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200億,岳云鵬代言,官微每天“咯咯噠”的老鄉雞要上市了
咯咯咯噠,要上市啦。
作者 | 張楊?編輯丨李逸明?來源 | 野馬財經
連續3年,一天兩條微博,主要內容除了“咯咯咯噠”就是“下班了”,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老鄉雞)的微博運營,被網友調侃為“見過最輕松的工作”,相關話題一度沖上熱搜。
這家滿是網紅風格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成立至今其實已經有18年。18年時間里,老鄉雞從合肥市區舒城路上的一家“肥西老母雞”中式快餐店走向全國,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全國快餐店數量超過1000家的大型中式快餐連鎖企業。2019年的老鄉雞全國戰略升級發布會上,公司創始人束從軒的兒子束小龍直言:計劃在3年內將門店數量突破1500家,5年內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元,10年內成為中國快餐的名片。
這樣的規劃顯然需要不少的資金。成立18年來,只進行過一次公開融資的老鄉雞,終于也開始接受上市輔導,在餐飲企業上市的大潮中,爭奪起“中式快餐第一股”。
子承父業
從“雞”身上賺得盆滿缽滿
10月20日,安徽證監局網站披露,老鄉雞正在接受上市輔導。根據老鄉雞在安徽證監局的首次輔導備案報告顯示,老鄉雞與國元證券于今年9月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計劃籌備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踏足餐飲之前,老鄉雞的創始人束從軒還在養殖場中研究怎么把雞養好。
束從軒生于1962年,1982年從部隊復員后就用父母給的1800元結婚錢辦起了養雞場,專養生長周期180天的肥西老母雞。經過8年的發展,到1990年,束從軒已經是當地最大的養雞戶。他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從一開始就跟雞睡在一起,睡了七年。如果把我的眼睛蒙住,放在一個陌生的雞舍,我能知道雞的冷暖,是渴還是餓,有沒有生病,大致是什么病。”
轉變發生在1999年。束從軒參加了一次快餐特許經營培訓后萌生了開餐飲店的想法。2003年,第一家肥西老母雞快餐店正式在合肥市區繁華的舒城路上開業。主打的餐品還是以“雞”為主,做以雞肉為主的中式菜品和雞湯燉品。2012年底,肥西老母雞在安徽的快餐店已經超過100家。
早期,肥西老母雞主要在安徽本地發展。2012年,肥西老母雞品牌更名為“老鄉雞”。2016年,老鄉雞逐漸走出安徽,走進武漢、南京等地。截至目前,老鄉雞已經擁有超過1000家快餐店。
老鄉雞的商業模式算是一體化全產業鏈。通過自家的養殖場,直接將雞送到老鄉雞的中央廚房,再從中央廚房通過老鄉雞門店送上消費者的餐桌,實行自繁、自養、自宰、自銷。老鄉雞可以說是把自家的每只雞都“利用”到了極致。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其全產業鏈直營模式的優點是可以掌握每一個品控環節,有效地調配財力、物力和人力,統一發展。整體運作,提高商品周轉率。但同時管理系統過于龐大,管理成本無疑會增加。而且受制于自有資本,發展速度和規模有限,有行業分析觀點認為,這也可能是老鄉雞想要上市融資的重要原因。
但束從軒曾表示,跨區域發展資金不是問題,企業擁有一定現金流,只要經營好還能獲得銀行貸款和融資,問題在于人才、產品、物流、倉庫等如何跟上發展步伐。
公開資料顯示,老鄉雞只進行過一次公開融資,即2018年老鄉雞和加華資本簽約,獲得2億元A輪融資,后者獲得老鄉雞約5%的股權。按此測算,老鄉雞當時的估值應在40億元左右。
更早在2013年,束從軒曾參加過一檔創業節目《愛拼才會贏》獲得冠軍,同時獲得的還有今日資本的1.29億元意向投資。不過后續媒體報道中,束從軒并沒有接受這筆投資,"沒想好用來干什么,總不能就放在銀行里吧?”
當時有文章評論認為,束從軒“沒想好”背后,是老鄉雞正在面臨的戰略問題。創業10年,雖有280多家直營分店,但仍縮于安徽一地,到底要不要進行全國性擴張?從后來的做法來看,老鄉雞最終還是選擇了走向全國,也開始接受融資。先是2018年從加華資本融了2億元,現在,要奔著二級市場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擁有老鄉雞股份最多的不是束從軒,而是其兒子束小龍。公開信息顯示,束小龍為公司最終受益人,直接或間接共持有老鄉雞71.46%的股權。而束從軒只是法定代表人。
束小龍2012年畢業于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后進入了父親的老鄉雞,從底層干起,從店長一路升到副董事長。
去年6月,一次與“投中網”對話時,談到二代接班的問題,束從軒表示,“我早就想撤了,他不讓我撤。”束從軒將對兒子的幫扶過程叫做“帶三年、扶三年、送三年”,目前帶三年的階段已經過了,然后就是扶三年,再送三年就可以了。
父子上陣,從“養雞”到“吃雞”,老鄉雞的發展一路上都帶著明顯的家族掌舵和代際傳遞的家族基因。
上市補血,老鄉雞跑速更快?
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有其優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講師甘勝軍在其研究家族企業的論著中表示:第一,家族企業產權高度集中導致資本社會化程度較低,資本效率制約企業規模擴大;第二,家長作為企業領袖,他的理念、作風、能力、經驗、知識等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并成為企業凝聚力的重要原因。這種集權決策會有兩種風險,一是個人能力是有限的,長期的家長制管理導致企業領袖自負、自大、專斷,決策風險增加;二是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創業者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代時,下一代由于生長在優越的環境中很難繼承上一代的企業家精神。
除了家族企業模式自帶的局限性,老鄉雞想要發展壯大還面臨更為嚴酷的市場考驗。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受疫情沖擊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便是餐飲業。
餐飲業危機為大眾所熟知,從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哭窮”開始。疫情期間,一篇名為《西貝賈國龍:疫情至2萬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支撐3月》的文章刷屏。賈國龍表示,西貝一個月支出在1.5億左右,是在貸款發工資,其現金撐不過三個月。隨后,蜀大俠、望湘園、探魚等30多家餐飲企業都表示經營難。
疫情過后,曾宣稱“永不上市”的賈國龍開始改口決定上市了。今年也迎來了一波中餐飲上市熱潮。老娘舅、撈王、綠茶都推進了上市計劃。
中餐飲扎堆計劃上市,對于餐飲企業到底意味著什么?或許不止是造富這么簡單。2020年2月束從軒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有上市的打算,也會朝上市的方向努力,公眾公司對于企業長期的發展肯定是有好處的,也增加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底氣。”
對于此次IPO,老鄉雞輔導備案報告中顯示,為了拓展公司市場銷售渠道,增加公司中央廚房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和整體競爭實力,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老鄉雞希望通過證券市場實現股權融資,增強資本實力、推動主業加快發展。
老鄉雞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12年時間跨過10億元;又用2年時,跨過20億元。從2011年到2019年,其利潤翻了33倍,銷售收入翻了32倍,年均增速在40%左右。目前老鄉雞在安徽、南京、武漢、上海、深圳、北京、杭州、蘇州、徐州等地均有門店。
因為董事長揚言寧虧5億也讓員工有飯吃、200塊辦土味兒戰略發布會、找岳云鵬代言,賺足眼球,網友一度稱老鄉雞為“最會營銷的一只雞”。一次公開演講中,束從軒曾說,“近年來我覺得要想把餐飲生意做好,就要混進年輕人的圈子,這樣我也能變年輕。”
從安徽走到全國,發展近20年的老鄉雞要上市了。據“投資界”報道,有投資人對老鄉雞喊出200億元的估值,各位小伙伴覺得這個估值合理嗎?對它的發展前景怎么看?你吃過老鄉雞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