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開展普惠金融改革實驗:個人經營貸、普惠小微貸后續怎么走?
國慶節前,有一則重要消息被忽略了,那就是央行聯合多部門在三地進行的普惠金融改革實驗。
來源/消金界
近日,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證監會和鄉村振興局,分別向陜西、浙江、四川省政府印發了《陜西省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浙江省麗水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分別簡稱“陜西銅川方案”“浙江麗水方案”和“四川成都方案”)。
人民銀行表示,在三地開展普惠金融改革實驗,探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為全國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普惠金融經驗。
具體來看,三個方案根據當地實際,各有側重點:
“陜西銅川方案”立足典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實際,以探索普惠金融助力經濟轉型為目標,提出拓展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強化保障措施等4個方面17項具體改革舉措。
“浙江麗水方案”立足農業大市、生態大市的區域特點,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為目標,提出建立服務鄉村振興的多元化金融體系、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構建支持鄉村振興的融資機制、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水平、強化保障措施等5個方面20項具體改革舉措。
“四川成都方案”立足“大都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提出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金融資源傾斜“三農”力度、運用金融科技增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促進農村產權和金融資源有機銜接、滿足多層次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優化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強化保障措施等7個方面20項具體改革舉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如需查看《報告》全文,請點擊文章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
為了檢測評估2021年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情況,人民銀行組織了普惠金融問卷調查。《報告》從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等維度,反應了2021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
根據《報告》,賬戶和銀行卡使用情況方面,截至2021年末,全國人均擁有9.61個銀行賬戶,同比增長8.88%,人均持有6.55張銀行卡,同比增長3.25%,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7張,同比增長2.97%。2021年,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新開立單位銀行賬戶1394.93萬戶,同比增長20.48%。
個人信貸使用情況方面,《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54.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農戶消費貸款余額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人均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 3.89萬元,同比增長10.7%,其中不含住房貸款的人均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17萬元,同比增長9.5%。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中用于生產經營的個人貸款增長迅速。截至2021年末, 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中用于生產經營的個人貸款余額9867億元,同比增長68.1%。
普惠小微貸的使用情況方面,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9.23萬億元,同比增長27.3%,增速比上年末低3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13 萬億元,同比多增6083億元。普惠小微授信戶數4456萬戶,同比增長38%,2021年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93%,比上年下降0.22個百分點,降幅大于企業貸款利率整體降幅。
橫向對比,個人經營貸和普惠小微貸增速遠高于個人消費貸的增長。
小微企業的互聯網貸款同樣增速明顯。截至2021年末,小微企業互聯網流動資金貸款余額6974億元,同比增長46.6%。
農戶生產經營貸增長也較快,截至2021年末,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6.84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
在信用貸款中,農戶和普惠小微信用貸占比提升,截至2021年末,農戶信用貸款比例為21.4%,比上年末高2.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中信用貸款占比為18.1%,比上年末高2.7個百分點。特別是在單筆貸款金額較小的線上貸款中,信用貸款占比較快增加。
《報告》指出,從中長期看,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居民家庭和個人的金融狀況需要得到更多關注,普惠金融的風險防范化解需要不斷加強。
為此央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政策層面,將會持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有效落地實施,繼續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資源更多配置到普惠領域,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升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合理穩定普惠小微貸款存量,擴大增量,提升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
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和正向激勵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加強對“三農”、小微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資金支持,推動金融資源在區域間配置更加均衡。
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鼓勵探索普惠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加強改革成果總結與經驗推廣,提升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引導地方法人銀行全心全意深耕本地市場,鼓勵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創新完善有特色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鼓勵地方政府加大政策、資源傾斜力度,持續提升政府融資擔保效能,有效促進信用信息共享,推進農村金融與鄉村治理有效結合,為普惠金融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外部支撐。
從央行在政策層面的對策,可以更好的理解“陜西銅川方案”“浙江麗水方案”和“四川成都方案”三個方案。普惠金融的改革實驗,將在更多的地區展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