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抓老千?商湯科技的全球第一家“Ai賭場”,忽然黃了
我以為的AI:智能電器、無人駕駛、AlphaGo。商湯科技的AI產品:防止別人出老千。
來源/易簡財經
新加坡的第一家賭場
?
12月2日,據媒體報道,商湯科技本計劃將云頂集團的圣淘沙名勝世界,改造為全球首個人工智能賭場,但如今這個項目卻遇到了一些技術問題。
?
首先了解一下,商湯科技的目標賭場——圣淘沙名聲世界(圣淘沙賭場)。
?
坐落于圣淘沙島的圣淘沙名勝世界,是云頂新加坡耗資65.9億新元(約300多億人民幣)興建發展的項目,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它的圣淘沙賭場。
?
新加坡曾經有嚴格的禁賭歷史,自1965年建國以來,一直禁止賭博。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說過“只要我還活著,新加坡就別想開設賭場”。
?
但是,在李光耀86歲的時候,就被打臉了,這個打他臉的人,不是外人,正是他的兒子李顯龍。
?
2009年金融危機來襲后,新加坡的旅游業以及其他相關服務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新加坡GDP萎縮了1.3個百分點,經濟不景氣,失業人數增加。為了吸引外來資金,李顯龍全然不顧父親曾經慷慨激昂的言論,開設了第一家賭場,圣淘沙賭場。
?
因為,博彩業不僅能吸引大量的外國游客,還能延長他們的逗留時間,而且利潤相當可觀,是政府增加稅收的有效途徑。果不其然,賭業一開,游客擠爆。2010來新加坡旅游的人數達到1160萬人,GDP應聲直漲,成了當時亞洲增速最快的國家。
?
而開業沒兩年,圣淘沙賭場就進入了世界上最盈利的賭場之列。
?
中國人最愛的賭場之一
?
這么賺錢,哪些人喜歡跑去新加坡賭博?
?
答案是,中國人。
?
據媒體報道,新加坡兩大賭場以中國人為主,年收入幾乎等于拉斯維加斯十幾家賭場的總收入。
?
同時,開設賭場后,赴新加坡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翻了一番,這都歸功于新加坡政府取消了長達幾十年的賭博禁令。可見,中國游客在新加坡賭場中的比重很大。
?
對比澳門,疫情前,到澳門旅游的人達到了121萬人,光是內地游客就將近90萬。而在澳門賭博的人,有9成都是內地人。
?
看來,圣淘沙賭場在中國賭徒心中的地位,絲毫不遜色于澳門賭場。
?
馬云的好友“錢多多”,就曾在2014年,于圣淘沙賭場組織過一場賭局,幫圣雄集團的董事長林圣雄賺了2億元人民幣。
商湯的“AI賭場”?
但是現在,商湯科技卻想要把一個人臉識別的系統裝在賭場上。
?
據了解,商湯要裝的這套全面監控系統,將能夠追蹤整個賭場度假村里的人員活動,每次他們從新的監控攝像頭前經過時都能識別他們的身份。
?
商湯科技的一名前員工說:“一大重點是防止出老千。”例如,該賭場希望確保員工“沒見不該見的人,(并)監督荷官,確保他們沒偷籌碼”。
?
云頂集團一名前員工表示,商湯科技的系統將使用“手勢識別”追蹤荷官和顧客的手,并檢查賭客的贏錢情況。
?
另一個重點是通過面部識別追蹤賭客,既可以將賭場不愿接待的顧客拉入黑名單,也可以了解賭客在賭場的行為模式,以便更準確地針對他們進行推銷。
?
人臉識別技術
但上述員工也同時表示,目前商湯的AI存在一系列技術故障。賭場中現有的閉路電視攝像機無法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尤其是在停車場等光線不足的區域。
?
“他們不得不更換相機,或使用我們現有的設備,這是一個問題,”一位了解該項目的前員工說。2020 年 7 月,云頂宣布與佳能合作,為度假村提供新的安全攝像頭。
?
另一個挑戰是所有賭場工作人員都穿著制服,這使得區分他們變得更加困難。“除了衣服,還有其他功能...但這些都是較弱的信號”一位前員工說。
?
尷尬的上市路
?
不過目前看來,商湯科技在賭場裝AI的想法,并沒能順利實現,這也讓它的IPO之路又難了一步。
?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領域的龍頭企業,商湯科技存在的問題還不僅上面一點。
?
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近三年都是虧損狀態,且研發成本比收入還高,需要靠融資存活,且客戶集中,風險較大。
?
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分別虧損了34.28億元、49.63億元、121.58億元和37.03億元,三年半年合計虧損242.52億元。
?
并且,商湯的政府客戶還特別多。商湯科技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智慧商業、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四個領域。四大業務中,智慧城市業務收入占比是最高的,2021年上半年達到47.6%。根據其官網顯示,這些服務的客戶有上海西岸、交通運輸部、上海地鐵、西安地鐵、鄭州地鐵、深圳地鐵、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
?
假如這個技術真能實現,哪個領導或者上市公司的老板去旅游的時候,不小心被照到了,豈不是很尷尬?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