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人培訓超30人感染新冠!背后的保健品公司是啥來頭?
自1998年進軍中國市場以來,如新曾多次被官媒點名批評,并有數位“受害者”站出現身說法,而他們披露的公司內幕,顯示如新的銷售模式具備入場費、拉人頭、團隊計酬這些典型的傳銷特征。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
屢陷傳銷質疑的如新集團,因為一場將新冠“散播”至全國多地的培訓活動,再一次被置于聚光燈下。
據了解,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市累計報告的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中,22例均為此次如新培訓班學員。此外,北京、青島、石家莊等地發現的新增病例中,也有多例與該培訓班有關。雷達財經統計發現,該培訓班共計66人,目前曝出的與該培訓班相關的病例,已超30例。
對此,如新集團在官方微博中回應稱,此次活動為經銷商自行組織,未向公司申請報備,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公司已第一時間采取應對措施,暫停湖北省所有的線下培訓,將進一步調查并嚴肅處理違規行為。
不過,這并未能平息外界的爭議。事實上,自1998年進軍中國市場以來,如新曾多次被官媒點名批評,并有數位“受害者”站出現身說法,而他們披露的公司內幕,顯示如新的銷售模式具備入場費、拉人頭、團隊計酬這些典型的傳銷特征。
為何這樣的一家企業,至今仍能屹立不倒?且2021年還能在大中華區斬獲5.69億美元的銷售額?
高舉直銷大旗
2月21日下午,武漢突發疫情。網絡中流傳的一份包含三名陽性檢測人員行程的“報告”顯示,三人均于2月18日-20日在武漢凱萊熙酒店及江岸區華清園小區某室,參與了如新化妝品公司組織的員工培訓。
此后,疫情開始擴散。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市累計報告的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中,22例均為該培訓班學員。
而2月22日至24日,北京市累計新增的14例本土病例里,則有13例為參加該培訓班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山東青島24日累計通報的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及石家莊的一例無癥狀感染者,均與該培訓班有關。
目前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培訓班共有66名學員參加,組織者為如新公司的經銷商——上海舍耀市場營銷服務中心。
據參與培訓班的內部學員描述,這是一場“會議性培訓”,并非任何級別都可以參加,吃住都是公司全包,檔次也高;而一張涉疫消費圖鑒也顯示這次培訓過程中,學員活動范圍涉及武漢七個區,遍布熱干面店、藕湯店、星巴克、燒烤店、足浴店等消費場所。
一張網傳的培訓員工合照顯示,會上無人佩戴口罩,員工之間也未保持社交距離。
由于“培訓中會有接受表彰的人帶領全場齊喊口號”的聲音,有網友發出質疑:“如新是傳銷公司嗎?”
如新官網顯示,其由三個美國人創立于1984年,是一家主營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的企業,總部位于美國猶他州。1996年,如新成功在紐交所上市。
不過,與網友們懷疑的傳銷有所不同,如新一直以直銷企業的形象示人。根據官網信息,其銷售人員工資計算方式是按直銷員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向直銷員按月支付報酬。相關計算公示為直銷員所得報酬=報酬計算基數(直銷員銷售額÷(17%+1)×90%)×報酬提取比例。
而在將業務拓展至中國后,如新還曾于2006年獲得了由商務部發放的第一批中國直銷經營許可證。
拿到直銷牌照的當年,如新就獲準在中國上海8個區開展直銷業務。兩年后,商務部再次批準其在北京所有18個區和上海全部12個區開展直銷業務。
目前,如新已經是全球五大直銷巨頭企業之一,并獲美國《直銷新聞》雜志連續第五年授予直銷業最佳雇主稱號。福布斯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2月10日,如新集團員工數達2.6萬人。
另據商務部網站,目前如新在中國包含分支機構25個,服務網點225個,直銷產品121種,直銷培訓員190人(在冊190人,注銷365人)。
飽受爭議的19年
值得一提的是,經歷了19年在華業務的開拓后,大中華區對如新集團的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
天眼查顯示,早在1993年,如新就成立了上海如新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7萬美元。2003年,如新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十年后公司的財報顯示,中國大陸營收超10億美元,已經成為了其全球最大的收入市場,在總收入中占比約為32%。
2014年,如新成立30周年時,其發展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在上海落成,該創新園區位于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的最核心地帶,耗資近5億元;2018年底,如新又在上海投資近4億元擴建二期項目,足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不過,近幾年如新集團在華收入呈下降趨勢。不久前公司剛披露的財報顯示,2021年其在總營收同比上漲4.41%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地區收入卻同比下降9%。即便如此,中國大陸仍能占到總營收的超21%,是如新全球營收占比最高的地區。
與此同時,涉嫌傳銷、洗腦的爭議也一直伴隨著如新集團。
反傳銷人士李旭告訴雷達財經,根據《禁止傳銷條例》,不管打著什么旗號,只要同時具備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三個特征,就涉嫌傳銷。而從過往的報道事實來看,如新三點全中。
2007年,黑龍江晨報曾報道稱,當地兩名執法人員經他人介紹進入如新黑龍江分公司內部,發現其需繳納1300元入門費后才能成為會員,且該公司還以發展下線拉人頭的方式進行經營活動。
2014年1月,人民日報在三日內連發三篇文章揭露如新騙局。報道中提到,若想成為如新直銷員需要先購買如新產品;如新還會根據產品銷售數量和所發展的下線人數,將直銷商分為7級;如新公司的獎金制度包含層級提成、產品零售提成和額外獎金。所謂的層級提成,指公司直銷成員可以獲得六代以內下線銷售額的提成。
此外,人民日報稱如新時常組織大型聚會對直銷商進行“洗腦”,通過制造榜樣,利用群體效應進行精神控制。“在北京市郊某酒店舉辦的“2014 NU SKIN星峰大會”現場,被表彰的人依次走上講臺,大聲嘶吼帶領全場齊喊口號。臺下近2萬人則手持玩具手掌跟著鼓拍,氣氛狂熱。”
而在第三篇文章發布的當日,原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就聲明稱將對如新涉嫌在華傳銷展開調查。2個月后,如新因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范圍從事直銷、夸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沒486萬。
受此影響,如新集團股價一度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腰斬。
2019年,一位年僅34歲的如新銷售人員甚至因生病期間拒絕就醫,堅持喝“如新果汁”排毒,導致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根據其家屬提供的公開資料,如新內部有清楚的八級業務分銷,僅最底層的一級市場就有至少16個人。
不過,盡管長期負面新聞纏身,但如新似乎并未更改其內部的銷售制度。
從近年來曾與如新有過接觸的網友爆料來看,如新內部還是有著明顯的職銜之分,新人加入需先交“會費”,想要升職就需要多拉下線,且隨著團隊營業額的提升,頭部代理者的獎金也會逐級增加。對此還有“6代5%”的說法,6級代理商,每級都有營業額5%的領導獎金。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入伙如新的銷售員,對自己的“事業”格外癡迷。
“我的妻子通過她的朋友接觸了一個美國如新的化妝品,前期只是使用,現在開始像打了雞血似的要做到什么級別,一年掙多少錢,出國游……我妻子的朋友也是一樣的亢奮,幾個家庭目前正常的生活軌道已經偏離。”李旭向雷達財經展示的一份聊天記錄顯示,一位家在安徽亳州的網友曾因妻子誤入如新而向他求助。
該網友稱,妻子前后囤貨自購沖業績,大概花了15-20萬。
直銷傳銷界限模糊
如新集團和傳銷有啥差別?李旭認為,其中還有討論的空間。
“如果按照05年頒布的兩部條例,也就是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我們國家只開放單層次的直銷,而禁止多層次的團隊計酬模式。”但直銷本身也有自己的矛盾點,“如果沒有這種多層次激勵機制,直銷可能就沒人去做了。”
李旭指出,實際上不僅是如新,基本上所有的直銷企業都在用多層次的計酬模式。而區分是多層次直銷還是傳銷的一個關鍵點在于,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以賣產品為主,還是以拉人頭為主。
另外,相對于傳銷來說,直銷屬于特許行業,有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所以相對來講監管上會嚴一些。比如直銷管理條例規定,直銷企業只能在設有分支機構的區域進行活動,這意味著直銷人員有自己專門的區域,如果跨區則涉嫌違法。
在此基礎上,李旭坦言,直銷行業也有自己的不少問題。根據李旭的總結,直銷行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一是如上所述的跨地區經營。部分企業在某省沒有備案,卻也有市場人員在開展直銷活動;
二是企業掛靠。某些直銷企業接受外面貼牌產品,在跟公司商量之后,以系統的名義開展直銷業務,這樣就導致有些不法分子以直銷經營許可證為幌子、以開展“直銷經營”為借口,許以高額回報,引誘、哄騙相關人員參與,搞非法傳銷活動。
三是虛假、夸大宣傳。直銷企業大多數產品是保健品、化妝品。“大家一定要謹記‘保健食品不是藥,盲目相信沒療效’。”
對此,除喝“如新果汁”身亡的案例外,《北青報》還曾報道稱,一名24歲身患慢性病的少女輕信如新宣傳話術后,吃了四年如新產品,最終卻從“紅斑狼瘡”吃成了尿毒癥。
四是改變店鋪加直銷員的傳統直銷模式,搭建網上商城,以社交電商、新零售的消費返利模式,有的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
據李旭介紹,2019年天津權健事件后,直銷行業收到很大沖擊,基本上所有的企業業績都有所下滑。同花順iFind顯示,2018年如新在大陸的營收尚有8.86億美元,此后連年下降,至2021年跌至5.68億美元。
再疊加近兩年的疫情,很多直銷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行業整體較為萎靡,人員流失嚴重。于是就有了針對線上的轉型,“現在一些直銷借鑒了微商、社交電商等等,在線上建商城。但也有不法分子打著新零售的旗號,進行涉傳活動,其中有部分原來就是做直銷的,為了更快提升業績進到涉傳的新模式里去了。”
至于直銷行業中的線下培訓活動,李旭稱,也是普遍現象。“它產品賣這么貴,如果不靠炫富、樹立偶像這種做法去進行所謂的‘洗腦’,很難會有人盡心盡力去賣。”
雷達財經搜索如新官網發現,其標注為“王牌”的ageLOC黃金生態圈家庭套裝,零售價為9375元;“普通食品”欄目中最便宜的如新華茂升源固體飲料,也要320元。財報顯示,如新集團毛利率2013年曾達到84.08%,即使近年來有所下降,2021年也依然高達74.95%。
而直銷行業垂直媒體直銷視界負責人康浩然則表示:“如果你要讓直銷行業不開會,那簡直難以想象。”其透露,一場幾千人幾萬人的招商會(線下培訓),甚至能直接產生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收入。
綜合來看,李旭認為,如新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但比其問題更突出的涉傳企業,還有太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