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京東”送“美團”,騰訊萬億投資流變
幾個月前“辟謠”不會出售美團持股后,騰訊在發布最新三季報之際宣布,將9.58億股美團股票派送給股東。以美團最新股價計算,這些股份價值1500億港元。
出品|大摩財經
9.58億股占美團總股本的15.5%、騰訊持有美團股份的90.9%,這意味著騰訊幾近清倉處理美團持股,也是繼“清倉式分紅”京東持股之后騰訊再次以相同方式變現投資資產。騰訊總裁劉熾平(Martin)同時宣布辭任美團非執行董事。
去年底,騰訊宣布向股東派送所持有的約4.6億股京東股份,市值1100多億元。京東2022年一季末股權結構顯示,曾持股高達16.9%的主要股東騰訊已基本清倉退出。
東南亞“小騰訊”SEA是騰訊在今年處置的另一項重要投資。騰訊曾持有SEA21.3%股權,先是今年初減持了2.6%套現獲益36億元,又在今年9月宣布駐SEA董事會代表任宇昕辭任,將剩余股份“視同處置”獲得收益413億元,這部分股份已在三季報中轉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即隨時可供出售套現的金融資產。
近十年來,騰訊依靠“流量+資本”雙輪驅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頂尖互聯網巨頭。不完全統計顯示,從上市后至今騰訊累計對外投資規模達7500億元,扣除2000多億元已套現回報,凈投入約4500億元。
騰訊投資組合的回報率非常驚人。騰訊持有的上市公司公允價值,在2021年末(含京東)高達萬億元。如果考慮到未上市公司資產將來的資本化增值,回報率將進一步上升。以京東為例,騰訊最初投資209億元,最終獲利超過800億元。
最新三季報披露,騰訊所持已上市公司權益的公允價值為5325億元、未上市公司賬面價值3395億元,合計約870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的最新數據,騰訊近1.5萬億資產中,約7000億元為投資資產。但這些投資資產的真實價值,并未完全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特別是高達3000億元的聯營公司投資,只有在出售中才會計入其他收益。
近兩年,騰訊加速處置投資資產,包括出售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將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向股東“分紅”,以及未上市公司資產盡快上市等,本質是將隱藏的利潤重新納入損益表。
市場認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進入新周期的背景下,騰訊在2020年之后經營業績增速趨緩、損益表面臨下行壓力,此時騰訊通過增加“分紅”提高股東回報,向市場示好,有助于穩定長期投資者的信心,也給騰訊經營改革爭取了時間。
另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過去十年的投資大多數是基于戰略布局,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進入新階段,騰訊投資業務的戰略目標和財務目標已基本達成,變現包括京東、美團等在內的已成熟投資資產,也是合情合理。
換個角度看,騰訊的退出,也給這些企業后續資本運作留出了空間。
最新財報顯示,騰訊三季度營收、股東凈利分別為1401億元、399億元,分別同比變動-2%、1%。當季,騰訊股東凈利環比有大幅增長(186億元,Q2),主要是受SEA股權投資的賬面調整所致。
三季度,騰訊調整后凈利323億元,同比、環比分別增長2%、15%,也是該指標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后首次實現增長。這主要是精簡業務、成本控制、裁員增效的作用。
截止2022年9月末,騰訊擁有10.88萬名員工,連續兩個季度下降、較今年一季度末減少了7000多人。騰訊三季度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支出同比下降了32%。
具體來看,騰訊的主營業務依然表現低迷,國內游戲收入、網絡廣告收入等都在下滑,但國際游戲收入在三季度增長了9%,是不多的亮點。此外,微信小程序的日活賬戶數突破6億,同比增長超30%。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