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私募“夫妻店”1死1重傷,無資質打新超95次!誰來擔責?
巨漳資本能挺過去嗎?
作者 | 付影 才露?來源 | 獨角金融
1月7日,“券商中國”報道稱,深圳前海巨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巨漳資本”)兩位實控人因意外事件不幸導致一死一重傷,隨后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公司投資業務暫時停滯。
當這位擁有69家企業實控權的巨漳資本老板林淑青的死亡事件不斷發酵,也牽出了該公司違規業務運作。作為一家股權類私募機構,僅2021年下半年就參與過95起港臺IPO打新業務,卻無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部分產品未備案未托管。
無實控人的巨漳資本,又將去向何方?
巨漳資本老板意外身亡,擁有69家企業實控權
據“券商中國”報道稱,1月7日,巨漳資本、深圳前海巨漳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巨漳財富”)發給了投資人一封函,稱公司兩位實控人一死一重傷,其中,林淑青女士不幸去世、古景騰先生身受重傷。
圖片來源:券商中國
由于該公司所有資金往來均由法定代表人林淑青負責,目前所有投資業務處于暫時停滯狀態(資金募集、分紅發放、產品贖回均已暫停)。
與巨漳資本有業務往來的知情人士陳濤(化名)向“紅星資本局”證實,兩位實控人,即董事長林淑青、總裁古景騰,是夫妻關系。
1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實地探訪巨漳資本深圳總部后注意到,該公司位于福田區深南香蜜立交橋西南側深鐵置業大廈的35層,除防疫之外,公司“杜絕一切來訪巨漳資本人士進入”。
《每日經濟新聞》在該物業外了解到,案發當天在辦公室可能發生過械斗,并援引現場知情人士表述,辦公室內一度血腥不堪。
另據物業工作人員透露,從9號開始,已陸續有客戶(投資人)前來討說法——“有的據說投了幾百萬,出了這事風險陡增”。
公安經濟偵查部門及刑事調查部門目前已介入調查該案件。
根據天眼查信息,巨漳資本成立于2015年,注冊地位于深圳前海自貿區,實繳注冊資本5000萬元,是經過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
該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為林淑青,持股比例95%。林淑青還直接控股69家公司。當林淑青不幸去世后,短期內意味著69家公司將無實控人,接下來由誰接替目前尚未披露。
截圖來源:天眼查
根據天眼查信息,重傷者古景騰在巨漳資本并無實際控股權。截至目前,古景騰分別擔任馬關巨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林巨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巨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和董事長職務。股權穿透后發現,三家公司均由巨漳資本間接控股。
成立以來,巨漳資本成功投資阿里巴巴、途牛、F-英利、訓修實業、中國郵儲、百度集團、小鵬汽車、快手、京東物流、閱文集團等IPO新股項目。
根據官網信息,該公司業務主要專注于上市公司IPO、再融資(定增配股)、并購重組等項目投資,且在美國、日本、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市場投資多年。
半年內參與95起港臺打新,牽出違規運作
參與IPO新股投資這塊收益頗豐的蛋糕,恐怕人人都想嘗鮮。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股權類私募,該公司卻專門從事港股、臺股等打新業務。
截圖來源:騰訊視頻
梳理巨漳資本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的2021年下半年(7月-12月)打新簡報顯示,巨漳資本共參與港臺IPO新股投資95只,其中港股24只,臺股71只,而港股投資單票平均收益率表現并不及臺股,且臺股均實現盈利。在參與臺股IPO新股投資事件中的去年10月和11月,有兩只收益率更是超過56%。
國內發行產品,募集資金,參與港臺IPO打新,這就涉及到是否具備從事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業務資格。
QDII,是指滿足既定條件,在國內募集資金后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境外證券投資管理的境內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
簡單點說,就是機構與客戶簽訂定向資產管理合同,向國內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境外證券投資管理的活動。
截至2021年12月15日,外匯管理局累計批準174家QDII機構,其中銀行機構數量34家,證券、基金機構68家,保險機構48家,信托類機構24家,而巨漳資本并未在174家名單內出現。
從基業協會查詢的資料顯示,巨漳資本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截圖來源:基金業協會
業內人士稱,按照私募基金分類管理制度,參與股票市場的打新策略,均由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才能從事相關業務。從基金業協會的公開信息看,巨漳資本并不具備證券類私募。
而在國內發行產品募集資金,又是如何參與境外直接打新,資金如何出境等疑慮,目前仍不得而知。
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確定基金機構是否為合格的QDII基金?當點開基金詳情頁面時,就能知道基金是否是QDII基金,基金類型中會明確表示基金的類型,部分基金名稱上有“QDII”字樣,也表明該基金是QDII基金。
此外,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巨漳資本共管理基金26只,巨漳投資管理公司共擁有76家公司。
其中,2021年,深圳前海巨漳資本、深圳前海巨漳財富一共成立了24家有限合伙企業;2020年,巨漳資本共成立了16家有限合伙企業。2019年,成立13家有限合伙企業。在這些有限合伙企業中,巨漳資本和巨漳財富或是作為GP,投資者購買LP份額。
巨漳資本在參與境外IPO打新時,在中基協披露的5只備案產品中,其中4只已清算,目前僅備案了1只,為深圳市巨漳匯漳商務管理企業(有限合伙),托管人為興業銀行。
而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所有的資管產品必須登記備案,并披露產品凈值。
回頭再看由巨漳資本100%控股的巨漳財富,去年投資了12家有限合伙企業。從天眼查信息看,后者團隊人數遠遠高于巨漳資本,其中巨漳財富社保繳納人數達37人,而巨漳資本僅有17人繳納社保(因2020年在職職工人數未公示,該處數據僅以兩家公司2019年年報數據為準)。
一死一傷案,牽出巨漳資本背后的違規操作,接下來能挺過去嗎?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