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曂蝗弧捌品馈?/a>
躺賺的日子一去不回了。
來源|AI藍媒匯??作者|楊蕾?黑羊??編輯|魏曉
??低曁少嵉娜兆右蝗ゲ换亓?。
8月12日,“安防茅”海康威視發布了中報業績。中報顯示,??低暺趦葘崿F營業總收入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0%;歸母凈利潤為57.59億元,同比下降11.14%。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首次出現凈利潤負增長。
根據多家調研機構發布的研報稱,??低暠敬沃袌髽I績,全面低于市場預期。主要是在上半年國內疫情的影響下,國內三大事業群表現低迷,尤其是以政府/單位采購為主的境內公共服務事業群(PBG)還出現了同比下滑。上半年政府部門的重心放在疫情防控,而對公司產品的采購有所放緩。而在疫情和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企業對費用開支也有一定的調整。
不過,此次中報也有亮眼的部分。公司海外業務與創新業務增速較快,期內境外主業實現營收96.86億元,同比增長18.89%;創新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 70.08 億元,同比增長 25.62%。
??低暟l布中報次日,374家機構周六加班調研,其中不乏頂級私募的核心人物,如高毅資產鄧曉峰、馮柳,拾貝投資創始人胡建平等。此外,易方達基金張坤、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等在內的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現身調研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公募大佬張坤與私募大佬馮柳動作頻頻,張坤選擇“割肉”離場,馮柳選擇加倉猛干。具體說來,二季度張坤清倉式賣出了1.26億股;而馮柳則在二季度大幅加倉1.9億股。
面對海康威視凈利破防,投資大佬給出了截然相反的投資態度,安防賽道或出現新的走向。
截至發稿,??低暪蓛r報31.8元/股,較2021年7月高點68.48元/股,已經腰斬。目前市值2990.76億元。
“安防茅”凈利破防
2018年,??低暱偛煤鷵P忠曾接受雷鋒網專訪時表示,“安防市場增長得快,但卻是一個‘小’市場,一個碎片化的市場?!?/span>
受制于碎片化,海康威視的主營業務多而雜。
根據此次年中報披露,海康威視再次對公司業務定位進行調整,將業務領域明確定位為“智能物聯AIoT”。隨之各條業務線的營收也進行了重新劃分,創新業務被單獨拿出,公司營收按照產品不同主要分為三類:主業產品及服務、主業建造工程、創新業務。
此次凈利潤出現下滑,海康威視認為是抗疫防疫、逆全球化趨勢等外部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確,作為安防行業最大龍頭企業,??低曉诤M庠O立了3個制造工廠和11個物流中心,以及66個銷售分支和服務機構,在15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除了外部環境導致的問題,如今安防行業商業化落地越來越清晰,曾經一家獨大的??低曇查_始面臨技術壁壘帶來的憂患。
內部隱憂方面,海康威視三大業務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主業產品及服務方面,營收實現293.66億元,毛利率44.61%,同比減少2.88%;主業建造工程方面,營收為8.84億元,毛利率為17.53%,同比減少11.50%;創新業務方面,營收實現70.08億元,毛利率為40.25%,同比減少1.39%。
財報截圖
根據海豚研投發布的研報表示,??低暤拿氏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毛利率較高的軟件業務本季度占比下滑,對毛利率有結構性影響;第二,??低曉谡w業績上仍以硬件產品為主,在疫情、原材料漲價等因素下,成本端的上升拉低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外部環境中,海康威視的對手玩家越來越密集且成熟。比如以阿里、騰訊、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從互聯網優勢進攻物聯網領域;以華為、小米為代表同時布局“軟硬件”的企業;以及以AI四小龍為代表的AI企業也正在從各個場景切入,瓜分安防市場的蛋糕。
內外交困下,海康威視也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根據半年報,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研發投入46.75億元,同比增長20.56%。
研發方面的重點投入,也是影響利潤表現的因素之一。
諸多因素下,業績承壓,也將??低曂频搅诵袠I的下一個分水嶺,如何破局迫在眉睫。
創新業務破局
在安防領域,巨頭??低暶鎸Φ木秤龊軐擂?。
而想要破局,??低曅枰垓v到更大的領域中——行動從2015年就已經開始。
那時海康威視建立了內部創新跟投制度,讓員工“下?!备銊撔聞摌I,還下發了一份《核心員工跟投創新業務管理辦法》“定軍心”。隨后,多達8個創新業務建立起來,包括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滴⒂?、??灯囯娮?、??荡鎯Α⒑?迪?、海康睿影、??祷塾暗?。
??低曋悄芊謷C器人
由創新業務,??低曔@一安防領域的巨頭,將業務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
戰線雖然拉長,但總的來說,??低暤膭撔聵I務亦有開花結果。比如今年6月6日,??低暺煜轮悄芗揖庸疚炇W絡科創板首發過會;隨后,6月10日,其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擬分拆子公司??禉C器人至創業板上市的議案。
當下,創新業務被單獨拎出,也可以看出??低晫@塊業務的重視。在財報中,??低曇仓嘏读烁鲃撔聵I務的進展情況——雖然目前??到?成的收入仍來自于主業產品及服務,但重心在往創新業務上遷移。
不過行路難,安防巨頭的轉身還面對諸多阻力。
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創新業務雖然實現營收70億元,同比增長 25.6%。但這一領域的“??迪怠惫撅@然還沒坐穩市場——有沖高也有回落。
增長迅速的業務中,機器人業務、熱成像業務和汽車電子業務都極其搶眼,達到30%以上的同比高增。
而被寄予厚望的智能家居業務增速放緩至4.7%,存儲業務增速下滑至7%——如果說儲存業務受到疫情影響大,且業務量占比少,那智能家居面對的環境就甚為糟糕:一方面是與華為、小米、美的、海爾等巨頭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還要面對房地產成交低迷對智能家居市場造成的沖擊。
而這些跡象都在向外界傳達,??低曄胍勒绦聵I務破局,走進新格局,但目前還需要一段漫長且艱苦的奔跑。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