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申通快遞員建議客戶發順豐
暴力扔快遞,送我上熱搜。
來源/花朵財經??
上周末,一則關于申通快遞暴力分揀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面對質疑網點工作人員建議客戶東西怕摔以后發順豐,隨后不久,“申通建議客戶發順豐”的熱搜迅速刷爆全網。
針對此事,申通對外回應稱,申通東北大區將對違規網點進行徹底整頓。可是最近幾年,申通快遞市場份額持續遭到競爭對手的吞噬,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拋扔快遞引熱議
12月19日,視頻內容顯示,申通吉林長春經開二區網點工作人員對分揀的快遞隨意拋扔。且據拍攝視頻的網友表示,看到不止一兩回。
隨后,在面對質疑之際,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每單十來塊不敢保證質量,建議客戶以后發順豐,“不差錢不差事”,并反問“順豐不是服務好嗎”?
該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網絡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太蠻橫了。更有網友指出,申通實在不行就關門吧,最近幾個月的申通沒有一個正常過,怕了。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他們說的是實話,并且認為這建議沒毛病。有網友指出,誰家不扔?說的恐怕也是實情。
針對此事,申通官方對外回應稱,申通東北大區將對違規網點進行徹底整頓,而公司成立的專項小組已經于12月16日抵達網點調查核實,約談承包區負責人,根據相關規定對涉事承包區予以處罰,對個別言辭不當的第三方員工已解除合作。
為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申通東北大區同時表示將在12月25日前,通過增加分揀設備,升級操作場地,強化員工培訓等舉措,全面對承包區相關違規行為進行整改,杜絕任何不規范行為的存在。?
沒錯,這看著好像又是一次事后的整改。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申通快遞近來年的市場占有率下滑卻已成事實。
節節倒退的市場份額
自2018年以來,各大快遞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疊加極兔等新進入者的攪局,整個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比如,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50元/件,迅速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面對價格戰,各大快遞上市公司表現也各不相同。其中作為曾是國內民營快遞先行者的申通快遞,在最近幾年的價格戰中,落敗了不少。
從1998年至2014年業務量一直排在行內第一,到2015年圓通以30.3億件反超申通成為行內領頭羊,2016年中通又以45億件成為快遞市場的新王者,申通快遞的境地不免令人擔憂。
2018-2020年,申通快遞市場份額分別為11.6%、10.58%、9.93%,整體呈下降趨勢。光大證券指出,2021年前9個月公司快件完成量約76.2億件,同比增長約28.0%,低于行業平均增速8.7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全行業占比約為9.92%,較上年同期占比下降0.68個百分點。
而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快件完成量為27.9億票,同比增長14.5%,同樣低于行業平均增速8.5個百分點,業務量全行業占比約為10.18%,較上年同期下降0.76個百分點。
另外在2021年三季度,申通快遞歸母凈利潤虧損了約2.38億元,較上年同期盈利0.05億元,成為了“三通一達”中唯一虧損的公司。
面對這樣的窘境,申通快遞結果又憑借服務態度不夠端正沖上熱搜,甚至將客戶推向順豐。那么,市場還有機會等到申通快遞王者歸來嗎?
現金流暴降
其實在“三通一達”中,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盈利能力,申通快遞均難掩頹勢。據此不難看出,面對同樣的價格戰,申通快遞表現較差,但公司的資本開支卻一點也不小。
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申通快遞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分別為28.22億元、19.87億元、23.98億元和17.36億元。
面對巨額資本支出,以及經營表現不容樂觀,申通快遞自我造血似乎也難以滿足。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申通快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6.03億元、19.76億元、8.54億元、5.77億元,整體下滑明顯。
截至2021年9月底,盡管申通快遞仍坐擁33.14億元的貨幣資金,但公司流動負債規模卻高達73.81億元,其中包括34.15億元的短期借款。據此推算,申通快遞還可能面臨著資金缺口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快遞的多位股東好像也長著一副欠錢的模樣。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股東德殷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德潤二、恭之潤所持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8.76%,幾乎全數處于質押狀態。
股價方面,最近幾年隨著經營表現不佳,申通快遞二級市場股價亦腰斬再腰斬。截至12月20日,申通快遞收盤報價為8.81元/股,相較2019年年中階段性高點30.54元/股,處于歷史低位水平,進一步加大了公司股東的高股權質押風險。
2021年7月29日,申通快遞發布了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約3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升級項目、陸路運力提升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經營表現不盡人意,以及企業現金流量不斷下滑中,可以看出,申通快遞尋求外部融資是必然選項。不過面對錯綜復雜的行業形勢,申通快遞能否憑借本次定增走出泥潭,從長期來看,不確定性恐仍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