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科技的未來談不上樂觀?
石頭科技的未來談不上樂觀?
來源/互聯網風云榜
近日,石頭科技公布了第三季度的營收財報,前三季度營收和盈利的雙增長再次將其股價推回千元水平,不過增勢只持續了兩個交易日,股價再次下跌,目前已經跌到每股近900元。
資本市場如此明顯對立的反應,顯然是存在著對于石頭科技不一樣的思考,畢竟石頭科技第三季度的營收出現增長,但是凈利潤卻大幅下滑。
而石頭科技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大漲近400%,股價也一度飆升到每股近1500元的水平,只不過石頭科技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后,迎來的卻是一地雞毛,股價一度跌去54%。股市如此起落的石頭科技顯然并沒有外界所認為穩定的優秀表現,炒作起來的高估值背后充滿了泡沫。
營收上漲,凈利收縮
財報顯示,石頭科技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8.27億元,同比增長28.43%,歸母凈利潤為10.16億元,同比增長12.98%。石頭科技的業績看起來無可指摘,實際上擱不住細品,前三季度的扣非凈利潤為8.93億元,同比增長7.35%,也就是說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表現與同期水平相比只是微漲。尤其是在營收和股票市場的大漲襯托下,石頭科技的盈利漲幅算不上好看。
細看石頭科技單季度業績表現更能看出其盈利的“乏力”。財報顯示,石頭科技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14.79億元,同比增長22.88;歸母凈利潤為3.64億元,同比下降17.01%;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19.79%到3.19億元。
實際上,石頭科技業績增幅問題在第二季度就已經開始顯現。財報顯示,石頭科技第二季度的營收僅為12.36億元,同比增長6%;歸母凈利潤為3.37億元,同比微增0.54%;扣非凈利潤更是由正轉負,同比下降7.37%到2.93億元。
也就是說石頭科技在過去的兩個季度里的盈利表現相比同期均出現了下滑,而且盈利空間還呈進一步縮小的趨勢。有此可看,石頭科技前三季度的業績增長基本上是由第一季度的業績所承擔的,也從側面說明了石頭科技今年的盈利前景比不上去年同期水平,畢竟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幅與去年相比相差甚大。
而石頭科技盈利表現不及同期的部分原因是來自于海外市場的影響。財報顯示,石頭科技在2021年上半年的境外收入占比首次超過了境內收入,占比53.45%,顯然海外市場已經撐起了石頭科技營收的半壁江山。由于疫情等因素導致進出口行業受到了極大影響,出現了運力緊張,運費上升等問題,石頭科技以往在海外市場較高的回報率也就出現了下降,而且隨著海運壓力的上升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這種影響很可能進一步持續。
銷售費用的支出也是導致石頭科技盈利水平下降的又一原因。財報顯示,石頭科技第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為2.216億元,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21%,占總體營收的15%。也就說石頭科技三季度的營收增長有著營銷的加持,而且石頭科技的營銷費用支出也呈大幅增加的趨勢,隨著雙十一的到來以及四季度的銷售旺季,其銷售費用勢必也會大幅增加。
實際上,石頭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支出為5.13億元,同比增長39%,營銷費用率達到13.4%。也就是說石頭科技的營收增加越來越離不開銷售費用的支持,石頭科技在逐步對準科沃斯的市場策略。即便石頭科技“自詡”以技術為重,也確實難以放棄對市場的爭奪,銷售費用大漲也就顯得不那么奇怪了。
一面是業績增長壓力,一面是股東大幅減持
當然石頭科技提高營銷支出也不僅僅是為了爭奪一定的市場份額,還要保證自己足夠的市場地位。石頭科技在近兩個季度的盈利能力均出現了下滑,尤其是第三季度受原材料成本高位影響以及海運壓力的波及,其外銷業務盈利受到明顯的拖累,盈利能力同比下滑11.84%。
石頭科技自然要尋找新的增長方向,無論是開拓海外市場,還是增加銷售費用支出,都是為了減少業績增長的壓力。比如,石頭科技在3月底宣布肖戰成為公司的代言人,到了4月份和5月份,石頭科技銷售額大幅上漲,遠超市場預期。
此外,石頭科技過去幾年營收和業績增幅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財報顯示,石頭科技過去四年的營收分別是11.19億元、30.51億元、42.05億元、45.3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10.95%、172.72%、37.81%、7.74%;扣非凈利潤分別是0.90億元、4.58億元、7.56億元、12.0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是902.28%、406.55%、65.11%、59.71%。
尤其是2019年掃地機器人市場還處于萎縮狀態下,受疫情的催化掃地機器人再度火熱,石頭科技營收和盈利漲幅均出現了明顯的放緩,特別是在石頭科技開辟的海外市場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所以石頭科技在短期時間和長期發展上都面臨著增長壓力,尤其是在科沃斯穩居市場榜首,云鯨緊追不舍的競爭格局下。
而股東的大幅減持也從側面透露出投資者的不信任。自石頭科技首次限售股解禁后,石頭科技的高管以及股東們次日就減持了總股本的11.10%,很難不然人浮想聯翩。據Wind數據顯示,石頭科技從三月起陸續通過了30次的股票減持,累計減持566萬股,減持方包括投資人、創投基金。
石頭科技的三季報也顯示流通股東中的石頭時代、丁迪以及QM27 LIMITED在三季度一共減持了38.8萬股。而且劵商機構們一邊說石頭科技業績表現不錯,一邊大幅減倉,持倉的機構數量相比半年報下降了93%。
石頭科技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度比作是小家電中的“茅臺”,但是投資者們頻繁地套現離場,似乎不在乎股價跌漲,這其中的意思很耐人尋味。
事實上,無論是增加營銷支出,還是股東們的大幅減持似乎都在表明,石頭科技的業績增長可能遇到了屏障。而石頭科技公布三季報后,股票的先漲后跌也一定程度上說明投資者們對于石頭科技的思考顯得理智。
資本吹出的市場泡沫
受疫情的催化以及懶人經濟的催生,掃地機器人賽道成為這兩年A股市場的大熱門。石頭科技的股票也由此大漲,股價一度漲至1494.99元,目前相對最高價跌去了近四成,但市值仍然有600多億人民幣,市盈率接近45倍,科沃斯市值更是超千億,市盈率164倍。
而作為掃地機器人賽道的老大iRobot的市值僅有24.37億美元,將近156億人民幣。要知道iRobot的全球市占率達到46%,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分別有17%和9%的市占率,即便是2020年營收數據也高于科沃斯和石頭科技。
即便三者所在的資本估值體系不同,但無論是以何種方式估值,國內的掃地機器人賽道很明顯是被高看了。當然iRobot也并非沒有過高估值,但是其定位是科技企業,還是家電企業,顯然華爾街的投資者們認同了后者。
實際上科沃斯的股東也在大幅減持,掃地機器人的市場份額由營銷加持的同時,還在擴張新的增長曲線。很明顯“圍城”里面的投資人更愿意出來,而石頭科技高股價的背后是總股本的數目本來就少。
整體來看,在2015年后,掃地機器人行業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的市場規模為80億元,增速只有2.56%。即便受到懶人經濟和疫情的雙重影響,2020的市場規模增速達到17.50%,但也是只有94億元,細分賽道的尷尬也就是來源于此,市場規模小仍是硬傷。
而整個掃地機器人的CR5在2020年已經發展到平均為80-85%,也就意味著掃地機器人賽道的市場已經呈現出幾家企業瓜分的狀態。掃地機器人的價格也逐漸往中高端方向靠攏,石頭科技緊抓海外市場,科沃斯努力開拓新的增長曲線。掃地機器人的資本市場充滿了泡沫,隨時可能被戳破。
此外掃地機器人面對多場景的無力、各種適用條件的限制以及頻發的故障等因素導致掃地機器人并沒有占據消費者必需家電的高位,其動力依然是懶人需求。而且其智能化更像是一種噱頭,更像是自動掃地機。
而隨著資本的涌入,石頭科技面臨的競爭也在加劇。數據顯示,僅2021年上半年,就有超120家掃地機器人企業拿到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00億元。主營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清潔家電品牌“追覓”獲得了36億元C輪融資,成為2021年以來小家電領域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
石頭科技能不能抵擋住競爭者的沖擊,穩固住自己國內市場行業第二的位置,仍然是個未知數,畢竟云鯨今年618的數據已經超過石頭科技,僅次于科沃斯,石頭仍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未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