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能汽車再“瘦身”?
興于“買買買”的寶能汽車,或許將終于“買買買”。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興于“買買買”的寶能汽車,或許將終于“買買買”。
據網絡消息,寶能汽車繼2021年年初裁員后,于7月22日開始了第二批裁員計劃。寶能汽車銷售部有關人士稱,“汽車板塊從年前的23000人左右裁到了現在的8400人左右,且目前仍在以每周裁幾百人的速度持續,裁員比例超過了65%。”
此外,多位員工寶能汽車透露工資拖欠、社保停繳多月。據未來汽車日報日前報道,7月10日寶能汽車已發放了5月份工資,但6月和7月工資未有著落。再有,寶能汽車年初就停工的江蘇昆山和云南昆明的制造基地,目前仍處于停工狀態。
對于這些負面消息,寶能汽車官方并未給出正面回應。但憑借蛛絲馬跡可以肯定,寶能汽車部分生產環節處于停擺狀態。如此窘境,不禁讓人感慨:曾經風光“買買買”的寶能汽車為何淪落至此?
曾經的風光
2017年3月,寶能集團高調入局汽車市場,意在把握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堅持技術領先、人才領先、市場領先,構建極具競爭力的汽車出行產業生態圈,也就是打造一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汽車品牌。
為快速擁有研發、生產、制造汽車的資質,寶能集團開啟了“買買買”模式。2018年,年初購入觀致汽車51%的股權,成為觀致汽車控股股東。
彼時,觀致汽車已建立起從生產至銷售全流程的汽車產業鏈,先后推出觀致3五門版、觀致3都市SUV、觀致5 SUV以及觀致3 GT等4款車型。并且,在新車質量、用戶滿意度等多個領域,觀致產品表現均為優秀,資本對其高端產品布局寄予厚望。
可以說,寶能集團收購觀致汽車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是,“資金大佬”與“技術大佬”的強強聯合,寶能汽車擁有很高的起跑點。由此,寶能掌門人姚振華對寶能汽車充滿信心,高調表示:將連續5年、每年投入100億元用于觀致汽車的新車研發。
緊接著,寶能汽車又購入長安PSA,進一步完善汽車產業的布局。
據悉,長安PSA在深圳建立了國內規模較大的現代化汽車生產基地,包括兩個整車工廠和一個發動機工廠。其中,DS7生產線是目前PSA集團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最先進的產線,可實現每年生產20萬輛政策整車和相匹配的發動機的能力。
買入汽車大廠解決汽車研發生產問題之后,寶能積極組建管理團隊以及建立銷售渠道,為企業運營管理以及汽車銷售做準備。據悉,短短幾年時間寶能就在全國開設了數百家直營店,并且曾引進了“北汽系”、“日系”、“吉利系”高管,不過人才流失慘重。
如此看來,寶能集團鎖定造車目標過后,選擇了“購買替代自建”的造車模式,借助資金實力快速打通研發、生產、銷售等汽車制造環節,而財大氣粗、高舉高打的做法也讓其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富二代”的代表之一,風光一時。
走下坡路
瘋狂購入汽車生產基地后,寶能汽車很快實現自產自銷,也就是形成了研發、生產、整車制造、銷售、售后于一體的汽車生態產業鏈,此后寶能將目光投向產能方面。
接手觀致汽車初期,寶能汽車產量和銷量都很可觀。2018年,觀致銷量達到了63179輛,同比增加330%,創下了觀致近年最好成績。不過好景不長時隔兩年后,2020年觀致銷量跌至13093輛,在國內汽車品牌中僅占0.07%的份額;2021年上半年,觀致總銷量不到5000輛。
汽車產銷量越高營收能力越強,銷量、產量一直是衡量汽車企業能力的砝碼。這些年,寶能汽車產、銷量嚴重下滑直接影響營收,而百億資金投入得不到回報,無力支撐高昂的買地成本、工廠建設費用,口碑也一落千丈。
另外,在銷量無法提升、資金入不敷出的發展階段,渠道的擴張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公開報道顯示,寶能汽車的直營店目前800家左右,覆蓋了全國80%的縣級市。與此同時,為寶能汽車提供擴張資金的寶能集團日子也不好過。
據寶能集團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公司總資產為4552.50億元,凈資產為583.97億元,而截止到2020年末,該公司總資產高達5653.03億元,凈資產僅僅只有591.80億元,一年時間凈資產增長了不到8億元。
毫無疑問,銷量嚴重不足導致寶能汽車資金吃緊,隨之而來的是裁員、欠債。據網絡消息,7月28日-7月29日,觀致汽車名下新增兩條被執行人消息,執行標的分別為45萬元、73.4577萬元。
曾經豪擲百億資金購入觀致汽車、長安PSA的寶能汽車,已淪落到百萬欠款都還不上的地步令人噓唏。
“瘦身”自救
其實,造車資金困難的不止寶能汽車一家。近年來,汽車保有量高市場競爭激烈、芯片緊缺、疫情影響等等問題導致全球汽車銷量下滑,全球汽車市場掀起裁員、停工、降薪浪潮,更有甚者資金鏈斷裂賣身或倒閉。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中國車市乘用車銷量為150萬臺,與2020年7月份相比,下滑7.6%。與2021年6月份相比,銷量下滑4.9%。顯然,2021年7月份,中國車市繼續呈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趨勢。而且與6月份相比,7月份中國車市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進一步加大。
汽車銷量持續下滑車企利潤大幅減少,虧損成車企常態。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很多車企紛紛降薪、裁員,過上了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不過“瘦身“能解決不時之需,但解決不了長期存在的成本高于營收的經營矛盾,節流之外更重要的是開源。
由此,寶能集團新推出的汽車品牌——“BAO”,承擔起了寶能汽車“開源”的重任。
近期,寶能集團正式對外宣布,旗下全新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寶能汽車”正式推出,其英文名為“BAO”,并同時開啟了“全球尋BAO”品牌slogan征集活動。比起為觀致汽車“換裝”,新品牌新形象或許能吸引更多資本注意。
與此同時,寶能汽車旗下聯動云已經鋪向全國各地,租賃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或將為寶能汽車創收帶來更多貢獻。
據悉,目前聯動云已進駐全國360+城市,布局了近600+高鐵站、60+機場,投入運營著100000余臺高品質轎車和SUV,自助用車網點超過30000個,服務用戶超3500萬。在分時租賃行業排名第一,汽車租賃行業排名第二。
當然,“BAO”新品牌的運營和名氣的打造也需要資金和時間,并且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傳統汽車比亞迪、吉利等已經建立起品牌壁壘,寶能汽車想要突破新勢力、傳統汽車的包圍圈難度大,況且資金問題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上空。
文/金融外參,ID:jrwaican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