETF成立,未來相關產品望迎來布局機會,當前中證儲能產業產品已進入審批。
?
究其原因,寬基型ETF本身市場較大且創新困難,頭部指數形成了多頭競爭特征。賽道型ETF近年關注度高,規模較為容易擴大,因而也暫時有多頭競爭特征,但單一指數市場同樣為寡頭特征。
?
從ETF競爭態勢來看,非貨幣ETF市場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競爭態勢。其中,華夏基金首家突破2000億元規模,緊隨其后的易方達基金最新規模也超過了千億元大關,余下行業前十強中,規模分別介于294億元和883億元之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