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13.41億 超過范冰冰和鄭爽 薇婭為什么這么賺錢?
13.41億元罰款已經超過至少A股4600家上市公司中4200家企業一年的凈利潤。2020年薇婭直播間銷售額約為200億元,而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9%的公司營收超過200億元。薇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主播,而是一個流水百億的商業帝國的核心。
來源/黑池財經
“直播一姐”薇婭給吃瓜群眾來了個“年終絕殺”,因為偷漏稅行為,被追繳、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總金額達到13.41億元。
有網友戲言,上次聽到13.41億,還是人口普查的時候。
也有網友調侃:“我們全家從猴干起,也賺不了這么多錢?!?/span>
畢竟有著“女王”稱號的范冰冰也“只有”8億元,而流量明星鄭爽“也才”3億。
薇婭在微博上有1800萬粉絲,淘寶上有8000萬粉絲,他們中的很多人或許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更多的時候,他們將自己守護的主播叫作“哆啦薇婭”。
但就是這個1985年出生,今年只有36歲的女人,憑借直播帶貨的風口,打造了一個萬眾矚目的超級IP、一個流水百億的商業帝國、一個眾星拱月的直播權力中心。
薇婭“落地”
財經天下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是《別太相信薇婭》,話音未落地,罰單就到了。
根據杭州稅務部門12月20日通報,2019年—2020年,薇婭利用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
在稅務調查過程中,薇婭主動配合并補繳稅款5億元,并主動報告稅務機關尚未掌握的涉稅違法行為。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對薇婭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通報稱,薇婭如果能在規定期限內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則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反之稅務機關將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根據通報,薇婭偷逃稅款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點:
其一,隱匿其從直播平臺取得的傭金收入虛假申報偷逃稅款;
其二,設立上海蔚賀企業管理咨詢中心、上海獨蘇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等多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虛構業務,將其個人從事直播帶貨取得的傭金、坑位費等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企業經營所得進行虛假申報偷逃稅款;
最后,是“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收入,未依法申報納稅”。
事后,薇婭和其老公董海峰都發布了道歉聲明,董海峰將此次事件的責任推到聘用的稅務統籌機構不專業導致。
但是顯然不被網友認可,畢竟在稅務部門通報里面已經說明“經稅務機關多次提醒督促仍整改不徹底,”因此才對薇婭開展全面稅務檢查。
2020年,中國社科院一位教授發布《頭部網紅社會責任報告》顯示,薇婭以96分的社會責任指數力壓李佳琦、辛巴的94分和91分,位列第一。
《報告》這樣評價薇婭:“在直播帶貨、參與公益、守法合規等方面發揮正能量示范作用,展現新時代網紅的責任和擔當。”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薇婭加速“出圈”。除了屢破紀錄的直播帶貨,她還頻繁出現在《創造營》《跨界歌王》《吐槽大會》《向往的生活》等頭部綜藝節目中,甚至登上央視牛年春晚的舞臺。
因為公益直播,薇婭也拿下很多title,成為各地方的公益大使。
據不完全統計,薇婭被阿里巴巴授予為2019脫貧攻堅公益主播、淘寶十大公益扶貧主播,被授予“中華拓荒人”-海水稻推廣大使,同時被授予安徽好物推薦官、河南好物推薦官、湖南好物推薦官、河南愛心扶貧大使、湖南愛心扶貧大使、云南共青團宣傳工作推廣大使、中國扶貧基金會善品扶貧大使、芒果V基金公益大使。
有了公益直播的加持,薇婭更是各種榮譽加身。她被授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成為第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就在9月10日,薇婭還剛被授予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而在薇婭之前,大使的名單上是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
昨晚(12月20日),薇婭微博、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等平臺的賬號已被封。
薇婭的直播帝國
2020年,薇婭參加綜藝節目《來自手機的你》,作為嘉賓的鄭愷問她年收入,薇婭笑著說:“不到100個億。”
觀眾當時就唏噓一片,殊不知,薇婭可能是實話實說,甚至還謙虛地報少了。
直到這次讓人大開眼界的13.41億罰款,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其實薇婭早已經非常有錢,只不過在大眾認知中,其還是一個“主播”。
《新財富》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2021年財富排行榜顯示,薇婭以90億身家入圍全國富豪榜單前500名。
《2021胡潤百富榜》上,薇婭的老公董海鋒以220億元身家位居第302位。
2021年福布斯發布的《中國商界20位潛力女性》榜單中,薇婭排名第五。
薇婭現在的身份早已經不僅僅是臺前的主播,還與丈夫開公司做幕后老板,建立起龐大的直播商業版圖。
2008年,在演藝圈闖蕩失意的薇婭不得已離開,那時,她每個月只能拿2000塊錢。
離開后,她決定重操舊業,開服裝店做老板。在那時候,薇婭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當時中國農業大學法律系大三的學生董海鋒。兩人在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租了個6平方米的檔口賣服裝。
2012年,網購開始崛起,在這期間,薇婭和董海鋒不斷吸收著關于電商的一切知識,薇婭還做過“淘女郎”,拍一件衣服200塊錢,一天拍一兩百件。
也正是“淘女郎”的身份,為薇婭日后成為第一批淘寶主播埋下了伏筆。
薇婭在2016年5月16日開啟了人生第一場直播,但當天觀看的人數只有5000人。但是憑借積累的電商經驗以及服裝行業的積累,到了2016年底,薇婭已是淘寶頭部主播。
2019年,直播帶貨徹底爆發,薇婭所屬的謙尋公司完成100億GMV,其中薇婭自己就完成了70億,一舉奠定了“直播一姐”的江湖地位。
鳳凰網數據顯示,2020年薇婭是帶貨最多的主播,其直播間銷售額約為200億元。
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9%的公司營收超過200億元。這意味著,薇婭一個人的銷售額可以超過90%的上市公司。13.41億元已經超過至少A股4600家上市公司中4200家企業一年的凈利潤。
今年“雙十一”,薇婭賣出了115億,接近“全球店王”北京SKP2020年一整年的銷售額。
除了自己直播帶貨,薇婭還簽約了大量主播,構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
2017年,薇婭、董海鋒成立了謙尋文化,通過謙尋文化這家公司,薇婭夫婦幾乎布局了直播帶貨全產業鏈。
依靠薇婭的影響力,謙尋文化短短5年內就簽約了50余位主播。不僅有唄唄兔、滕雨佳等知名網紅主播,還簽約了林依輪、李靜、海清、李響、大左、李艾等一眾娛樂圈明星。目前,謙尋的主播“家族”仍在擴大,2021年11月,戚薇也加入了謙尋主播的行列。
戚薇
2018年起,謙尋文化開始向集團化管理方向進行,圍繞直播帶貨進行業務多元化布局,創建了北京明星直播基地、杭州超級供應鏈基地。
從2019年開始,謙尋文化發力新業務,陸續成立了謙禧(IP運營)、謙娛(泛文娛)、謙播(直播培訓)、謙品(供應鏈)等多個子公司。
除了作為渠道和中介的存在,薇婭夫婦也在積極孵化自有品牌,VIYANIYA就是薇婭夫婦創辦的服裝品牌。
可以說,直播電商的生意經,被薇婭夫妻完全拿捏住了。
今年,謙尋文化開始涉足私募股權投資領域。1月28日,青島謙喵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等,由謙尋控股公司全資控股。
網紅現在都在杭州稅務局?
這兩年直播帶貨行業的規模突飛猛進,依托于淘寶,杭州也成為主播的大本營。
直播是一個邊際成本極低的行業。
只需要一部手機、一個直播間便可以開始直播帶貨。
稍微大型的頭部主播,會配備一個較大的商務和選品團隊,再或者煞有介事地做一個選品基地。但與實體經濟或者實體渠道建設所需要的巨額資金相比,直播的成本依然是極低的。
直播平臺工具依賴平臺,貨源與物流都依賴于品牌商家,幾乎沒有什么現金占用壓力。“相比傳統的經銷商,主播幾乎可以算是‘無本買賣’了?!?/span>
對于相當一部分主播從業者而言,他們共同的特點則是“出身草莽”卻又“腰纏萬貫”。
《財富》的一項統計顯示,2019年1月到2021年9月網紅主播收入排行榜中,收入超10億的就有8人。
對于頭部主播來說,紙醉金迷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某頭部主播就曾傳言全款拿下了一套湯臣一品,而另一個主播則坐擁不同顏色的勞斯萊斯庫里南。
在財富刺激下,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已經從娛樂圈轉到了主播。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僅2020年我國直播電商從業人數便達到123萬人,對應市場規模1.2萬億。
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中國網絡主播賬號數量超過1.3億個,日均新增主播數4.3萬位。其中,有5200萬個主播賬號是年齡在24到30歲的青年人,約占主播總量的40%。
一個個網絡真實流量就等同于一張張的鈔票。
這種“草莽氣”讓主播們升空,也讓他們跌落。
11月,浙江省稅務局發布雪梨(真名朱宸慧)、林珊珊偷逃稅案件處理公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朱宸慧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6555.31萬元,對林珊珊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2767.25萬元。
雪梨、林珊珊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在上海、廣西、江西等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將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
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專門印發通知,明確網絡主播2021年底前能夠主動報告并及時糾正涉稅問題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稅務總局同時明確,對自查整改不徹底、拒不配合或情節嚴重的依法嚴肅查處。
“虛假的網紅才去旅游打卡,真正的網紅現在不是在杭州稅務局,就是在去杭州稅務局的路上?!狈婚g有傳聞戲謔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