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飛生物成長邏輯生變,HVP疫苗打1針跟3針效果一樣
一針即有效,后兩針都是智商稅。
?來源/花朵財經
HPV疫苗作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預防癌癥疫苗,在民眾防癌意識不斷提升及宣傳普及情況下,HPV疫苗終端接受度較高,國內甚至出現“一苗難求、供不應求”的情況。
日前,九價疫苗也因此引來了騙子盯上預定HPA疫苗心切的女性,致消費者陷入“殺魚盤騙局”。
一般而言,HPV疫苗無論是二價、四價、九價,還是國產、進口,注射一般都需要三劑次,為此消費者也必須需要付出更高額的費用,然而這又何嘗不是一場“騙局”?
4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網公布消息,于4月4日-7日召開了免疫戰略專家組會議,對1劑次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的證據進行了審議。專家組審議認為,只接種1劑次HPV疫苗,可以產生和2-3劑次同樣的免疫效果,可有效預防由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
換句話說,HVP疫苗打1針跟打3針效果是一樣的。如果相關機構認可這一結論,這也就意味著將來HPV疫苗企業收入將可能面對被打約三折。
受此消息影響,過去幾年憑借HPV疫苗混得風生水起的智飛生物,于4月14日股價突發跳水超18%,截至收盤,智飛生物跌幅仍超14%,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1劑次接種方案更優?
從目前市面上獲批HPV疫苗的免疫程序來看,HPV疫苗免疫程序均以3針為主。但事實上,針對1劑次HPV疫苗接種的考慮,由來已久。
3月29日,帕斯適宜衛生科技組織公布了《1劑次HPV疫苗接種的現有證據及其對政策的影響》報告。研究報告認為,1劑次的接種方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接種工作實施難度,可以提高HPV疫苗接種覆蓋率,有助于更多國家將其納入免疫規劃。
事實上,由于價格等原因,許多國家也難以實現兩劑次以上的HPV疫苗接種高覆蓋率,尤其是最近幾年HPV疫苗供應不足也阻礙了疫苗廣泛覆蓋和推廣。
根據東方證券研究所數據,從國內HPV疫苗滲透率來看,目前我國僅四款HPV疫苗獲批,獲批后累計簽發數量約為6250萬支,人均注射在2.5左右,覆蓋人次約為2500萬人。而目前我國9-45歲的女性適齡人口大概為3.3億人,覆蓋率僅為7.5%,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
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Nothemba Simelela同時表示,單劑次接種的成本更低、占用資源更少,且更容易管理,也讓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補種運動更容易開展,減少了需要跟蹤管理多次接種帶來的挑戰。
受一針能防癌的消息波及,疫苗龍頭企業的股價如今已經集體坍塌。智飛生物對此表示,“公司內部一切經營正常。世衛組織發布的消息中,確實提到了三針HPV疫苗可只打一針的說法,不過沒有給出臨床數據支撐,公司方面也正在討論,積極應對這一情況。”
?營收主力盡在代理
公開資料顯示,智飛生物成立于1995年,并于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公司主要從事疫苗、生物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智飛生物的絕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源均來自于代理產品,公司代理業務占比超九成。2018年至2020年,代理產品收入占公司總收入比分別高達74.37%、86.79%、91.87%。即便時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代理產品占比仍超過50%。
回過頭來看,智飛生物近年業績爆發也主要得益于其代理的HPV疫苗。智飛生物與默沙東自2011年4月起開展市場推廣合作,智飛生物主要負責默沙東疫苗產品在中國大陸區域的銷售。
直至2012年9月,智飛生物才與默沙東就四價HPV疫苗簽署協議,默沙東四價HPV疫苗在中國大陸取得上市許可后,將向智飛生物獨家供應協議產品,并許其在中國大陸區域獨家推廣。
到2017年,智飛生物成功將默沙東的四價HPV疫苗引進國內,公司又于同年9月與默沙東就四價HPV在原協議基礎上簽署了《補充協議》,即自生效之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止,5年向默沙東采購金額合計65.45億元。
2018年4月,隨著默沙東研發的九價HPV疫苗獲得藥監局的有條件上市批準。九價HPV疫苗隨后也由智飛生物獲得獨家代理權。同年,智飛生物與默沙東簽署HPV疫苗相關協議,進一步確定了公司所代理的HPV疫苗綜合基礎采購額,2019年為55.07億元、2020年為83.3億元、2021年6月30日前為41.65億元,3年累計金額達180.02億元。
憑借獨家代理默沙東HPV疫苗,也帶領了智飛生物業績的水漲船高。2021年,智飛生物實現營業收入為306.37億元,同比增長101.68%;歸母凈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208.88%。
但值得一提的是,智飛生物獨家代理默沙東HPV疫苗并不是永久的。根據智飛生物于2020年12月披露的數據顯示,其與默沙東的協議期限為2023年6月底。
另外根據浙商證券孫建測算,若接種三劑,公司在2022年HPV類收入將達55(4價)+181(9價),合計236億元。不過若出現針數變化,智飛生物或將面臨高達78.6億元的營收損失。
?研發投入少得可憐
由于過度依賴代理業務,智飛生物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自主研發能力,且研發投入處于行業墊底水平。
2018年-2021年三季報,智飛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1.43億元、1.70億元、3.00億元、2.40億元,研發費用占公司營收比分別低至2.73%、1.60%、1.97%、1.10%。
對比同業幾家疫苗公司研發占比,智飛生物研發支出則處于墊底的尷尬位置。截至2021年9月底,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萬泰生物研發費用率分別為9.35%、15.75%、12.61%,均遠高于智飛生物。
頗為諷刺的是,智飛生物研發投入少得可憐,銷售費用卻比較高。2018年-2021年三季報,智飛生物銷售費用分別為7.65億元、10.96億元、11.98億元、12.25億元,銷售費用占公司營收比分別為14.64%、10.35%、7.88%、5.61%。
盡管疫苗多為獨家代理,但從應收賬款來看,智飛生物的議價能力也仍不足。2018年-2021年三季報,智飛生物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分別為19.77億元、44.37億元、66.24億元、105.17億元,占公司營收比分別高達37.81%、41.91%、43.61%、48.18%。
由于輕視研發,智飛生物未來業績的不確定因素也因此比較大。2021年,國產13價肺炎疫苗(沃森生物)、二價HPV疫苗(萬泰生物)等產品已經開始持續放量,這標志我國疫苗行業正式進入國產大品種時代。
長期來看,伴隨著國產HPV疫苗不斷研發上市,外資壟斷的HPV市場局面將被打破,然而一旦后期四價、九價實現技術突破,對智飛生物而言,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比如到時候價格戰或在所難免,甚至可能被納入集采。
如今看來,國產替代的發展趨勢,對于過度依賴代理業務的智飛生物而言,顯然不太友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