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癡迷國學,為何淪落至欠債百億、被法院懸賞千萬?|| 深度
曾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陳建民,如今真的口袋空空嗎?在法院公告中,披露了法院已掌握到陳建銘轉移財產的部分線索。
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方斯嘉??編輯/雷緩之
又一個地產大佬“栽了”。
8月27日,青島中院發布公開懸賞,稱上海三盛宏業董事長陳建銘未履行1億元人民幣及利息、違約金。凡舉報被執行人藏匿、轉移的財產線索,幫助法院執行到位的,最高可獲10%(約1000萬元)懸賞金。
大佬下臺,旗下公司亂成一鍋粥。9月10日,原為陳建銘實控的ST中昌(600242.SH)因公章丟失,董事會、新高管團隊分歧的亂局,被上證交易所約談。
諷刺的是,陳建銘一直以陽明心學、稻盛和夫當作企業管理之本,如今卻步入被通緝、懸賞的境地。
發展至今,三盛宏業已然成為中小房企負面樣本的典型案例。陳建銘是一時行差踏錯,還是蓄謀已久?重金懸賞之下,陳建銘還能“躲”得了嗎?陳建銘還曾與華遠、萬科、復地等公司合辦公司,如今大難臨頭,是否有人可救他一把?
一個愛講人格的企業家
陳建銘一直號稱以陽明心學治企,將其奉為圭臬。
三盛宏業曾對外稱,在三盛宏業集團,人人都是王陽明的粉絲,管理者和員工都要修行良知,人人修煉到位,人人皆是圣賢。在陳建銘的帶領下,三盛宏業人也在不斷探討,如何將陽明心學更好地應用于企業管理及商業模式。
高光之時,三盛宏業坐擁三家上市公司,號稱總資產規模超500億元,凈資產超250億元。房地產年銷售額達百億級別,進入房企百強行列。
“沒有捷徑,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重視人格修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公司乃至整個社會貢獻力量。”陳建銘曾對外說道。
現實卻將陳建銘狠狠打臉了。
陳建銘的“人設坍塌”,源于2019年12月。當時,三盛宏業一眾員工,因三盛宏業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問題,將陳建銘堵在會議室。同時,有員工爆出,三盛宏業多位高管提前兌付理財產品。財聯社報道,三盛宏業員工理財產品的規模約為8億元。
于是出現了地產圈的名場面——董事長淚灑現場。陳建銘當場稱:“我最近在外找資金,內部事宜交由妹妹陳亞維管理,沒想到竟會如此。其他的高管我不能擔保,我妹妹轉走的錢,我負責追討回來。”
▲陳建銘面對員工痛哭的畫面流傳至今。圖片來自網絡。
之后,三盛宏業出臺的一份兌付計劃。代價是,持有者需要接受“分期兌付”的要求。
如果說理財產品逾期兌付,是他人設坍塌的導火索,那么操縱股價,則讓陳建銘陷入信任危機。
2021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對陳建銘等人發布行政處罰通知,據調查,陳建銘等人控制使用101個證券賬戶,并操縱中昌數據的情況。并對陳建銘、謝晶、胡侃沒收違法所得約1147萬元,并處以約2294萬元罰款。
三盛宏業還陷入債務違約危機。ST中昌在今年9月2日公告,目前三盛宏業及陳建銘存在債務違約情況,已到期未兌付的有息負債規模約105億元。
明星朋友圈去哪了?
誰還能救三盛宏業?
混跡滬圈的陳建銘曾接觸多個圈子,并與多位商界大佬組建公司。如今,陳建銘身陷囹圄,他的“朋友們”會不會拉他一把?
陳建銘為浙江舟山人,公司總部位于上海。他長期混跡于長三角地產圈及資本圈,因此也結識不少朋友。
無冕財經梳理發現,陳建銘的三盛宏業集團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其中,有兩家分別持股約3%及5%的上海中城聯盟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城聯盟)及北京中城萬利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中城萬利)子公司。
中城聯盟是一家房地產私募投資管理機構,旗下股東有包括三盛宏業及華遠、萬科、復地、泰禾、協信等一眾房企。而三盛宏業也曾與華遠、萬通等企業,以及以個人身份入股的易居周忻、歐普照明馬秀慧、博泰章新明等人,一同入股中城萬利。
▲三盛宏業與中城聯盟及中城萬利的關系。圖片由無冕財經制作。
雖然明星朋友圈沒有出面,但在陳建銘陷入困境之時,曾有多家金融機構對三盛宏業施以援手。
2019年4月11日,三盛宏業新增股東青島國海慧航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青島國慧)占股6%。與此同時,注冊資本從9.42億元增加至約10億元。
據悉,青島國慧由上海三盛房地產全資子公司控股80%,由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20%。事后,在青島國慧與三盛宏業的合同糾紛案中曾披露,雙方涉及有《投資協議》、《對賭協議》等協議。
2019年10月,三盛宏業引入上海東興(東方資產全資子公司)、民生信托、溫州銀行等機構,成立臨時監管小組。上述機構,均曾是三盛宏業的債權方。
三盛宏業還曾試圖與引入東方資產入局。在2019年9月,三盛宏業與東方資產旗下的上海東興投資就“資本合作,資金幫扶,股權合作,資源引入,優質資產整合”等方面進行全面戰略合作。
據了解,東方資產是由財政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大型非銀行金融機構。但在三盛宏業的債務問題逐漸發酵之后,合作便不了了之。
原因或許與東方資產另一子公司的劣跡有關。據新京報報道,東方邦信置業有限公司原員工趙晉寧,向三盛宏業發放約4億元融資貸款時,三盛宏業為其同伙支付了約800萬的“好處費”。
商場一貫是無利不成朋友。雖坐擁明星朋友圈,但現實情況是,三盛宏業的債務牽連復雜,援助三盛宏業或許是個無底洞。
甩下殘局一走了之?
陳建銘對外稱“窮得叮當響”。
青島中院的懸賞通告披露,被執行人(上海三盛宏業投資、滁州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陳建銘)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于是,申請執行人向法院申請發布執行懸賞公告征集被執行人財產線索。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對無冕財經分析:“一般而言,如果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對于一些習慣了高消費的人,如果遭受種種高消費的限制,可能無法適應。”
此外,王玉臣指出,也不排除(陳建銘)逃避債務的可能。一些債務人躲起來也是為了逃避債務的履行,甚至不乏一些人具有履行能力,但是拒不履行。
▲討債的人追到了三盛宏業大廈門口。圖片來自網絡
三盛宏業曾是商界的黑馬公司,擁有大量房地產土儲及資產。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三盛宏業在上海、廣東等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達3000余畝。
不過,即使有諸多優質土儲,但涉及債權復雜,以至于難以盤活。據第一財經報道,為解決母公司債務危機,三盛宏業多次以子公司海東房地產做擔保。雖然,民生信托等債權方接手項目之后,項目公司面臨著大量連帶責任,債權關系復雜,因此項目遲遲無法復工。
此外,自2015年起,三盛宏業宣告大肆進軍多元化產業,包括海洋投資、園林開發、大數據等,并將中昌數據、中昌國際控股(00859.HK)、鈺景園林(已停牌)三個平臺推動上市。
不過,如今可以看到,比起實業,資本運作顯然來錢更快。于是,便出現了陳建銘頻繁發債、操縱股價等事件。結果則是,三個上市平臺股價極速下墜。
鈺景園林早在 2021 年 1 月 5 日起終止掛牌。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三盛宏業投資持有的1020萬股公司股份分別被司法凍結和司法輪候凍結,占公司總股本的51%。
中昌國際控股股價跌至0.255元每股。目前,因大股東三盛宏業無法償還中國信達約7億元的融資款,抵押的股份被轉至中國信達名下,中國信達也因此成為中昌國際控股的控股股東。
中昌數據早已變為ST股,如今更是像只沒頭蒼蠅。ST中昌在今年9月進行新董事長改革,但公章卻“丟失”了。如今,前董事長至今沒有移交公司印章、證照資料等,極易產生其他法律糾紛。值得注意的是,三盛宏業投資的股權質押比例高達99.96%。
鬧劇進行至此,三盛宏業失敗的經歷,必定作為中小房企的負面樣本留在世人記憶中。陳建銘留下了兩家市值蒸發的上市公司及多個爛尾樓盤后離場,同時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不過,曾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陳建民,如今真的口袋空空嗎?在法院公告中,披露了法院已掌握到陳建銘轉移財產的部分線索。王玉臣指出,如果確實存在(轉移財產)的行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如今,追債人千萬懸賞令發出,陳建銘的“隱藏式”財產,還能藏得住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