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轉讓、關門…房企紛紛撤離,國產主題公園集體落幕
還是得感嘆王首富的干凈利落
作者/小迪??編輯/白銀? 來源/金角財經
隨著房企步入最極致的寒冬,那些和樓盤關聯的主題公園,紛紛停了工。
?
位于臨汾的恒大水世界,停工半年,至今還未能搭起雛形;
?
蘭州恒大文化旅游城,因五個地塊的工程款糾紛,停工數月;
?
藍光發展旗下的藍光文旅開始向大眾展示“水果俠”,唯一開業項目都江堰水果俠星球被無限期關停,昆明、重慶、溫州、濟南和揚州等多個規劃中的項目,都暫停了推進;
都江堰水果俠客處于停業狀態(圖源:攜程旅游)
?
泰禾面向全國的文旅地產廈門灣,由于項目大面積拖欠工資,項目尚未封頂,擱置至今。
?
……
?
房地產搞主題公園,掛羊頭賣狗肉,路人皆知。
?
與此同時,那些掛羊頭賣羊肉的,在寒風里正在破產、轉讓,或是無人問津。
?
曾經高調入駐海南的環球100,其開發公司長影(海南)置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和長影海南文化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份,在這幾天被長影集團掛牌出售。
?
海昌海洋公園,65億元揮淚甩賣旗下武漢、成都、天津、青島項目100%的股權和鄭州項目66%的股權。
海昌海昌公園股權轉讓通知
?
二者都面臨巨額虧損。根據長影集團的轉讓報告,兩家公司的合集負債高達96億元,海昌海洋公園2021年中報顯示,公司凈負債率高達262.1%。
?
只是,慘淡的另一面,是上月開園的環球影城門票一路從600元炒到6000元,周邊20000元的酒店套房被依然“一房難求”。
?
新晉頂流“川沙妲己”,迪士尼“達菲家族”新成員玲娜貝兒的官方玩偶價格從219元炒到666元,有游客排隊四小時買不到。
?
所以,主題公園真的會像中國足球般,隨著地產熱的消退,而集體落幕嗎?
?
如果現在的主題公園是個騙局,那是在座的都是,還是一部分是?
?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行業。
?
搶蛋糕的房企
14億人的旅游市場,是誘人的。
?
疫情之前,中國的主題公園旅游市場,不斷地告訴世人,“我很能賺錢”。
?
根據美國主題娛樂協會TEA和旅游行業研究咨詢機構AECOM聯合發布《2018全球主題公園及景點報告》,2018年全球十大主題公園集團游客量首次突破5億人次。而在這一年,根據沙利文數據,中國國內主題公園游客人次達到2.1億人次。
?
近兩年,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席卷全球,全球主題公園客流量下滑近半。但國內主題公園市場整體仍然保持正向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主題公園市場規模近85億美元,而隨著之后更多國際知名主題樂園運營商的引進,未來7年增長率約為7%,同比之下日本的漲幅僅為2.6%。
?
巨大的蛋糕引來不少巨頭,除了籌備十年,上個月亮相的北京環球影城、2016年落地上海川沙的迪士尼、近年8月宣布投資百億在中國建立三座樂高公園的默林娛樂之外,還有一批房企大軍,早已占領半壁江山。2017年前后,萬達、恒大、保利、世茂等國內不少地產巨頭也扎堆入局主題樂園。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已有超50%的房企布局文旅地產領域。
?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則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游客量最大的主題公園市場,擁有近3000家主題公園,其中規模性主題公園約為400家。
?
恒大海南海花島
土地、設備、內容、運營……高昂的成本決定主題公園的玩家多財大氣粗,但也不是有錢就能玩的游戲。
?
英雄豪杰中,最具戲劇性的當屬萬達。
?
早在2008年,王健林就找到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剛,虛心求教旅游度假綜合體的的開發問題。
?
王志剛說:小投入,無產出;中投入,小產出;大投入,大產出。
?
要干就得干票大的。
?
王首富大手一揮,萬達開始在全國布局十三個文旅城。2016年,就是上海迪士尼正式營業那一年,王健林在央視《對話欄目》上公開叫板迪士尼,“迪士尼不信中國有萬達,實在不應該來大陸。我是有勝算把握的,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之內贏不了利。”
?
振聾發聵,言猶在耳。但二十年太長,王首富從放狠話到被打臉,才不過一年。
?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
2017年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坦言:“每個萬達城需要七八年有息負債才能往下走,十幾年才能收回投資。十幾個項目疊加在一起,雖然通過銷售物業能回收大部分現金,但至少五六年內,13個每年凈增1000億元負債,壓力相當大。”2018年,融創以438.44億接過萬達受眾13個文旅城91%的股份,王健林低調退場。
?
依托萬達城的基礎,融創開始了自己的主題公園之路。然而,根據融創2020年財報,融創中國的文旅總資產達到1250億元,占總資產14%,但貢獻營收卻只占總營收的1.7%。
?
融創接過的究竟是廉價好物還是爛攤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沒有主題的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的生意,講究一個慢工出細活。
?
慢,是指主題公園這類超重型資產投入大,回收成本的周期長;細,是指主題公園對運營的專業性要求高。
?
誠如王健林所說,一個萬達城要十年才能收回投資,前期平均一個項目每年能虧掉上百億元。
?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認為,主題公園是投資大、回收慢、風險大,初期投入只是個開始,未來還需要長期的經營、維護、維修、保養和升級的投入。光是維修這一項的耗資就是驚人的——游樂設備設施的零配件一般都是會有兩套備用,所以會積壓資金。一般主題公園的回本周期在7-9年左右。
?
海洋公園的投入尤其巨大
?
有人調侃,做主題公園,萬達距離迪士尼,還差好幾個長隆。一語道破國內主題樂園的運營上的薄弱。
?
事實上,國內主題公園70%的收入倚仗門票,而國外主題樂園門票貢獻收入僅為30%。根據天風證券研究,主題公園更多收益來自游樂產品服務,如迪士尼的游行線路推薦服務;旅游綜合服務如餐飲、住宿、購物,以及公園商業,如會展廣告和對外招商。
?
問題也就來了,國內涉足文旅的房企,在技術能力、專業人才、運營經驗上都較為缺乏。從源頭上,國內主題公園需要更多的專業運營管理人才,而非開發商。
?
高效的運營之外,對于主題樂園而言,真正吸引游客的除了實際體驗,還有IP。
?
迪士尼、環球影城、樂高公園將主題公園作為其下游產業,與本身的內容產業形成商業閉環,以內容為主題樂園導流。簡單來說,人們到迪士尼,更多為了去看自己喜歡的卡通及動漫人物,和他們交流,尋找情感共鳴,體驗項目游戲體驗次之。因此在賣產品和服務之前,首先需要火起來的,是IP。
?
迪士尼就是開發IP的佼佼者,除了代表形象米奇和公主等歷史悠久的,本身故事就已經家喻戶曉的IP,迪士尼在IP隊伍一直在不斷擴大。如今迪士尼打造的IP,甚至已經不需要故事,如這兩年火熱的“達菲家族”,它們并不是任何動畫和電影的主角,只有及其簡單的人物性格,卻依托互聯網的傳播,為迪士尼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
即使不是自我打造,也會花高價購買甚至買斷某一個熱門IP,并對其進行包裝和產業化,典型代表是默林娛樂將玩具總動員和星戰等IP收入靡下,打造主題樂高產品及服務。
?
但如果有人問,國內主題樂園有什么熱門IP,或許很少有人答得上來。
?
實際上,近年來,國產主題公園紛紛開始打造或者收購IP,如方特出品《熊出沒》,此外還有世茂購入Hello Kitty、藍精靈等熱門IP,但其產品開發能力不強,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
位于上海的世茂藍精靈樂園
房子沒那么容易賣出去
?
這是一個投資回報周期很長的產業。但偏偏,入場的玩家們,卻是習慣了短周期回收巨額利潤的房地產商。
?
看慣了瀑布的人,不會突然愛上索然無味的小溪。
?
主題公園,有人賣酒,有人賣瓶。
?
因為主題公園能夠帶動當地旅游業又能夠創造長久收益,所以這些項目在剛剛落地時,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熱烈歡迎甚至財政支持。
?
以環球100為例,正式進入海南之前,其就被列為海南省文化產業一號工程,并進入海南省“十二五”規劃和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綱要,海南省計劃投資380億元,預計建成后可拉動就業5萬人以上,年拉動社會經濟100億元以上。海南省政府希望環球100能夠帶動島內南部清冷的旅游業。而方特常年享受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其主要客戶都是地方國企。
?
但這不足以解釋,國內開發商為何會熱衷于建造主題公園。
?
事實上,主題公園在拿地上成本往往更低。由于主題公園大多處于郊區,并且用地性質上并不屬于住宅、工業等類別,并且可以開發地方旅游業、就業等。外加地方政府在實際用地功能上的把控并不嚴格。讓房企在此拿地的價格較為低廉,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使用。
?
這便解釋了國內房地產商對主題公園高昂的熱情。
?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開發商以建設主題公園為借口,以旅游之名行地產之實,開發高端度假別墅和豪宅及高端公寓等獲利。
?
房企們的如意算盤,是由文化旅游業務帶動配套地產溢價,再利用配套地產開發資金回流反哺文化旅游業務,實現循環,以一個短周期的項目喂一個長周期的項目,最終實現雙向獲益。
?
這就造成了國內主題公園一個奇特的現象——如果將運營商大致劃分成為搞地產的和搞文化的,大家最終的目的出奇一致,就是賣房子。
?
?
但這個循壞的起點是主題公園。如果房企的主題樂園無法驅動起來,就會導致地產和主題公園,滿盤皆輸。
?
用白話說就是,你的主題公園搞不起來,就沒人愿意來買你這房子。沒人賣房子,就沒錢再繼續支持主題公園的運營與拓展。
?
而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國內的主題樂園根本無法撐起這個循環。
?
前赴后繼的大佬們也在印證一個道理,萬達做不了的,他們一樣做不了。
?
大家都一樣,能力一般,野心不小。
?
房企黯然離去
?
在迪士尼踏上內地起,便有不少人認為,國際主題公園的入駐能夠對國產主題樂園形成鯰魚效應,促進自身運營能力的提升。
?
實際情況卻是,面對國際主題公園的正面挑戰,國產主題樂園不是應戰,而是順勢躺平。
?
原因指向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管控趨嚴,房企面臨的流動性危機,由于整個行業地產商濃度過高,主題公園也受到波及。
?
這些主題公園作為房企手中燒錢,但也值錢的資源,往往很早就被拋棄。
?
今年三月,債墻高筑的寶能大手筆減持手中華僑城1.06億股份,套現27億元,今年10月又繼續減持,套現12億元。
?
而被出手的華僑城,作為從主題公園運營商轉型房地產的“跨界”代表,也在高額負債中選擇甩賣資產。數據顯示,2018-2019年,華僑城集團分別出售了至少18家和11家子公司股權及債權。另據華僑城A于2021年1月發布的公告,公司過去一年通過公開市場成功完成了11個項目的轉讓工作,合計交易對價68.9億元。
?
有業內人士認為,華僑城最近這一輪變賣資產中多次出現了文旅項目,可能是由于旅游+地產的綜合性開發模式,已經讓其肩上的包袱越來越重。
?
過去重倉文旅,而今默默離場的房企,還有很多。
?
今時今日,轉頭一看,還是得感嘆一句王首富的干凈利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