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門店,楊國福沖刺“麻辣燙第一股”
伯虎點睛:上市會助力楊國福成為“王者”嗎
來源/伯虎財經? 文 /唐伯虎
近期,餐飲品牌扎堆IPO。
?
證監會國際部剛剛披露,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
?
這意味著,一旦材料審批通過,楊國福麻辣燙極有可能成為“麻辣燙第一股”。
站在加盟商的肩膀上,開出6000+店
?
1998年,時年32歲的楊國福在哈爾濱的賓縣做著小生意,賣過水果、烤過魷魚、也炸過臭豆腐,但都不怎么賺錢。
?
彼時,街上僅有的兩家麻辣燙店生意做得風風火火,楊國福心動了。
?
由于麻辣燙起源四川,口味偏重辣,東北人吃不來這種辣。發現這一點后,2000年,楊國福租了一個半地下室的鋪子,沒有招牌,就這樣邊研究麻辣燙制作邊做買賣。
?
楊國福的“實驗方法”是,將東北常見的用于暖身的牛骨湯融合進四川麻辣燙,然后再人為地減少麻辣感。
?
通過在底料中添加冰糖和全脂奶粉,最終調制出脫胎于四川麻辣燙的東北麻辣燙。
?
2003年,第一家“楊記麻辣燙”開張了。據說,開業不到半天就售光了,楊國福調制出來的口味大受歡迎。2005年,楊記麻辣燙在兩年內通過親戚朋友的加入,發展出二三十家的規模。彼時,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加盟”,很多店都不收加盟費。
?
到了2005年,楊國福用自己的名字注冊了商標,2006年正式對外開放加盟。
?
也正是這之后,打開了楊國福麻辣燙真正的財富密碼。
?
截至2021年底,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門店數達到6000+,遍布全國31個省市,且覆蓋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加拿大等5個海外國家。
??
(圖源:網絡)
?
最初,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費定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到2009年,楊國福靠加盟費一年能賺兩三百萬元。
?
此后,楊國福曾告訴媒體,2019年公司營收預計將達到13億元,而加盟費只占其中兩成,多數收入來自商貿模塊,比如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餐廳家具等等。
?
要知道與楊國福麻辣燙一同被稱為“麻辣燙雙雄”的張亮麻辣燙,目前門店也有5000+,但年收入僅6000萬元,主要來自加盟費。
?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楊國福選擇自建供應鏈,而張亮選擇了輕資產模式的“外采”。
?
2018年,楊國福的成都工廠投產,年產值約為2億元。據悉,這家工廠配備調味料研發中心、智能廚房實驗中心等,生產規模可以滿足1.2萬家加盟店的調味料需求量。
?
自2010年起,楊國福還投資布局建立了哈爾濱、沈陽、北京、鄭州、青島、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十大常溫物流配發中心。
?
供應鏈的搭建,讓6000+加盟商成為了楊國福的“大客戶”。不過,眼下,加盟商已經喂不飽楊國福了,向C端進軍是下一個增長目標。
入局自熱食品,第二曲線“生死未卜”
?
2021年初,楊國福麻辣燙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
?
旗艦店出售的產品主要有自熱麻辣燙和火鍋底料,包括麻辣牛腩、酸湯肥牛、番茄牛腩、番茄午餐肉、歐耶海鮮等不同口味,單盒價格在30-40元之間。
?
自熱火鍋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
2020年2月以來,天貓上方便速食的整體銷量同比增速接近700%,僅在京東平臺上,“火鍋自熱”搜索顯示結果多達7萬多個。自熱食品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而隨著巨頭的加入,賽道也越來越火熱。
?
2018年,頤海國際旗下的8款自熱火鍋產品的收入升至4.45億元,同比增長626%。
?
2020年10月28日,自熱食品品牌自嗨鍋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從A輪融資到C輪融資,估值達到5億美元,該品牌僅用了10個月時間。
?
種種數據都在表明,自熱食品賽道“錢途無量”。
?
而本身有業務、供應鏈優勢的楊國福,做自熱食品,似乎再合適不過。但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
一方面,自熱食品的火爆是否經得起時間的推敲,還未有定論。
?
伴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進入,自熱食品產品同質化、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逐漸突出,飽受消費者詬病。
?
同時,自熱食品的需求究竟有多大,也存在爭議。有業內人士分析,自熱食品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隨著傳統方便食品和外賣行業的不斷擠壓,自熱食品恐怕很難維持激增的銷量。????
?
對于楊國福推出的自熱食品,就曾有消費者表示,“不如直接去店里吃”。
?
另一方面,作為新入局者,楊國福自熱食品的銷量可謂“一般般”。伯虎財經發現,楊國福的天貓官方旗艦店自2021年1月上線至今,除了一款火鍋底料月銷有2萬+,一款自熱食品月銷有3000+,其他產品的月銷量都在300以下。比起“同行們”亮眼的數據,楊國福的自熱食品要“黯淡”得多。
??
(截圖自楊國福旗艦店)
?
隨著麻辣燙賽道競爭的白熱化,向自熱食品進軍顯然是楊國福不錯的第二選擇。但眼下,自熱食品能否扛起增長大旗,還是個未知數。
上市,是走向王者還是“加速墜落”?
?
楊國福VS張亮,誰是中國麻辣燙之王?
?
楊國福比張亮大15歲,兩人都來自賓縣萬發村,且屬于遠房親戚。
?
由于兩家麻辣燙一直緊追緊趕,門店數幾乎不相上下,也都在業界赫赫有名,因而一直被稱為“麻辣燙雙雄”。張亮也曾回應,“誰是第一的問題交給時間。”
?
但隨著楊國福上市,這種格局極有可能迎來戲劇性的變化。?
?
(圖源:網絡)
?
從2021年底,餐飲業迎來了一波上市潮,中式快餐老鄉雞、海鮮餐廳七欣天、面食和府撈面皆提交了招股書。
?
對此,有分析師表示,“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優勢,會加入上市大軍。”一方面融資、補充現金流為后疫情時代做準備;另一方面,通過上市,把企業上升到集團化運作。?
?
值得注意的是,楊國福計劃到2025年,國內外門店數量總和達10000家。?
?
有觀點認為,與此次扎堆IPO的鄉村基、七欣天等連鎖餐飲企業一樣,提速開店將是楊國福上市融資后的重點計劃,“如果基礎設施搭建好,一旦有資本介入,就可以快速擴張,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
那么,上市會助力楊國福成為“王者”嗎?不一定。
?
上市,意味著要面臨更嚴格的監管、更大的盈利壓力。而食品安全、加盟商管理將是兩座“大山”。
?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楊國福相關風險一欄中,光是關聯企業敏感輿情就達52條,其中不乏“被通報”、“存在食安問題”等字眼。
?
楊國福也曾多次因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登上熱搜,被監管機構點名。
?
1月15日,北京市消協根據市、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食安問題情況通報,整理了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企業,其中就包括楊國福麻辣燙。
伯虎財經查詢發現,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北京市餐飲大調查中,楊國福已累計有17家北京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按門店數位列第三,排在其后的張亮麻辣燙則有15家。
?
食安問題對于餐飲業而言,至關重要。每一次的曝光,都是一次品牌力的消耗。
?
此外,加盟店越多,對加盟管理的挑戰就越大。而楊國福屢禁不止的食安問題,折射出的正是楊國福加盟管理的漏洞與不足。
?
早在2010年,楊國福就曾經歷一場“加盟危機”。當時,由于擴張速度太快、麻辣燙入門門檻太低、加盟商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加盟商對總部的態度非常差,電話一打通,上來就罵人”,店內環境也臟亂不堪。
?
楊國福狠下心叫停了加盟,開始整頓篩選加盟商,整治加盟亂象。
?
不過,這種“再來一次”的機會顯然越來越少了。
?
隨著資本的進入,被放大的不僅是企業的規模,還有企業的短板與不足。而誰也不知道,楊國福這6000+加盟店,下一次又會在哪里“掉鏈子”,被抓包的代價是什么。
?
這么看來,成為王者與加速“墜落”,都有可能。
??
參考來源:
1、36氪:賓縣雙雄記:楊國福和張亮的麻辣江湖
2、吳曉波頻道:楊國福和東北麻辣燙:東北經濟的另一面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