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份驢唇不對馬嘴的可行性報告,居然幫涪陵榨菜募了33億
這么一份驢唇不對馬嘴的可行性報告,居然幫涪陵榨菜募了33億
來源/讀懂數字科技
33個億,“王多魚”3個月都花不完,涪陵榨菜募到了。
5月14日晚間,涪陵榨菜(002507)公告,完成了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約33億元。
歐睿數據顯示:“在包裝榨菜市場,涪陵榨菜的市場占有率36.41%”,比魚泉、六必居、高福記、味聚特合計的市場份額還大。這則數據被引用于涪陵榨菜的《2020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下稱《報告》)。
除了市場占有率之外,《報告》中引用了多則三方數據,這些數據無一例外地說明了包裝榨菜市場空間、潛力巨大,但有趣的是:這幾則數據相互之間、與涪陵榨菜財報數據之間高度矛盾。
理清一個基本關系:
涪陵榨菜的明星產品烏江榨菜,屬于包裝榨菜,是包裝醬腌菜中的一個品類,而包裝醬腌菜在醬腌菜范疇中。
進入正題:
1、《報告》引用前瞻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17 年美國人均包裝醬腌菜消費量則高達 3kg/ 人,同期中國人均包裝醬腌菜消費量僅為 0.2kg/人。
在這則數據之后的是涪陵榨菜的一則預判:未來 5-10 年,散裝醬腌菜市場將逐步萎縮,該部分散裝醬腌菜退出的市場將向包裝市場轉化。
乍一看市場空間的確很大,與美國相比,中國包裝醬腌菜市場還有14倍的漲幅空間。
但若以前瞻研究院的數據計算,我國14億人口2017年的包裝醬腌菜消費量為28萬噸,但財報顯示,僅涪陵榨菜2017年的銷量就達到了13.05萬噸。
涪陵榨菜占據了包裝醬腌菜近50%的市場份額?
2、《報告》引用歐睿數據:2018 年包裝醬腌制品零售端銷量 25.4 萬噸,同比增長10%,假設銷量與產量相等,包裝醬腌菜零售銷量占整體行業銷量(450 萬噸)的比例僅 5.6%。
乍一看,市場潛力的確很大,包裝醬腌菜還有94.4%的市場可以去開拓。
但財報顯示,涪陵榨菜2018年銷量就達到了14.44萬噸。
若歐睿數據與涪陵榨菜兩者數據均無誤,那么涪陵榨菜憑一己之力就占據了包裝醬腌菜超過50%的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涪陵榨菜在包裝榨菜的市場占有率為36.41%這一數據,也是歐睿數據給出的。
同時,歐睿咨詢還指出2008年涪陵榨菜在包裝榨菜市場的份額為21.28%,而涪陵榨菜招股書指出:2008 年烏江牌榨菜約占市場份額的 13.58%。該信誰?
3、同時《報告》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2019 年的我國包裝榨菜銷量為 27.84 萬噸。
這個數據本身就已經駁斥了上面兩則數據中對于包裝醬腌菜市場空間的描述。而引用Euromonitor 數據的目的,同樣是為了說明榨菜市場潛力巨大。
這幾則數據是《報告》講述包裝榨菜市場空間、潛力的核心支撐,最終助力涪陵榨菜募集到約33億的資金。
荒天下之大謬。
2009 年銷量7.23 萬噸;2020年銷量15.58萬噸,12年里涪陵榨菜旗下各類產品(以榨菜為主)銷量增幅僅1倍有余。
同期,涪陵榨菜營收從4.42億元上漲至22.73億元,增幅4倍左右;扣非凈利潤從0.41億元上漲至7.59億元,增幅超過17倍,市值也翻了數倍。
營收增幅遠高于銷量增幅,這一切當然要歸功于提價。據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顯示,2008年~2018年涪陵榨菜已經提價12次。11月14日,涪陵榨菜以公告官宣第13次提價。
但提價之外,涪陵榨菜在銷量上的想象力究竟有多大?提價大法還能玩多久?
“榨菜作為醬腌菜中的一個小品類,如今遇到雙重天花板的制約。一方面是整個榨菜市場的成長空間不大,已經觸及天花板;另一方面作為市場唯一龍頭,涪陵榨菜在經歷多次漲價后,市場份額也遇上天花板效應。”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
榨茅姓茅還是姓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