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嗨_免费在线观看国产_精品午夜久久_欧美精品一级_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_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视频

核酸系統崩潰后,東軟子公司卻要上市了

2022-09-07 19:23:28
金角財經
關注
2022-09-07

近日港交所披露,東軟集團旗下公司東軟醫療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這也是東軟醫療第四次沖擊IPO,中金公司與高盛為其聯席保薦人。


原創首發 |?金角財經??作者 | 塞爾達??編輯?|?角爺

檢測人員高舉手機搜尋“信號”,市民冒雨排隊等不到核酸,成都核酸檢測系統的一場崩潰,把東軟集團罵上了熱搜。

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東軟集團成立于1991年,于1996年登陸上交所,最新市值130億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東軟核酸檢測系統已經應用于17個省120個地市,此前在西安、上海等地也發生過核酸系統崩潰事件。

雖然東軟集團的技術實力屢被質疑,但是并沒有耽誤東軟系公司的上市步伐。

近日港交所披露,東軟集團旗下公司東軟醫療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這也是東軟醫療第四次沖擊IPO,中金公司與高盛為其聯席保薦人。

翻開東軟醫療的招股說明書,不少隱患也浮現出來。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后的邏輯。

依賴政府補助,毛利率低

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天數過長

招股說明書顯示,東軟醫療是中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的領導者之一,其業務涵蓋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設備服務及培訓、MDaaS平臺(醫療設備和醫療影像數據服務)和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

從營收占比看,目前CT產品是東軟醫療最核心的產品,由2020年起營收占比超過50%。

圖片

圖片

CT產品占比重大

按2021年收入計,東軟醫療在中國CT制造商中排名第五,而前四大市場參與者中,有三家為海外CT制造商,一家為國內制造商。

然而,東軟醫療的財務數據遠遠沒有它的行業地位看起來樂觀。

圖片

圖片

東軟醫療利潤表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營業收入分別為28.03億和15.02億,規模在醫療設備可比公司(這里指申萬三級行業-醫療設備中在2021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的上市公司,下面不再重復描述)中僅排名第7,今年中報營業收入僅為主要競爭對手聯影醫療的36%;

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24億,在醫療設備可比公司中排名第9,僅為聯影醫療的28.9%。

圖片


成長性方面,東軟醫療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3.79%,聯影醫療為35.23%,醫療設備可比公司中位數為17.14%;

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達到驚人的133%,聯影醫療為19.52%,醫療設備可比公司中位數為8.10%。

事實上,東軟醫療和聯影醫療近年的業績增長,主要還是疫情爆發后,帶來CT、DR等醫療影像設備需求增長。

以比重最大的產品CT為例,醫療機構在疫情驅動下集中采購CT,帶來市場需求集中釋放,但一臺CT機壽命長達數年,市場需求的提前釋放會導致未來業績增長受限。

然而,即使在新冠疫情刺激需求下,東軟醫療的營收增速還是略低于同行;盡管凈利潤增速十分快,但進一步看,會發現非經常性損益以及當中的政府補助,占了巨大的比例,這顯然會引發對利潤可持續性的擔憂。

東軟醫療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分別為2.89億和1.07億,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92.93%和47.77%,而聯影醫療則分別僅有17.75%和11.13%,醫療設備可比公司的中位數分別為17.51%和9.19%。

圖片


進一步看,政府補助占了非經常損益的較大比例。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政府補助分別為8700萬和5600萬,占非經常性損益的30%和52%(2021年比例稍低是因為非經常性損益里還有1.52億的“視為出售附屬公司”項目)。

圖片


圖片

東軟醫療政府補助情況

橫向對比看,東軟醫療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政府補助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7.97%和25.22%,醫療設備可比公司中位數分別為9.42%和5.59%,而聯影醫療2021年該數據為16.36%。

圖片


非經常性損益尤其是政府補助占比過高,不免引起投資者擔憂東軟醫療利潤增長的可持續性。

值得擔憂的還有毛利率,東軟醫療毛利率顯著低于聯影醫療和可比公司。

東軟醫療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38.7%、36.7%、38%、39.9%,同期聯影醫療分別為41.79%、48.61%、49.42%、46.16%,可比公司中位數分別為44.54%、50.43%、48.86%、46.7%。

圖片


從核心產品的對比更能看出東軟醫療毛利率的弱勢。

東軟醫療的核心產品為CT產品,招股說明書顯示,其CT產品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39.2%、39.6%、36.2%;相比之下,聯影醫療CT產品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6.54%、51%、49.56%。

換言之,東軟醫療核心產品的毛利率遠遠落后于主要競爭對手。

圖片

圖片

東軟醫療CT產品毛利率

圖片

圖片

聯影醫療CT產品毛利率

除了政府補貼過高、毛利率過低外,更讓人擔憂的是東軟醫療應收賬款和存貨高居不下。

從資產負債表數字看,存貨由年初10.38億增加至年中12.38億,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由年初8.72億增加至年中10.42億,兩項數據半年內漲幅均接近20%。

圖片

圖片

東軟醫療流動資產情況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存貨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周轉天數越短,說明流動資金使用效率越好;

存貨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存貨占用資金時間越短,存貨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含應收票據)分別為262天、222天、191天、175天;聯影醫療同期分別為106.89天、49.26天、43.12天、66.59天;醫療設備可比公司同期中位數分別為84.2天、59.26天、53.52天、57.18天。

也就是說,東軟醫療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含應收票據)長期、大幅高于同行及主要競爭對手。

圖片


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254天、210天、212天、243天;聯影醫療同期分別為309.11天、206.23天、194.64天、195.07天;醫療設備可比公司同期中位數分別為129.95天、140.5天、135.28天、149.36天。

存貨周轉天數來看,東軟醫療與聯影醫療較接近,僅略高于后者,但仍然遠高于可比公司中位數。

圖片


由此可見,東軟醫療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水平,無論相比于主要競爭對手還是醫療設備行業可比公司,都極不理想。

此外,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分別就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減值1.44億、1.19億、1.34億、1.47億計提撥備;分別就存貨減值計提4230萬、6550萬、7100萬、7500萬計提撥備。

利潤依賴政府補貼、毛利率遠低于競爭對手、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天數長,如此看來,即使東軟醫療最終上市,也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打造上市集群

有報道稱,東軟醫療四次沖擊上市,是因為與“業績對賭”有關,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了東軟集團的否認。

資料顯示,2014年東軟集團拆分子公司東軟醫療時,曾公布《關于子公司引進投資者的公告》。《公告》顯示,如果東軟醫療在第二次交割日后開始計算的6年內未能實現上市,投資方可根據協議約定要求履行回購義務,須一次性回購股權。回購義務將由東軟集團或東軟控股及其指定的第三方共同承擔。

當時,這筆投資還附帶了一份對賭協議。協議要求,東軟醫療和東軟熙康在簽訂第二次交割日后的六年內實現上市。若未能上市,投資方可根據協議約定,要求東軟集團按照每年8%的復利回購股權。

第二次交割已于2016年9月完成,這份為期六年的業績對賭,將在2022年9月份到期。也就是說,如果東軟醫療未能在今年9月實現上市,則必須回購投資方的股權。

不過,9月2日在上證e互動平臺,有投資者提問“看有消息說東軟醫療上市的對賭協議馬上到期,按協議,公司是不是需要回購東軟醫療”,對此東軟集團回復表示“東軟醫療早在2019年初進行股份制改制的時候,就已經將相關的對賭條款全部取消了。目前,東軟集團沒有任何的回購義務。”

不管有沒有對賭協議,東軟集團的上市夢一直沒有止步。

東軟集團創始人劉積仁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分看好大健康領域的發展機會,將圍繞健康醫療領域繼續加大投資,將進一步打造上市公司集群,運用好資本市場,構建企業發展的新生態。

在東軟集團大健康領域中,構造了東軟醫療、東軟熙康、望海康信三家創新業務公司,并進行分拆,推動獨立上市。

目前,“東軟系”共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東軟集團和2020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東軟教育。

東軟教育上市發行價6.22港元,股價最高7.772港元,最新股價為4.36港元,較發行價已經跌去30%,總市值不足30億港元。

而東軟熙康曾在2021年5月和2022年2月兩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目前均已失效。

此外2021年8月東軟集團曾回復投資者的提問,透露東軟的另外一家公司望海康信正處于上市輔導階段。

有意思的是,在核酸檢測系統崩潰風波之后,東軟集團的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并無太大波動,但卻取消了原定于9月5日召開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

國產替代講故事

東軟醫療此次有望上市成功,不得不說是趕上了的好時候。

兩周前,國產醫療影像設備龍頭聯影醫療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首日開盤漲幅高達54%,股價最高漲到192.48元。

以9月5日收盤價計算,聯影醫療總市值為1343億,成為繼邁瑞醫療后A股第二家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的醫療器械公司。

除了聯影醫療和東軟醫療,國產醫療影像設備廠商也在沖擊IPO。

早在6月29日,明峰醫療向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獲受理。

資料顯示,明峰醫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生產高端CT和PET/CT的醫療器械企業之一,成功研發256排超高端CT。

然而,明峰醫療尚未實現盈利。

2019-2021年,明峰醫療年營收分別為2.11億元、3.00億元、3.52億元;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2.28億元、2.09億元、2.33億元。

明峰醫療表示,盡管有多款產品上市銷售,但大多數產品于報告期內才取得注冊證,目前還處于起步推廣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同樣在6月,深圳安科創業板IPO也已被受理。

深圳安科主要產品包括CT、MR、XR、微創治療設備等,目前已實現128排256層CT、1.5T超導MR等規模化生產,但CT和XR產品的部分核心部件和核心電子零件仍需對外采購。

醫療影像賽道頻繁的資本運作,反映市場對國產替代主題重拾熱情,背后原因主要是該賽道近年政策環境改善,為資本市場講故事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據民生證券分析,國家相關部門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例如2018年國家正式放開64排以下CT和永磁MR配置限制,并將PET/CT從國家統一規劃配置的甲類設備調整為省內統一規劃的乙類設備,2020年新增甲類設備PET/M的規劃數量。

在政策吹暖風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潑冷水,認為實際情況還是得取決于醫院本身的需求,“有些醫院門診量一天就幾十人,裝X光機一天都上不去幾個人,讓它買核磁、CT,不現實。”

更現實的問題是,國產替代并非易事。

目前國內高端醫療影像市場,由GE、飛利浦、西門子占據,這三家海外龍頭被合稱為“GPS”。

據浙商證券研報,現階段國產CT設備主要集中在64排以下等中低端市場,國產化率接近70%;在64排以上高端CT市場,受限于核心部件技術壁壘等因素,國產化率不足15%。

德邦證券分析表示,國產企業打破GPS壟斷的關鍵一環就是核心部件的突破甚至創新。

目前情況看,部分國產核心部件雖已實現自研自產,但在重要參數性能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產品目前仍主要依賴進口。

除核心部件外,有業內人士還指出國內醫療影像產品在軟件層面與海外巨頭的差距,醫療影像產品使用中需要臨床醫生不斷給廠商的研發部門反饋,然后廠商根據反饋調整軟件設置。

進口廠商在這方面已經有較多積累,國產廠商追趕的過程,在這方面可能是“越往后越難”。

從東軟醫療的基本面來看,醫療影像賽道目前還是“講故事”性質居多。

參考資料:

財新《聯影上市首日大漲逾70%,成A股第二只千億市值醫械股》

點贊
收藏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暫時沒有人評論

金角財經
405文章
·
0評論
·
2粉絲
城市新中產讀本,拆解經濟事件背后的邏輯。
個人主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看 | 人成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精品国产毛片在线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在线看v片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看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 久久久网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 | 日韩黄色网址 | 久久久免费精品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 日本亚洲欧美 | 国产视频亚洲精品 | 天天插天天插 | 黄色电影在线免费看 | 激情网站在线 | 91看片淫黄大片 | 国产a一三三四区电影 | 一区二区自拍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天堂a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 欧美久久一级 | 国产免费视频在线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午夜免费毛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 | 91免费看国产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浪潮 | 小受性瘾放荡的np文h | 国产福利91| 成人久久 | 97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成人视屏 | 日日夜夜精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