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0年,老牌房企終退市,曾被恒大收購,二代接班剛兩年
在轉型路上走了10余年的綠景控股,最終未能逃過退市結局。
作者 | 蘇影?編輯丨盧泳志?來源 | 野馬財經
在經歷了多次轉型失敗后,綠景控股(000502.SZ,也稱*ST綠景、綠景退)最終難逃退市命運。
6月23日,綠景控股發布風險提示稱,截至2022年6月24日,公司股票將交易滿15個交易日,而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將被摘牌,請投資者審慎投資。
而此前一天的6月22日,綠景控股剛收到深交所下發的《股票終止上市復核決定書》,維持對其作出的股票終止上市決定。
對此,綠景控股表示,提請投資者、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在股票摘牌前及時了結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融資融券、轉融通、深股通等業務;對于將在股票摘牌后至完成退市板塊初始登記期間到期的司法凍結業務,建議有權機關在股票摘牌前通過原協助執行渠道提前辦理續凍手續。
叱咤資本市場三十年,最終將以這樣的形式退場,綠景控股到底經歷了什么?
上市30年難逃退市命運
在資本市場上,綠景控股是當之無愧的老兵。1992年11月23日,綠景控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截至今年,剛好是綠景控股在資本市場上拼搏滿30歲的日子。但還來不及過完最后一個生日,綠景控股卻將與這個舞臺揮手告別。
最早在2021年5月6日,因202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綠景控股股票交易開始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今年4月30日,綠景控股對外披露了最新財務數據,2021年,其經審計的凈利潤為-2041.84 萬元,扣除后的營業收入為4328.32萬元。與此同時,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還對其2021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受此影響,在年報披露后不到一個月,5月26日,綠景控股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終止上市決定書。
來源:綠景控股公告
深交所指出,據綠景控股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首個年度報告顯示,其凈利潤和營業收入指標依然未達到要求,且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這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 年修訂)》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決定將綠景控股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綠景控股股票將自2022年6月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滿十五個交易日后,深交所將對其予以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市之前,綠景控股也曾做過一些努力。6月8日,綠景控股向深交所提交了終止上市的復核申請。
但6月22日,綠景控股表示,其收到了深交所《股票終止上市復核決定書》,維持對公司作出的股票終止上市決定。
根據此前介紹,綠景控股股票的最后交易日期為6月24日,之后,綠景控股將被正式摘牌,其長達30年的資本市場旅程也將告一段落。
成于地產,敗于多元?
綠景控股成立于1988年5月,其前身海口新能源有限公司,最初從事新型燃料與爐具業務。
后來公司因經營不善,2002年被恒大收購,主營業務轉向房地產開發。2006年,恒大又將其轉讓給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公司,改名“綠景地產”。
2008年,綠景控股曾實現營業收入4.67億元,凈利潤5663.68萬元,雙雙實現階段業績峰值。而公司旗下的金碧御水山莊、綠景東山華庭等項目,在當時也有著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來源:綠景控股2008年財報
2010年,在次貸危機影響下,房地產行業遭遇重創。綠景控股決定剝離地產開發業務,置入酒店管理資產,轉型為“專注于經營高端酒店、寫字樓;受托經營管理酒店、品牌輸出及服務咨詢的上市公司”,然而重組計劃最終擱置。
此后的2011年-2019年,綠景控股先后在礦業、生物能源、醫療等多個行業進行試水,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在此期間,綠景控股的年報數據也多次虧損,其中2012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分別虧損0.11億元、0.24億元、0.85億元和0.1億元。
2020年,綠景控股提出向教育轉型。同年3月2日,綠景控股表示,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江蘇佳一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一教育)100%股權。
其中,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73.63%,上市公司以現金的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26.37%。交易完成后,佳一教育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該筆標的交易價格最終確定為12.17億元。
不過,在2020年9月18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由于關于收購的多項議案未獲表決通過,綠景控股轉型教育一事最終未果。
隨后,綠景控股又將目光轉向了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領域。
2021年3月,綠景控股收購深圳弘益100%股權,提出將積極開展互聯網數據中心機電安裝業務,逐步將公司打造成全產業鏈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供應商。
2021年4月8日,綠景控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重大資產購買相關議案,同意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盤古數據持有的三河雅力51%的股權,交易價格7650萬元。2021年5月25日,三河雅力51%的股權也變更登記至綠景控股名下。
年報顯示,2021年,綠景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73億元,同比增長1071.14%。從具體產品來看,僅IDC工程建造和IDC運營兩項業務營收就達到了1.52億元,在公司總營收占比87.96%;而房地產業務收入則為2079.11萬元,占比12.04%。但同期其凈利潤仍在虧損,為-0.22億元。
有意思的是,IDC業務在業內也有人稱其為數字房地產,通過向金融、互聯網、IT等多行業客戶租售機柜、提供運維服務等獲取租金回報。看起來,兜兜轉轉,綠景控股還是離不開“地產”二字。
而如今將退市的綠景控股,在經歷了一系列轉型探索失敗之后,對于其他房企來說,其經驗也值得借鑒。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表示,大跨步轉型對于資金實力偏低的企業而言難度較大,對于適應能力偏差的企業,溫和且緩慢的剝離先前業務更適合。同時,對于轉型領域的選擇,企業應盡量選擇與自身業務相關聯或相配合的,由此而來,在技術或經驗方面的探索歷程相對容易。同時,發展前景、可塑空間較大的行業也可以適當考慮。
二代接班試圖拯救危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市期間,綠景控股還經歷了“二代”接班。2020年,余斌之子余豐臨危受命,接任綠景控股掌門人。
財報顯示,2019年綠景控股的營業收入為0.16億元,同比下降6.29%;凈利潤虧損0.1億元,同比下降112.91%。就在此前的2018年,綠景控股的凈利潤還屬于盈利0.76億元。
在此背景下,2020年3月,公司原實控人余斌與其子余豐簽署《股權轉讓出資合同書》,將其持有的廣州豐嘉100%股權和廣州天譽11.25%股權以0元代價轉給余豐。
其中,廣州天譽是綠景控股的直接股東,持股22.65%;而廣州豐嘉是廣州天譽的最大股東,持股88.75%。
來源:綠景控股公告
對于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綠景控股表示,主要目的是發揚家族持續經營理念,實現家族財富傳承,本次股權轉讓后,余斌不再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余豐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余豐2014-2016年于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攻讀學士學位,2016-2017年于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8年任職于安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至今任職于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余豐掌權后,為改善公司的業績情況,也選擇向多元領域進行探索,并先后對教育和互聯網業務出手。
2020年3月-9月期間,在余豐的帶領下,綠景控股曾多次推進收購佳一教育一事,但最終在股東大會被否決。2021年,余豐將目光轉向互聯網數據中心(IDC)。
從結果來看,余豐接班兩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實現明顯好轉。
財報顯示,2020年和2021年,綠景控股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15億元、1.73億元,其中2021年較此前有所上漲。但同期,其凈利潤分別為-0.19和-0.22億元,虧損規模持續增加。
來源:Wind數據
與此同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也由兩位數降至個位數。2019年,綠景控股的銷售毛利率為17%,但隨后的2020年和2021年,財報中該項指標則降為7.72%和6.08%。
而隨著最新年報出爐,綠景控股也因此走上退市終局。
對于綠景控股退市一事,您怎么看?您覺得房地產企業應該頻繁跨界嗎?評論區留言說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