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辣條的衛龍也要上市了?三年凈賺近20億 估值或高達700億
衛龍第二次遞交上市招股申請書,再次闖關港交所,衛龍還能成為“辣條第一股”嗎?
來源/黑池財經
近日,“辣條一哥”衛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募資1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中金以及瑞銀為聯席保薦人,繼續向“辣條第一股”發起沖刺。
?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12日,衛龍就曾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沖擊“辣條第一股”,不過,因遞表時間超過6個月未獲批,根據規定需重新遞交新的申請。
?
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衛龍第二次遞交上市招股申請書,再次闖關港交所,衛龍還能成為“辣條第一股”嗎?
?
典型家族企業 估值高達700億
說起衛龍,必然少不了創始人劉衛平和他的弟弟劉福平的故事。
?
1998年,洪水造成湖南平江制作傳統小吃醬干的原材料大豆的價格翻倍,為降低成本,當地醬干作坊的老師傅們,用面粉替代豆粉,再加入辣椒等作料,做出了味道與醬干相仿,價格便宜的面筋小食品,備受歡迎,這也是辣條的雛形。
?
不過,由于平江縣位于山區,并不盛產小麥,在平江生產制作面筋并不具有成本優勢,因此,一批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高中畢業的劉衛平便是其中之一。
?
1999年,21歲的劉衛平經過短暫的市場考察后,便叫來弟弟劉福平一起,北上河南漯河開了一家制作面筋食品的小作坊,辛苦打拼了兩年,在2001年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廠——平平食品加工廠。
?
2003年,衛龍品牌正式誕生,并成功占領了小賣部,2005年,自媒體陸續曝光了辣條黑作坊的負面傳聞時,走規范化工廠化路線的衛龍從中脫穎而出,迅速發展了起來。
?
?
據調查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按2020年零售額計算,衛龍在國內辣味休閑食品行業的市場占有率約為5.7%,排名第一;另據中泰證券數據顯示,我國辣條行業產值在500-600億元,其中衛龍以1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首位。
?
而衛龍也是絕對掌握在劉衛平家族手里,據衛龍招股書顯示,目前衛龍的最大股東為和和全球資本,持有公司91%的股權,占絕對控制地位,而和和全球資本的最終受益人是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劉福平兩兄弟。
?
?
衛龍的管理層成員也多為劉氏家族成員,哥哥劉衛平任董事長、弟弟劉福平任總裁、堂弟劉忠思及劉忠思表弟陳林任副總裁、劉忠思表兄彭宏志任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
?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8日,衛龍首次引進外部資本——35.6億元的Pre-IPO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中國、騰訊、云鋒基金等知名機構跟投,據媒體報道,此次融資后,衛龍的估值達700億元。
?
截止11月15日收盤,這一估值超過了零食上市公司三只松鼠(159.9億元)、洽洽食品(284.8億元)、良品鋪子(184.7億元)市值總和。
?
三年凈賺近20億 凈利潤率遠高同行
為何資本能給衛龍這么高的估值?或因衛龍的業績優勢明顯。
?
雖然對比零食上市公司,衛龍的營收規模并不算大,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衛龍的營收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對比來看,2020年,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鋪子營收分別為97.94億、52.89億和78.94億元。
?
不過,衛龍2018年-2020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為22.4%,遠高于弗若斯特·沙利文中,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同期4.1%的年復合增長率。
?
另外,衛龍的凈利潤和凈利潤率都高于這三家零食上市公司,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衛龍的凈利潤分別為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凈利率分別為17.3% 、19.4%和19.9%。
?
?
對比來看,2020年,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鋪子凈利潤分別為3.01億元、7.90億和3.44億元,凈利率僅為3.07%、15.22%、4.36%,遠低于衛龍,而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0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凈利潤率也才僅為10%。
?
值得注意的是,衛龍本次提交的更新后的招股書新增了2021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衛龍營收為23.03億元,凈利潤為3.58億,凈利潤率為15.5%。
?
9成收入靠線下 “辣條一哥”正面臨強敵
而衛龍業績雖然喜人,但也并非高枕無憂了。
?
一方面,衛龍的銷售渠道依舊依賴第三方經銷商,招股書披露,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衛龍線下渠道收入分別為25.2億元、31.3億元、37.4億元,營收占比高達91.6%、92.6%及90.7%,今年上半年,衛龍的線下渠道收入為16.9億元,營收占比仍高達88.3%。
?
?
另一方面,辣條因為成本低,因而給予了衛龍遠高于同行的凈利潤率,但也暗藏危機,當眾多品牌爭相入局,衛龍憑什么繼續當“辣條一哥”?
?
成本低也體現在較低的研發費用上,據衛龍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衛龍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67.2萬、57.3萬和337.6萬元,僅占總收入的0.1%、0.2%左右。
?
?
而潛力市場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入局者,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辣條產業發展態勢及投資盈利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辣條行業市場規模為65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59%,估計到2026年中國辣條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49億元。
?
如此大的市場規模引得各大企業競相加入,目前,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鹽津鋪子等網紅零食品牌,都已經進入辣條行業,賽道擁擠,因此,就算衛龍占比最高,市場份額也不到整個行業的1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而值得一提的是,辣條(調味面制品)仍然是衛龍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這也意味著衛龍面臨不小的市場競爭,招股書顯示,調味面制品收入為衛龍的最大營收來源,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21.62億元、24.75億元和26.90億元,占比分別為78.6%、73.1%和65.3%,而2021年上半年,這一項的收入仍高達14.01億元。
?
?
此外,辣條企業謀求上市,食品安全是繞不開的問題,雖然衛龍標榜“干凈、衛生”,但也曾登食品安全抽檢黑榜,2015年,漯河市質檢局就曾發出處罰通知稱,平平食品(即衛龍)生產的親嘴燒、大面筋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責令其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并罰沒款合計8.57萬元。
?
對于二次闖關港交所的衛龍來說,若成功上市,也只是一個開始,各種問題環繞下,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