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明昂科的“誠信門”風險:官網無法打開,歷史數據與招股書嚴重打架
對于宜明昂科來說,這一數據誠信疑云,是否將影響到公司上市進展?外界需要密切關注。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作者/陸永俊
任何企業的官網就如同對外窗口,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某種意義上,招股書作為二級市場的敲門磚,則更像是企業近些年業績與發展的一份體檢單。
如果企業官網數據與招股書數據出現打架,那必然會牽扯到“誠信”問題。也就是說,要么招股書里撒謊,要么官網數據為假。
而出現了這樣“二選一”數據打架的企業就是宜明昂科。
雖然,如今因為某些技術原因企業的官網顯示“網頁無法正常運作”,但是互聯網的印記總是不容易被徹底消除的。
對于宜明昂科來說,這一數據誠信疑云,是否將影響到公司上市進展?外界需要密切關注。
兩年虧損近14億元
趕在六月的最后幾天,宜明昂科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明昂科”)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擬登陸港股主板,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成立于2015年6月,宜明昂科從事抗腫瘤免疫治療產品的開發研究,主要包括新型重組蛋白、雙特異性抗體、及TANK?細胞治療等。
虧損幾乎可以看作是大部分醫藥類企業沖擊二級市場時最共性的標簽之一,宜明昂科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宜明昂科僅用兩年時間便累積虧損超13億元。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1年,宜明昂科的營收分別錄得119萬元和507萬元,但同期分別錄得虧損6.6億元和7.33億元,合計虧損金額13.93億元。
即便是剔除“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產生虧損”和“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宜明昂科2020年及2021年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8386萬元和1.83億元,虧損合計2.67億元。
從現金流量角度觀察,期內宜明昂科經營活動錄得現金流量凈額為6774.2萬元和1.91億元;投資活動錄得現金流量凈額為2539.6萬元和1.09億元;融資活動錄得現金流量凈額為2.69億元和7.93億元。
針對凈虧損嚴重的事實,何時盈利等發展問題,宜明昂科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公司進入到了靜默期,不便主動回復。”
官網無法打開,與招股書數據打架
一級市場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潛在投資人在二級市場的預期。不過,表現好壞是一回事,誠信存在問題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招股書顯示,宜明昂科2017年2月完成人民幣3000萬元Pre-A輪融資,2018年4月完成9000萬元A輪融資,2020年1月完成4000萬元Pre-B輪融資,2020年11月完成2.40億元B輪融資。2021年4月,宜明昂科完成B+輪融資,并籌得約6500萬美元;2022年1月完成C輪融資,并籌得約8750萬美元。
然而,《港灣商業觀察》查詢后發現,招股書披露數據與公司官網披露的部分數據并不相同。
? ?(公司官網歷史截圖:2021年12月3日)
據2021年12月3日公司官網歷史截圖顯示,公司A輪融資為1.15億元,Pre-B輪融資為4500萬元,C輪融資金額為8900萬美元。
換言之,宜明昂科的A輪融資到底是9000萬,還是1.15億元?這2500萬差距金額跑哪了?無疑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如果招股書披露信息屬實,那么早先宜明昂科在官網披露信息時是否存在夸大融資金額的情況呢?公司又何以會出現如此大金額的夸大呢?
總之,這一數據打架問題,宜明昂科顯然有必要對此給出解釋。
此外,《港灣商業觀察》留意到,據企查查顯示,宜明昂科董事長田志文曾經擔任“監事”的一職的易敖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因“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為由被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吊銷營業執照。
截至7月13日,《港灣商業觀察》仍試圖打開宜明昂科招股書所披露的官網,但仍然是無法打開。
作為沖刺上市階段的宜明昂科,無論是歷史官網數據與招股書數據存在打架情況,還是遞交招股書超過半個月后官網仍然無法打開,都說明,在基本信息與誠信環節,無疑存在較大風險。
假如一家企業的歷史基本信息都涉及到誠信問題的話,那無疑將影響到千千萬萬準備真金白銀投資的眾多投資者命運。宜明昂科歷史痕跡上的數據打架算得上小事嗎?恐怕每個投資者心里都有一桿秤。(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