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利率上限新常態下,線下成這兩家頭部助貸平臺的重要獲客渠道
24%利率上限新常態下,線下成這兩家頭部助貸平臺的重要獲客渠道
來源/讀懂數字科技
助貸行業正處于劇變之時。
一方面,IRR利率24%的紅線已成達摩利斯之劍;另一方面,日漸增加的獲客成本嚴重侵蝕了助貸平臺的利潤空間。
頭部助貸平臺所要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僅是如何高速增長、控制風險,更是如何盡快讓自己適應未來“IRR24%”的新常態,在這種大背景下,增長策略的調整、獲客成本的控制成為了“現在進行時”。
頭部助貸上市公司360數科、樂信已經走在了“24%”的路上,這能否意味著
1、兩種策略和一個共同點
四年之前,《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出臺,36%成為消費金融行業默認遵守的利率上限。
2021年三季度,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提出窗口指導,要求將個人貸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內。
從36%到24%,利潤空間一下子減少了12%,如何應對?頭部助貸平臺選擇迎合和擁抱。
360數科、樂信在2021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及IRR利率24%對行業及自身的影響。
“我們預計今年的貸款發放量將增長約 10%;我們有信心完成24%的政策執行?!睒沸臗EO肖文杰表示:“樂信的平均年利率從3季度的27.3%下降到4季度的25.8%。截止四季度末,約60%的貸款年利率在24%以內?!?/span>
樂信CFO孫銳表示:“ 針對在貸款利率上限24%的規定,不得不承認,利率調整確實伴隨著短期陣痛?!?/span>
從財務數據來看,樂信的2021年4季度主動放緩了增長步伐,銷售費用出現全年唯一一次的負增長,而在前三季度其銷售費用增加了43%。
樂信CRO喬楊表示:樂信正在調整信貸結構和業務效率,預計其在調整過程中會經歷波動。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設法使資產質量趨勢與同行保持一致或優于同行。
360數科也一樣走在了降費的路上,吳海生表示:“到 2021 年底,我們平臺上的貸款平均利率已經低于24%;在2021年四季度末,我們超過 70% 的客戶的價格低于24%?!?/span>
與樂信相比,360數科在2021年四季度依然采取了激進的擴張策略,銷售費用同比增幅近100%,全年銷售費用同比增幅達93.6%。作為回報,360數科營收、凈利潤等關鍵數據依然保持了雙位數增長。
而樂信雖然采取了保守的增長策略,四季度營收同比下降27.5%,但正如喬遷所述:已設法使“資產質量趨勢與同行保持一致或優于同行。” 在行業90天逾期率普遍上升0.2至0.4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樂信僅環比上升了0.07個百分點。
此外,筆者注意到兩家公司均將線下作為2022年重點發展的獲客渠道。
2、重回線下!
有一類機構,它們設立在銀行附近,通過幫助借款人成功從銀行拿到貸款獲利,這種機構就是最初期的助貸。
助貸,源于線下,而后被互聯網金融在線上發揚光大,如今大有重回線下之勢。
一般認知上,線下模式相對較重,而且動輒上萬名的銷售人員如何管理也是一個大問題,此前佰仟、捷信等就常常因銷售套路消費者而遭遇大量投訴和媒體曝光。經過一輪行業發展的小周期的洗禮,以線下為主要獲客渠道的平臺紛紛裁員、轉型線上,尤其是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
但宏觀環境在變。
“去年我們的前端獲客成本,到放款這一步已經1000多元了,聽說有的平臺已經2000多元了,今年可能更高!”華東一助貸從業人士提及當前的線上獲客成本唏噓不已。
線上獲客“洛陽紙貴”,助貸獲客重回線下就成了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尤其是在24%紅線壓頂之下。
“在客戶獲取方面,隨著線上渠道獲客價格越發昂貴,我們將更重視線下渠道的廣度和深度,并專注于現有客戶,對客戶精細運營”肖文杰在2021年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指出。“線下是今年樂信的重點布局方向!”一位接近樂信的人士表示。
而這番表態之前,樂信就長期保留著線下獲客渠道,“線上線下多觸點獲取客戶”更被列為樂信六大核心能力之一。
在招聘網站上,分期樂廣西分公司的地推經理崗位標準薪資為1.5萬~2.5萬之間,職位描述中則寫明上不封頂。
此外,讀懂數字財經獲悉:360數科線下獲客團隊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孵化,而在2020年已經頗具規模,“對于線下渠道,現在有1000人左右的銷售團隊,計劃今年(2021年)擴大到2000人左右?!?60數科CEO吳海生在2020年Q4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
而在2021年Q4財報的電話會議上,吳海生再次表達了深耕線下的發展方向?!拔覀兺ㄟ^研究調整我們的客戶獲取方法。我們了解到線下趨勢,從歷史上看,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尤其是對于高質量的客戶?!?/span>
3、全民IRR24%的時代要來了?
在監管的指導下,消費金融行業利率經歷了多輪下降:首先是從沒有利率上線的“小額現金貸”時期過渡到APR36%,隨后是從APR36%過渡到IRR36%,最終變為今天的IRR24%。
對于金融系統而言,這一步步的利率上限下調能夠有效控制助貸資金方(持牌金融機構)的風險,避免次貸大量流入金融系統。
對于助貸行業而言,利率上限下調意味著營收和利潤空間的短期縮減,但從長期去看,低風險偏好下的經營有助于助貸行業的長期生存,只不過那些未在“達摩利斯之劍”落下之前取得規模優勢、主動擁抱低風險的平臺將十分被動。
對于借款用戶而言,一部分人的的確確是會落得實惠,這部分人將在未來被很多平臺“捧著手心里”,供給過度飽和;而另一部分人將面臨正規金融服務供給枯竭的問題,這也會造就一些新的市場空間。
需求不會憑空消失,正如當年阿里巴巴“自閹一刀”讓出了下沉市場,才有拼多多的崛起;如今頭部助貸平臺逐步將24%以上的客群讓出時,一個新的市場機會就來臨了。
IRR24%的時代會來,但不是全民。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