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寶遞表港交所,無人零售究竟是泡沫還是風口?
友寶在招股書中坦言,倘若無法維持合伙人模式的現時規模、挽留現有點位合伙人或吸引新點位合伙人等,公司的點位網絡擴張計劃可能會被中斷,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因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5月27日,無人零售經營商北京友寶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友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高盛、中信建投國際及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2021年,友寶實現營收26.76億元(未標識,均為人民幣),同比增長40.7%,對應的凈虧損為1.88億元,較2020年同期虧損的11.84億元收窄84.15%,兩年合計虧損13.72億元。
去年超八成零售點位由合伙人經營
友寶成立于2012年,法定代表人為王濱,其旗下產品包括智能貨柜、智能售貨機等,同時為客戶提供運營、廣告、營銷等服務。
2019年至2021年,友寶分別實現收入27.27億元、19.02億元以及26.76億元,對應的年內利潤分別為3964.9萬元、-11.84億元及-1.88億元。
友寶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智慧零售業務、供應鏈運營服務、數字增值服務及其他(如提供的迷你KTV服務)。
其中,友寶智慧零售服務收入由2019年的15.4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13.37億元。到了2021年,該項服務獲得的收入達到19.15億元,同比增長43.23%,占同期總收入的71.6%,對應毛利率為46.4%。
同期(2021年),友寶的供應鏈運營服務錄得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56.86%,占總收入的17.9%,毛利率僅有3.7%。
作為毛利率最高的數字增值服務,其毛利率在2020年高達99.7%。2021年,該項業務實現營收2.48億元,雖較2020年的2.23億元有所增長,但較2019年的5.48億元的收入相比,差距明顯。去年,友寶的數字增值業務收入占比9.3%,較2019年下滑10.8個百分點,毛利率降至76.3%。
此外,友寶迷你KTV服務的收入也在逐年縮水。2021年,該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僅有1.2%,而2019年同期則為6.6%,對應的毛利率則由66.9%降至19.3%,甚至迷你KTV的數量也由6410個下滑至4097個,減少近四成。
招股書顯示,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友寶的多個自動售貨機及迷你KTV所在的公共場地關閉,對其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友寶的收益在2020年出現了下滑,且凈利由盈轉虧。
為減新冠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友寶通過為智慧零售業務引入更多點位合伙人,將公司的營銷工作轉向合伙人模式,以穩定利潤率并減輕停運的影響。
2019至2021年,友寶在全國擁有分別超過6.34萬個、5.84萬個及8.51萬個點位,其中分別約17.2%、68.5%及84%是在合伙人模式下運營。同期,公司合伙人模式下的智慧零售業務所得收入分別為2.5億元、7.62億元及14.79億元。
不過,友寶在招股書中坦言,倘若無法維持合伙人模式的現時規模、挽留現有點位合伙人或吸引新點位合伙人等,公司的點位網絡擴張計劃可能會被中斷,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因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折戟創業板,螞蟻集團是第二大股東
實際上,這并非友寶首次進軍二級市場。2016年2月24日,友寶掛牌新三板,并于2019年3月12日摘牌。
此前,友寶還計劃在創業板上市。2016年12月29日,友寶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了《關于北京友寶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之輔導協議》。2021年2月25日,友寶又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了《終止輔導協議》,一致同意終止上述創業板IPO輔導。
而友寶在此次沖擊港股之前,曾獲多輪融資。企查查顯示,在友寶的最近一輪16億元戰略融資中,由螞蟻集團(原螞蟻金服)領投,春華資本跟投。
另外,招股書顯示,友寶的執行董事分別為王濱、陳昆嶸、余立志、崔艷;非執行董事分別為朱超、安煜芳;獨立非執行董事分別為王小川、張辰。
從股權結構來看,IPO前,友寶創始人王濱持股17.9%為第一大股東;螞蟻集團全資附屬公司上海云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68%,為第二大股東。
此外,春華榮順(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持股5.56%,中金啟元國家新型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湖北)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持股3.96%,林榮持股6.52%;陳昆嶸持股為4.09%,許戈持股為4.71%,筱璘持股2.81%,共青城暢游文旅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2.13%,國信弘盛(珠海)能源產業基金持股0.88%。
對于此次募股集資的用途,友寶招股書顯示,其將用于公司點位網絡的覆蓋及滲透;進一步發展供應鏈能力;提升技術以及對無人零售行業中具有潛力的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和收購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