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信任,才是自救的微光
地產行業又撞上了拐點。
來源/地產知識橘
一
克而瑞數據顯示,雖然上半年房企的債務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但下半年才是真正的考驗——
高達3102億元的房企債務將在半年內到期,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十四個月。其中,光7月,到期規模就高達830億元,為歷月最高。
眼見到期債務壓頂,而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新債發行的額度明顯不足。
這意味著,整個下半年,如果房企融資端沒有明顯好轉,賣房回血也不那么給力的話,房企們手中的現金,只會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少。
可要解決的問題,卻越來越多。
怎么辦?
二
昨天,富力地產公告稱,旗下10只美元債豁免違約及展期事項,已經搞定了。
好家伙,要知道這10只美元票據中,今年到期的美元債只有3只,本金規模約在12.6億美元,其余的,都是明年或者后年到期——
換言之,富力已經提前布局了一攬子的“展期預定”。
昔日的TOP4房企融創,也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在境內,對已經展期了一次的“PR融創01”尋求再度展期。
而在境外,早在5月,融創就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不會支付4月到期的4筆優先票據利息,并委任華利安諾基作為財務顧問,協助公司尋求相關債務的整體解決方案。
7月初,世茂集團發布公告,為當月3日10億美元公募債未能按時兌付一事致歉。
在公告中,世茂稱,此前已經“積極采取了多項措施緩解流動性壓力,恢復和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其中包括就現有融資商討展期及豁免、盡量減少對項目施工及營運的干擾、加快銷售及回款,以及積極處置資產等。”
但如今,為更好地尋求相關債務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已聘請鐘港資本為財務顧問和盛德律師事務所為法律顧問”。
并且表態稱,這一次公開美元債不兌付,不影響公司境外整體債務重組的工作。
至此,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思路——
面臨流動性危機的房企,越來越傾向于對債券選擇展期、一攬子展期,甚至直接進入債務重組,轉而用有限的資金保項目的開工,以及公司的正常運營。
三
講真,在去年全行業的危機剛冒頭的時候,已經有房企這樣操作,但當時的輿論更傾向把這種行為看作任性的“躺平”甚至“擺爛”。
但當行業危機行至中游,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取這樣的策略,就值得我們回頭好好審視一下了。
對于房企來說,還債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境外債違約,最大的風險是引發境外評級機構下調公司信用評級,從而導致境外再融資徹底停止。
而事實是,境外評級早就提前離場,所以多數房企都主動撤銷了境外評級。
而關于境內債務,房企的營業區域、土儲和核心資產都在境內,還存在資產被查封、凍結等等,不但影響融資,還將直接影響房子的銷售。
但是,和這些后果比起來,更重要的工作,是“保交付”,是保持公司的穩定運營。
背后的邏輯在于,只有將有限的資金更多地用于維持項目施工及業務經營的穩定,企業運轉才能正向循環,才能創造條件解決利益各方關切的問題。
對于已經極度敏感的購房者而言,在建項目大面積停工,是比債務逾期更加敗信任感的消息。對于一家房企而言,如果還想保存賣房造血的能力,那就必須盡量保全施工的進度。
而保證施工進度,本身也是很花錢的。
這么一來,在極端情況下,房企只能將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來“保交付”,而不是“保兌付”。
換句話說,現在選擇保住債券兌付,是選擇為自己留下更多的融資渠道,未來依然可以借錢,穩住現金流。
但……說實話,對于大部分民企來說,就算沒違約,要想融資,也是很艱辛的。
尤其是在境外,房企的評級被各大機構下調得厲害,有種“在座諸位都是垃圾”內味兒,本來也沒啥可能在境外借錢了啊!
而選擇保障施工和交付,是選擇保住購房者的信任,將來能夠有更多的銷售回款,實現營收的回正。
畢竟,如果說顧客是上帝,那么,對房企來說,購房者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這么一看,“保交付”高于“保兌付”,反而成了權衡利弊后,一個理性的選擇。
四
有的公司,確實是做了取舍。
以世茂為例吧,這次未兌付的美元債,債務本金10億美元,本金和應計未付的利息加在一起,大概是10.2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69個億。
早在去年年底,世茂就將34個項目放上貨架,并做成推介材料進行推廣,以期達到快速變現的目的。
我看過那份材料,項目涉及上海、北京、大灣區、杭州、南京、福州、天津、武漢、長沙、重慶等17個區域,合計報價超過771億元,很多都是地處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家底”。
說實話,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房企收并購貨架上質量最好的資產包之一。
在房企賣項目如此艱難的半年里,從廣州亞運城項目的股權到香港維港匯項目股權,再到上海的核心資產黃浦路229號地塊、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等……
資產包里的34個項目,一共成功賣掉了接近20個。
成功變現的比例,也是出險房企里相當出挑的了。
而且……世茂整體的銷售數據,還是不錯的。
從去年年底開始深陷流動性危機傳聞的世茂,在今年上半年依然賣了437.5個億,雖然比去年有所下滑,但也堅持在房企銷售排行榜的前20之列,6月的銷售額甚至實現了環比增長55.5%。
怎么說呢,這樣的增長當然得益于市場景氣度的恢復,但另外一個方面,世茂實在非常能打的產品力,和積極的應對態度,是有給購房者的信心加分的。
世茂在公眾號發文,稱上半年已完成交付超過四萬個家庭,講真,如果數據屬實,保交付的任務總體完成得還是不錯的。
當然,選擇性違約也是違約,流動性債務危機也是危機,后續的進展依然困難重重,非常考驗公司的操盤能力。
在這次世茂的公告中,我看到了這樣的字眼——
?
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選擇獲得了債權人的理解,也算是給公司的正常經營和項目的順利施工交付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知道,在現在這個草木皆兵的大環境下,購房者的信任是很寶貴的,也是很脆弱的。
但我想,對于一家困境中的房企來說,只要不丟掉衣食父母最基本的的信任,能夠保證銷售端的回血,能夠保持正常運轉,那么,就總有活過來的希望。
以上為正文,來自是大橘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