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銀行系基金“換帥”,新任董事長與上銀基金將擦出什么火花?
上銀基金瓶頸如何破解?
作者/李海霞?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近日,上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銀基金”)發布的一則董事長變動公告,讓市場將目光轉向這家銀行系基金公司。
自2013年成立以來,上銀基金業績緩慢向上攀升。不過,平穩之下則略顯保守,新任董事長武俊能否為上銀基金帶來新的氣象?
2年內4位高管離任
來源:上銀基金公告
因工作安排,上銀基金原董事長汪明離任,董事長之位由武俊接棒,任職日期為9月10日。
從履歷看,上銀基金兩任董事長均來自大股東上海銀行(601229.SH)。該行持股比例90%,二股東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持股比例10%。
武俊曾任上海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兼同業部總經理,以及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等職。
汪明曾任上海銀行金融部副總經理、上海銀行北京分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行長,上海銀行浦西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等職?,F任上海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職位。
來源:Wind
2019年3月,汪明開始擔任上銀基金董事長,時任總經理為李永飛,曾在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天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過。不過,在汪明上任4個月后的2019年7月,李永飛辭任總經理,只擔任上銀基金董事職位,總經理由劉小鵬接任。此后不到兩年時間內,上銀基金先后有督察長史振生、副總經理黃言、李湧、王天光4位高管離任,其中副總經理李湧在任不足半年。
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表示,頻繁的高管變動有利于公司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保持公司的活力,同時也可能導致公司的價值觀或者投資策略較為多變,從而影響投資者對基金公司的信任程度。
從上銀基金現任高管層面的過往履歷來看,除了新任董事長武俊外,總經理劉小鵬、副總經理衣宏偉均來自大股東上海銀行。
除了人事變動外,近來上銀基金二股東有清倉式減持股份的意向。
早在2021年12月,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曾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上銀基金10%的股權,掛牌價為1.66億元。因存在影響產權交易事項,該轉讓終止。
2022年9月8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再次將上銀基金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1.58億元,較2021年的轉讓價格降幅接近5%。并且,此次轉讓中,上海銀行不放棄優先受讓權。若此次上海銀行受讓這筆股權,將對上銀基金實現100%控股。
14家銀行類基金公司中,
總資產、凈利潤排名墊底
背靠上海銀行,上銀基金有著天然的優勢。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稱:一方面,銀行系基金可以和銀行共享高凈值客戶,解決資金募集來源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和銀行共享一些高成長客戶,解決優質投資對象、投資項目來源問題。
他還表示,銀行系基金可以幫銀行做基金通道,用銀行的一些表外資金,來做股債結合的一些投資項目。比如說理財資金,通過銀行的私人銀行部發一些理財產品,要么作為資金來源,要么為這些資金提供基金通道,這是銀行系基金公司的優勢。
不過,銀行系基金公司也有劣勢存在:由于和銀行關系過于緊密,和銀行共享資金來源,共享客戶等,導致兩者之間可能會產生風險共振,比如說銀行貸款出問題了,他投資的股權也會出問題。
梳理近年來情況,在汪明擔任董事長期間,上銀基金業績實現平穩增長,總資產和凈利潤逐年上升,2019-2021年,上銀基金總資產分別為11.84億元、13.61億元、19.1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1.1億元、1.47億元。
據上海銀行半年報披露,2022年上半年上銀基金總資產為 19.81 億元,同比增長13.07%;凈利潤 0.74 億元,同比增長4.23%。
不過,這樣的業績在目前獲批的15家銀行系基金公司中表現并不突出。在已公布半年報的14家銀行系基金公司中,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銀基金總資產和凈利潤均排名14位,處于墊底。
從基金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2004-2008年間成立的8家銀行系基金公司中,包括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工銀瑞信基金”)、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基金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其中工銀瑞信基金已達到8209.9億元。
在同年(2013年)成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中,上銀基金規模為1130.81億元,與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1197.2億元、897.04億元相差不大,但與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超2000億元的規模相比,已經拉開了不小的距離。
熱衷低風險類基金,股票型基金僅2只
不同于一般基金公司,銀行系基金在經營管理理念和基金投資思維有其自己的特點。
柏文喜表示,銀行系基金的運營核心人員往往來自于銀行,經營管理理念往往也是銀行思維,會比較保守和厭惡風險,更多傾向于投資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會相對少一些。
來源:Wind
這從基金類型上可以窺探一般。上銀基金以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主。截至2022年6月30日,兩者規模分別為742.17億元、372.77億元?;旌闲突鸷凸善毙突鹨幠H為32.04億元、3.12億元。
此外,上銀基金整體規模從2019年末的592.28億元,升至2022年6月30日的1130.81億元。其中,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均呈現增長:同期內,債券型基金從291.7億元升至721.97億元;貨幣型基金 292.05億元升至372.77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卻出現下滑:從2020年9月30日的6.98億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3.12億元。
與規模相對的,是上銀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數量,僅有上銀內需增長A/C、上銀中證500指數增強型A/C兩只,且截至2022年9月15日,近一年來兩只基金業績全部為負。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票型基金近6月來的平均收益率-2.94%,低于同類平均的0.01%,近一年來平均收益率為-17.79%,同樣低于同類平均的-16.1%。
背靠上海銀行,上銀基金有著資金和客戶的雙重優勢,其業績近年來也穩步向前發展,不過,作為銀行系基金,仍有其要突破的瓶頸。新任董事長武俊能否破解?又將帶領上銀基金走向何方?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