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貢酒的痛,不僅是“唱空”
徽酒“窩里斗”難出省?古井貢酒的困境,不只是海通國際的唱空
來源/摩根頻道
7月25日,海通國際發布關于古井貢酒的研報,其中列舉了古井貢酒正面臨的三項挑戰,并以此為依據,認為古井貢酒估值偏高,未來業績增速難以匹配。最終給予35倍市盈率,以及190元目標股價的判定,并將投資評級調低至“弱于大市”。
遭到唱空的古井貢酒,在當天盤中出現了大幅下滑,一度跌至最低227.53元。盡管26日開盤后大幅拉升至240.85元,但隨后兩個交易日中仍呈現出動蕩下跌的態勢,截至28日收盤,已然以0.29%的幅度跌至230.89元。
對照現階段的股市走向,并不能排除古井貢酒重現2022年3、4月份跌至190元以下的情形,而海通國際所判定的目標股價,在下半年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也不低。
正在努力沖擊200億營收的古井貢酒,真的如此脆弱?
一、銷售費用率高居全行業第二,“窩里斗”內耗拖累古井貢酒走出安徽?
實際上,古井貢酒或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端”。
雖然在徽酒品類中排名第一,甚至頭頂“徽酒之王”的榮譽,但放眼整個白酒市場,古井貢酒大概也只是勉強處于第三梯隊。
綜合2021年財報,行業排名第五的山西汾酒,總營收199.7億元。排名第四的瀘州老窖總營收206.4億元,第三的洋河股份總營收253.5億元,第二的五糧液總營收662.09億元,第一的茅臺總營收1095億元。
由此可以發現,茅臺、五糧液毫無爭議地穩坐第一、第二寶座。其后,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以彼此之間并不懸殊的差距,在爭奪行業第三的長期過程中持續較勁。
而根據天眼查,古井貢酒在2021年的總營收只有13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古井貢酒才突破百億關口,達到了104.2億元,到2020年反而下滑了1.2%,降至102.9億元。
考慮到山西汾酒的股價,截至28日收盤維持在286.28元,營收差距極大的古井貢酒,目前維持在230元區間的股價,的確是有著估值虛高的嫌疑。同時,海通國際“唱空”古井貢酒的理由,也并非憑空捏造。
根據研報信息,海通國際認為古井貢酒所面臨的挑戰,分別是核心市場增速放緩,省外拓展尚需檢驗;年份原漿量增乏力,價格貢獻恐將收窄;毛銷差、凈利率連降,費用節流難超預期。結合現有的經營數據,這些質疑也確實都指向了,古井貢酒經營層面的隱患。
1.地域性限制嚴重,全國市場拓展緩慢。
同樣是地域性酒水品類,相較于川酒的“報團取暖”,徽酒可以說是始終都處于“窩里斗”的內耗之中。除了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酒“四朵金花”,還有安徽省內不同地區之間,類似于文王、雙輪、沙河王、老光明、九華山等等地域品牌,在持續爭奪著省內市場。
根據2021年財報,古井貢酒總營收132.7億元中,有113.11億元來自以安徽為主的華中地區。而華北地區的營收只有10.71億元,華南地區收入貢獻更少,僅為8.78億元。
核心市場同類品牌的高度內卷,不僅拖慢了古井貢酒的營收增長速度,同時為了維護核心市場的基本盤,持續的地域品牌競爭,也牽扯了古井貢酒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而現階段的白酒市場,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即便逃出高度內卷的華中市場,面對第一、二梯隊的頭部酒企,古井貢酒也很難打開省外市場格局。
再加上為了推進全國市場布局,實現產品的多元化轉型,古井貢酒在2016年和2021年的1、9月,分別收購了黃鶴樓酒廠、明光酒業、茅臺鎮珍藏酒業。但是目前這些資產尚且沒有展現出足夠的盈利能力,短時間內也存在拖累古井貢酒全國化進程的可能。
2.高營銷成本支出,銷售費用率全行業第二。
某種程度上,古井貢酒算得上是“營銷酒”。僅是2021年,古井貢酒的營銷成本高達40億元,其中廣告投放就占了9億元。
或許是出于塑造品牌形象的考慮,古井貢酒的廣告投放渠道,大都選擇了央視、高鐵等價位較高的平臺。而這,自然也導致了古井貢酒的營銷成本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根據Wind數據庫的統計,2018-2020年間,古井貢酒的銷售費用率長期保持在30%以上,在A股上市的18家酒企中排名第一。到了2021雖然排名有所下降,但第一位的老白干酒,其銷售費用率也只有31%,二者之間幾乎并列成為全行業第一。
即便是放在徽酒品類中,相比口子窖13%的銷售費用率,以及迎駕貢酒的10%,古井貢酒的營銷成本都是遠超同類品牌的。而且2021年營收增長的背后,古井貢酒綜合促銷費同比增長高達67.79%,靠營銷換銷量的模式,短期內或許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除此之外,之所以投資市場對古井貢酒如此缺乏信任,和曾經的“黑歷史”也脫不開關系。
二、抹不掉的酒精勾兌黑歷史,年份原漿商標遭全行業圍攻?
綜合來看,古井貢酒的“黑歷史”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年份概念存在誤導隱患,“擦邊球”宣傳涉嫌造假。
樸素的品酒觀念中,陳年老酒自然是好酒的代名詞。但是現在通過少量陳年老酒和新酒進行勾兌,而打造的標榜“××年”的年份酒,卻和這一觀念存在明顯的相悖。
作為白酒“年份”概念的開創者,古井貢酒的年份原漿從一開始就遭受著業內的種種質疑。其中,年份原漿這個詞,原本只是酒類通用的描述性詞匯,本身定義就相對模糊,進而混淆窖藏儲存的時間和新酒勾兌的時間。
例如包裝上標明的16年,實際上只是通過工藝手法還原出來的,模仿白酒窖藏16年后的“陳年口味”。很多不了解內情的消費者,會下意識將包裝上的年份認為是窖藏的時期,進而誤認為是16年的“陳年老酒”。
古井貢酒的年份原漿,就曾因為這一行為遭到了媒體曝光。隨后進行修改后,也僅僅只是去除“年”字,或者在數字前加上“古”字,依舊有打擦邊球,通過混淆概念來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2.年份原漿商標陷入長期糾紛,核心營收業務欠缺穩定。
從2008年申請“年份原漿”商標,到2016年12月注冊成功,古井貢酒花費了7年的時間。但是這期間,關于年份原漿的描述和品牌設計,已經大量應用于各大白酒品牌中,后續也很可能面臨權利糾紛。
因此2016年商標注冊成功后,五糧液當場就以擾亂市場秩序、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等理由,將古井貢酒告上了法庭。只不過,最后以法院最終判定五糧液敗訴告終。
而后,在2020年前后,劍南春也基于同樣的原因,向法院提出“年份原漿”商標無效的訴訟請求。雖然最后也是以敗訴收尾,但至此,兩大白酒品牌對“年份原漿”的態度,也足以表明古井貢酒犯了眾怒,某種意義上已然成為“行業公敵”。
同時隨著年份酒的市場接受度逐漸增高,年份原漿成了古井貢酒的核心產品序列,一旦遭受全行業的圍堵和針對,其所引發的核心資產不穩定,很可能會影響到古井貢酒的整體營收。
3.酒精勾兌后再涉食品安全,或將流失年輕消費者。
2012年,古井貢酒在半年報中,公布了花費4551.49萬元購買酒精的相關數據。而根據當時的市場消息,這些酒精的主要用途,被質疑是給古井貢酒旗下部分酒品進行勾兌。
由于此前多年間,白酒市場假酒泛濫,消費者對“酒精勾兌”已然產生心理陰影。1998年2月山西朔州假酒案導致數百人中毒、20余人死亡的慘劇歷歷在目,古井貢酒的風評一度降至谷底,被市場消息提及的部分酒品,甚至被質疑為“劣質白酒”。
盡管古井貢酒回應稱,只有部分低端產品,才使用了涉及酒精勾兌的“固液法”工藝,而且國家也允許使用一定標準的食用酒精釀造白酒。但這一回應,在當時被認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長期發酵后,也成了古井貢酒發展過程中抹不去的黑歷史。
而且就在今年7月初,古井貢酒因為“高粱投料口有破損”、“原糧入口防蟲防鼠設施安裝不到位”兩項違規,被亳州市場監管局通報批評,并要求“書面限期整改”。在各方面,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對食品安全問題越發重視的當下,古井貢酒還是應該給予更多的專注。
海通國際的唱空,或許也是在提醒古井貢酒,是時候把目光從股市收回來,放到公司和產品上了。
參考資料:
《古井貢酒被海通罕見“唱空”,核心產品失速,營銷費用一騎絕塵》——財通社
《古井貢酒遭海通國際“唱空”:高估值下面臨三重挑戰,股價尚有19%下跌空間》——搜狐財經
《一蹶不振的安徽白酒,到底輸在哪里?窩里斗才是導火索》——大叔食記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