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孕婦的國際醫學,實控人靠保健品發家,股價狂跌投資人哭慘
拒絕救治余波未了,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繼續炸雷。
來源/花朵財經
1月13日晚,此前旗下兩家醫院延誤救治,致孕婦流產、心梗患者去世的國際醫學,同步發出了兩則重要公告。
其一,公司下屬醫院收到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處理通告,停業整頓3個月;其二,公司發布了關于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
起底停業的兩家醫院,對國際醫學業績影響巨大。
進一步分析還可以發現,國際醫學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劉建申,竟還是位靠保健品起家,頗具保健色彩的人物。而且,其發布的兜底增持倡議書,也害慘了545位員工。
拒收孕婦醫院遭停業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此前備受關注的“西安孕婦流產”及“61歲老人心梗被延誤治療”事件,已等來了官方處理的通告。
1月13日晚,國際醫學發布公告稱,下屬西安高新醫院(簡稱“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簡稱“中心醫院”)于2022年1月13日收到《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西安高新醫院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處理情況的通告》。
據通告內容顯示,經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研究,對高新醫院、中心醫院作出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后重新開診;以及責成企業追究醫院負責人責任和全市通報批評。
除此之外,國際醫學還同步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公司股票自2022年1月14 日開市起停牌一天,自2022年1月17日開市起復牌。而公司股票將自2022年1月17 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國際醫學”變更為“ST國醫”。
國際醫學表示,公司下屬高新醫院、中心醫院此次停業整頓三個月,預計將對公司2022年度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兩家醫院是營收主力
然而此次危機,對國際醫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國際醫學正在運營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主要包括高新醫院、中心醫院、商洛醫院等。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實現營收13.06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3.60億元。
其中高新醫院、中心醫院和商洛醫院的營收分別為5.38億元、7.17億元、5111.61萬元,占公司總營收比例分別約為41%、55%、4%。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醫院還是國際醫學三家醫院中唯一實現凈利潤為正的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高新醫院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231.40萬元,同期中心醫院和商洛醫院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2.51億元、3942.16萬元。
從目前來看,高新醫院、中心醫院雙雙被迫停業整頓,對國際醫學后續業績影響恐并不會小。然而除此次事件外,高新醫院還曾涉及多起訴訟。
據企查查顯示,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存有裁判文書記錄多達33條。其中,僅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就有多達23條。因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錯,致患者在診療護理活動中受到人身損害所產生的糾紛儼然并不少。
涉及訴訟中,也不乏多個婦產科治療糾紛。比如,高新醫院對原告診療過程存在過錯,最終導致原告生命健康權受損,左側輸卵管切除致九級傷殘。
發家保健品,兜底增持害慘了員工
梳理發現,國際醫學的實控人,還是一位頗具爭議色彩的人物。
截至2021年9月底,劉建申通過世紀新元及一致行動人申華控股、曹鶴玲、元帆信息咨詢,合計持有國際醫學38.1%的股份。
然而談起劉建申,這是一位靠保健品行業起家的人物。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我國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的時代。其中太陽神口服液、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振華851、昂立一號、延生護寶液異軍突起,各類保健品廣告詞火遍大江南北。不過說實話,這些保健品到底有沒有用,一直備受爭議。
但這并未影響劉建申加入這場盛宴。
劉建申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創辦了古城保健實驗研究所,隨后于1989年12月創立了西安市健身保健品廠。到1991年10月,他所創辦的西安一枝劉制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還一度成為高新區第一家入區企業。
不久后,“一支劉”更成了西安城里最響亮的品牌。當時坊間流傳一個順口溜:“一枝劉,華商報,三寶雙喜羊肉泡。”憑借這個順口溜,劉建申創立的保健品品牌“一枝劉”大火,劉建申本人也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監管日趨完善,保健品行業創業的難度逐漸加大,此時的劉建申也很順利轉型進入了醫療服務這個市場。
但靠保健品起家的劉建申,個人誠信又怎么樣呢?
2021年9月16日晚,劉建申對國際醫學員工發出了《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倡議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
劉建申承諾,凡2021年9月17日至10月11日期間通過員工本人證券賬戶以二級市場競價交易方式凈買入國際醫學的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時間期間內增持國際醫學股票產生的虧損,劉建申先生或其指定的下屬公司將以自有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然而到2021年1月13日,國際醫學股價已跌至8.37元/股,遠低于2021年9月17日至10月11日期間公司545位員工共增持股票總金額5134.71萬元,增持股票平均價格為11.58元/股的數值。
那么問題來了,隨著國際醫學突發驚雷,劉建申最后還會兌現當初兜底的承諾嗎?
兜底公告公布期間,劉建申其實可能面臨著較大的股權質押壓力。截至2021年9月底,國際醫學控股股東陜西世紀新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第二大股東申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處于高質押狀態,其中質押占其直接持股比紛紛接近50%。這表明,隨著國際醫學股價下跌,公司控股股東或面臨較大的平倉壓力。
那么如此說來,兜底增持到底是不是一個對股東紓困的幌子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