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園”有沒有暴雷風險?|| 深度
三年多時間,靠著從碧桂園挖過來的兩大高管,陽光城從不足千億規模,一舉跨過2000億門檻,但潛藏的危機正在顯現。
作者/方斯嘉??編輯/陳澗? 來源/無冕財經
陽光城(000671.SZ)正進行一場人事調整。
10月13日,有消息稱,陽光城發布內部公告,宣布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全面負責經營管理工作。此外,還涉及江河、李曉冬等區域總晉升為集團執行副總裁。
這似乎是對公司區域業績的褒獎。據克?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陽光城今年累計實現銷售1539億元,銷售目標完成率達70%。與此同時,陽光城是9月唯??家實現同比、環比正增長的房企。
該機構亦指出,截?今年前三季度,近半數百強房企中,有近半數完成率不?7成。陽光城在此時脫穎?出,或許還與陽光城董事局主席林騰蛟2017年末從碧桂園挖來的朱榮斌、吳建斌有關。
▲朱榮斌(右)、吳建斌均來自碧桂園。
在地產圈,陽光城因發展快速、擁有原碧桂園兩位高管,因此被業內稱為“小碧桂園”。
值得思考的是,“雙斌”?職陽光城近4年,他們是如何各自守住陽光城的“銷售”“財務”兩道?門?此外,陽光城有息負債近千億,“雙斌”能阻止陽光城變成下?個暴雷房企嗎?
朱榮斌掌大局,規模狂飆突進
表面上看,陽光城似乎“陽光燦爛”。一方面,陽光城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另一方面,陽光城內部高管流動性低,結構穩定。
一切還要從朱榮斌入職說起。
自朱榮斌“空降”陽光城以來,一直是集團的主心骨。2017年11月,林騰蛟挖來了原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及原碧桂園執?董事、首席財務官吳建斌。當年,陽光城的全年銷售額為915億元,還不?千億。“雙斌”入職至今,陽光城從?家不?千億的房企,躍升?兩千億門檻。
▲陽光城近年來銷售情況,圖片來自克而瑞。
朱榮斌是如何帶領陽光城,保持銷量正增長?
這與朱榮斌個人能力有密切關系。朱榮斌履歷顯示,1995年,其從清華大學建筑工程碩士畢業,并加入中海。之后又跳槽去富力地產、碧桂園,直到2017年入職陽光城。
清華碩士出身,畢業后便在中海系歷練,造就了朱榮斌在地產成本、工程、營銷等各個環節的系統能力。
在入職富力的2008年,富力地產的凈負債率為約123.8%,于是朱榮斌強調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這導致富力的利潤從其入職時的31億元,提升至離職時的76億元。
同是中海系出身的吳建斌曾評價稱:“榮斌是工程出身,他一直推行著強管控理念,只有做到工程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人力管理、法務管理、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司才是真的變強。”?
自陽光城邁過2000億門檻后,朱榮斌便牽頭進行一輪內部調整,對低績效區域進行合并,例如將原廣州、南粵、佛山及廣東城市開發公司合并,成立廣州區域公司。此番調整,主要是為了將區域進行整合,進行精細化管理,亦被行業稱為將區域公司變為多個“小陽光城”。
2020年4月,朱榮斌又開展了一輪內部架構整改。28個區域合并成16個區域,其中對3個A級區域不斷地進行高度的授權。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強區域收編“弱”區域,提高區域間的效率。
這樣操作的結果,從業績上得到了反饋。
目前,陽光城的業績貢獻區域在內地區域,主要包含長沙、西安、重慶、沈陽、昆明等城市,其次是長三角區域、福建區域、珠三角區域及京津冀地區。
▲陽光城各大區域業績情況,圖片來自克而瑞。
朱榮斌能放開手腳運作,與林騰蛟敢于放權有關。
除了業績優勢之外,多年以來,業內皆知,陽光城高管變動少、人員架構穩定。
朱榮斌在陽光城的職位是執行董事長,這是僅次于董事局主席林騰蛟的“二把手”職位。諾大地產圈并不缺人才,缺的是舍得放權的“掌柜”。
自媒體“地產風聲”曾評價:“對比其他民營房企,陽光城給我的最大感受是,頂層職業經理人穩定性很強。同時,boss的存在感低,很多人知道陳凱(已離職)和朱榮斌,并不知道林騰蛟。”
近期,朱榮斌又“升職”了。10月13日,據市場消息,陽光城正進?新?輪組織架構調整。其中,執?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全面負責經營管理?作。?原集團副總裁兼福建?區總裁徐國宏,則升任集團執?總裁,兼任集團營銷管理中?總經理,向朱榮斌匯報。
即使至第三季度,陽光城目標完成率已達七成,朱榮斌依然毫不松懈。在一封10月初發布的陽光城內部信中,朱榮斌強調:“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業績達成。”
吳建斌管“錢”,債務壓力顯現?
“雙斌”在陽光城有明確分工,朱榮斌管事,吳建斌管錢。
吳建斌與朱榮斌一樣是中海系出身、一樣曾在碧桂園任職,也是在2017年11月進入陽光城。如果說,朱榮斌為陽光城風風火火創造業績。那么吳建斌則是戰戰兢兢,為陽光城守住錢柜子。
從2017年至2021年,陽光城業績從不足千億飛躍至兩千億,高增速必然伴隨著高杠桿。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曾在中海、碧桂園任職的資本運作的老手,吳建斌如何應對陽光城的高周轉問題?
一切都需向“錢”看。
吳建斌在職期間,為解決資金難題,陽光城引入險資。2020年9月,陽光城與險資泰康人壽通過協議受讓的方式,泰康人壽和泰康養老從上海嘉聞受讓13.53%的股份,共計5.5億股,轉讓單價6.09元/股,轉讓價款合計約為33.78億元。
此番合作中,雙方簽訂10年對賭協議,協定以2019年40.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為基礎,陽光城在2020-2024年間,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累積歸母凈利潤不低于340.59億元。此外,第6-8年的年增長率不低于10%,第9-10年年增長率不低于5%。
若未能實現承諾,則由陽光集團控股股東將差額部分補償給上市公司。
此外,吳建斌還強調要改善債務結構。吳建斌在入職陽光城之初,曾對外直言,陽光城的財務確實有很大提升空間,并表示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看到明顯改善。
截至2021年中期,陽光城有息負債規模953.23億元,期末賬面貨幣資金403.73億元,可覆蓋263.83億元的短期有息負債。債務情況似乎還算寬松。
不過,房企粉飾財務數據,已是常規動作。例如近期出現債券暴雷的新力、花樣年,在不久前的年中財報上,還顯示“僅踩中一條紅線”。
陽光城的表外債務情況亦備受質疑。截至2021年6月末,陽光城少數股東權益在總權益占比高達48.6%,而損益則僅占凈利潤的11.7%。此數據的差距,有明股實債的嫌疑。
債券市場早有異動。
9月22日,陽光城“20陽城02”債券盤中暴跌超20%。當日,該債券在競價交易收盤前出現3筆成交,累計跌幅超過20%,直接觸發臨時停牌。不過,總成交金額僅2460元。
無獨有偶,6月28日,“17陽光城MTN001”發生一筆收益率15.50%的交易,偏離上一筆成交756BP。4分鐘后,又發生了一筆成交收益率7.94%的交易。該筆交易被陽光城舉報是惡意做空行為。
上述交易皆引起債券市場恐慌情緒。10月13日,“20陽城01”跌超16%,“20陽城04”和“20陽城02”跌超15%,“17陽光城MTN001”跌超10%。10月14日,中誠信國際發布公告,將陽光城的評級展望由“正面”調整為“穩定”。
然而,陽光城冒險引入股東、完善財務報表,似乎無法解決目前的焦慮。如今房地產市場正處于分水嶺階段,“集中供地”新政出臺、三條紅線政策監管,房地產市場格局正在轉變中。
“中國房地產市場遠沒有結束,但當下確實很迷茫。”吳建斌在2021年3月曾對外表示。
從另一層面上看,陽光城不僅要吳建斌進行財務管控,還需靠“甩手掌柜”林騰蛟為陽光城奔走牽線。
林騰蛟本人十分低調,少量公開資料披露,1968年出生的林騰蛟曾在新加坡留學,歸國后在福州開辦了陽光假日酒店。林騰蛟也曾對外透露:“我出生于新加坡歸僑家庭,在國內也是白手起家,重新開始。我本來也是作為家族事業繼承人,但我沒接,我回來了。”
▲陽光城組織管理架構,標紅處為今年十月晉升的高管名單,由無冕財經制圖。
沒有人知道林騰蛟家族的具體情況,但從陽光城的股權架構可以看到,公司實際控制人吳潔,是林騰蛟兄長林偉民的妻子。而在陽光城的董事、高管架構中,大多數為福建人。而林騰蛟本人是中民投董事會副主席、興業銀行董事、福建華通銀行發起人并第二大股東。
但林騰蛟能讓陽光城永遠“陽光”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