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2021中報大揭秘:有的半年暴賺15倍 有的營收凈利雙下滑
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規模洗牌明顯,可謂黑馬殺出,老將式微。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上半年絕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實現盈利,且漲幅驚人,不過也有公司業績存憂,增速疲軟。從規模來看,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規模洗牌明顯,可謂黑馬殺出,老將式微。
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季告一段落,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也逐漸揭曉。
據科技金融在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招聯、馬上、興業、中銀、中郵等18家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數據亮相。
從盈利情況來看,有人歡喜有人愁。絕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上半年實現盈利,且漲幅驚人,不過也有公司業績存憂,增速疲軟。
從規模來看,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規模洗牌明顯,可謂黑馬殺出,老將式微。有公司資產規模增長驚人,也有公司資產規模出現萎縮。
資產規模洗牌明顯
對消金公司來說,資產規模即意味著盤子的大小,是支撐其日后發展壯大的基石。
目前,有16家消金公司截至2021年6月末的資產規模情況出爐。整體來看,16家消金公司總資產合計達4737.92億元,相比2020年末的4431.24億元,增長了6.92%。
總資產超過千億的消金公司只有1家,500億以上的有3家,百億以上的有12家,百億以下有4家。
其中,招聯消金以1298.43億元的總資產獨霸鰲頭,遠遠甩開其他消費金融公司。
馬上消金、興業消金、中銀消金則分別以570.17億元、520.66億元、378.94億元的總資產位列第二、三、四名。
盛銀消金的總資產在16家公司中最小,僅為41.35億元。
如果跟2020年末的總資產做個對比,會發現16家消費金融公司洗牌明顯,有些公司資產規模增速較大,有些則出現規模萎縮的現象。
比如,昔日身為行業“老大哥”的捷信消金,在2020年末時,其總資產就已被招聯消金甩在身后。如今又過了半年,捷信消金的總資產已跌出行業前四,排名滑落至第五名。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捷信消金的總資產為377.5億元,較上年末減少了42.11%。
此外,16家消金公司中,總資產較2020年末時出現下降的還有尚誠消金、中銀消金。
尚誠消金的總資產由2020年末的126.4億元減少至2021年6月末的125.86億元,減幅為0.43%;而中銀消金盡管總資產位居第四,但卻是由2020年末的379.79億元下降至378.94億元,降幅為0.22%。
與上述3家總資產規模減少的消金公司相比,其余13家總資產均較上年末出現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莫過于2020年才剛剛開業的陽光消金。
截至2021年6月末,陽光消金的總資產為107.22億元,相比上年末時不足百億的總資產,增幅高達240.38%。
2020年末時,陽光消金的總資產在16家公司中墊底,但半年時間其排名已升至第12位。
除了陽光消金,較2020年末相比,杭銀消金、海爾消金、哈銀消金的總資產增幅也均超過了20%,分別為27.14%、23.84%、21.89%。
截至2021年6月末,三家公司的總資產分別為271.5億元、125.14億元、138.87億元。
凈利增減不一 行業分行加劇
從2009年《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出臺至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走過了十個年頭,整個行業消金公司數量已達到了30家。
僅在去年,新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就有5家。其中,銀行系有2家,分別是背靠光大銀行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和背靠江蘇銀行的蘇銀凱基消費金融;互聯網系有3家,分別為小米背景的重慶小米消費金融、螞蟻集團背景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以及唯品會背景的唯品富邦消費金融。
背靠螞蟻集團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其注冊資本一度高達80億元,和捷信消費金融并列第一。
目前,30家消金公司中,已有12家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情況,有17家披露了凈利潤情況。
從營收方面來看,上半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有7家公司。其中,招聯消金以73.9億元位居第一,營收同比增幅為22.7%;馬上消金以46.25億元的營收排第二。
興業消金排營收榜第三,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0.62%至38.69億元。興業消金的營收增速在已披露數據的消金公司中最為兇猛。
對比之下,湖北消金和晉商消金的營收均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
其中,湖北消金上半年營收為3.36億元,同比下滑38.93%;晉商消金為2.75億元,同比下滑10.7%。
與此同時,晉商消金的營收在12家公司中墊底,湖北消金的營收增速在12家公司中墊底。
從利潤方面來看,在已披露上半年凈利潤數據的17家公司中,有16家實現了盈利,僅有一家出現虧損。
數據顯示,上半年17家消金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為51.3億元,平均日賺超2850萬元。
其中,招聯消金仍以15.42億元的凈利潤排在首位。因去年剛剛開業,陽光消費金融尚未實現盈利,以-0.43億元的凈利潤墊底。
若從增速方面來看,絕大多數消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的增長樂觀。
其中,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倍的就有兩家,分別是中郵消金和湖北消金。
上半年,中郵消金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12.2%至7.91億元,堪稱一騎絕塵,斷層領跑。湖北消金凈利潤亦同比增長1272.97%至0.51億元。
此外,尚誠消金、中銀消金、捷信消金、馬上消金等公司凈利潤的增長也十分可觀。
不過,也有公司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相比出現下滑。其中,長銀五八消金上半年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滑6.67%;晉商消金上半年凈利潤為0.25億元,同比下降近三成。
結合前面的營收變化,可以看到晉商消金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局面;長銀五八消金則是增收不增利。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增長明顯,強者恒強的態勢愈發突出,資源、份額都在慢慢向頭部平臺集中,行業分行仍在加劇。
不過,消費金融行業沒有永遠的“老大”,比如當了多年“老大哥”的捷信消金,如今規模、凈利潤的排名都已經跌出行業前四。
此外,在疫情常態化以及監管部門要求的24%個貸利率紅線之下,未來決定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在行業當中地位的必然是科技實力及科技創新能力。
誰能在未來更好的利用技術賦能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及業務效率,并尋求更好的場景拓展與金融生態圈的構造,誰就有可能占據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C位,借此創造奇跡。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