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糧”3500億過冬,萬科甩掉焦慮了?
當其他房企在“黑鐵時代”掙扎著努力“活下去”的時候,萬科似乎已經提前甩掉了“焦慮”。
作者/盧泳志?編輯/高巖?來源/野馬財經
從“白銀時代”到“黑鐵時代”,郁亮成了行業內公認的“焦慮本焦”,而萬科A(000002.SZ)卻扛著“活下去”的壓力“背水一戰”。
今年2月份,在2022年年會上,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表示,2022年是集團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一年,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背水一戰”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沒有中間狀態。
9個月后,郁亮在這場“戰役”中再次成為主角,而萬科也迎來了一場“頂流合作”。
11月16日,郁亮趕赴深圳,并出席了一場簽約儀式,對方是6家深圳市屬國企——深圳地鐵集團、鹽田港集團、環境水務集團、巴士集團、特發集團、人才安居集團。
來源:萬科周刊
據了解,深圳將規劃建設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且按照每年建設不少于2000萬平方米、連續實施5年的進度,向社會提供低成本產業空間。
對于萬科來講,這無疑是一快大蛋糕。于是,萬科馬不停蹄地開啟了“儲糧”計劃。
11月21日,萬科公告稱,擬新增不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其中,萬科已向交易商協會表達了28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意向。
兩天后(11月23日),農業銀行與萬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日,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與萬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其提供2000億元授信額度。
11月24日,郵儲銀行與萬科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郵儲銀行將為萬科集團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額度。
短短幾天內,萬科擬融資和獲得銀行授信總額超過3500億元。受此影響,萬科股價一路上漲,截至11月25日收盤,萬科股價為17.33元/股。
郁亮的“焦慮”消失了嗎?
從2014年的“白銀時代”,2018年的“活下去”,再到2022年的“黑鐵時代”,郁亮在向業界傳遞他的焦慮,同時也定調了行業邏輯。
2017年,郁亮在王石耀眼的光環中接棒萬科,在擔任萬科董事會主席后不久,就提出“活下去”的口號。
當時,不僅引起種種質疑,甚至被視為“笑話”。2018 年,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年份,當時的萬科可謂如日中天,并沒有顯露出危機信號。
來源:罐頭圖庫
然而,郁亮一語成讖。2021年,央行出臺" 三道紅線 "政策,地產行業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當人們以為中國房地產即將進入 " 青銅時代 "的時候,今年2月份,郁亮在一場主題為 " 愛拼才會贏 " 的年會上喊出:" 黑鐵時代"。
在郁亮看來,中國房地產的現狀和未來可能比大家想象得都要更加艱難。在“黑鐵時代”中,萬科的主要工作是" 降杠桿、降負債、去庫存 ",郁亮甚至號召全體萬科員工節衣縮食,萬科員工將面臨降薪。
不過,今年9月,郁亮一改過去“焦慮”的風格,稱對外表示“市場已不用恐慌”。不過,他也指出,市場長期會緩慢、溫和地恢復。
從市場情況來看,的確如此。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9452億元,同比減少23.7%,降幅較9月擴大了9.5個百分點。
從萬科自身來看,今年前10個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467.7億元,同比減少33.45%。
此外,萬科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由正轉負,從上半年的83億元變為-41.76億元,同比大降442%。
目前樓市復蘇尚需時日,萬科仍需積極“儲糧”,提升現金水平,增厚安全邊際。“市場壞時不恐懼,安全比增長重要”,郁亮如是說。
10月底,萬科召開了一場會議,郁亮親自督戰,對今年最后兩個月的銷售沖刺做了部署,例如加大各類銷售渠道的合作力度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前萬科一向重視培養自營營銷渠道,此次則強調以銷售結果為導向,在市場持續疲弱的情況下,向渠道發力,在最后兩個月全力沖刺。
3500億“儲糧”釋放什么信號?
在“黑鐵時代”,監管層不斷加強對民營房企融資的支持力度,對于房企來講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機會。
郁亮認為,在地產行業冬天里,當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生火取暖,將現金流穩定、財務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能否繼續走下去,取決于“肌肉”有沒有長起。
如今,行業融資環境向好,萬科開始“儲糧”,為企業長遠發展做準備。
來源:罐頭圖庫
11月21日,萬科發布公告,擬新增不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同時,萬科已向交易商協會表達了28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萬科此番向交易商協會表達的28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意向,發行規模是當前開展儲架式注冊發行工作房企中規模最大的。
實際上,今年以來,萬科的融資渠道相對通暢,前三季度公開市場融資達479億元,籌資活動現金流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從 “第二支箭”的擴容和持續落地,到“金融16條” 的央企、民企一視同仁,再到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反復向行業傳遞融資寬松信號。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17家大型房地產企業簽約,在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方面,提供融資支持。
來源:華爾街見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六大行為房地產企業提供的授信額度總計約12750億元,共有17家房企獲得銀行支持。
其中,萬科集團與6家國有大行均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分別授信1000億元,共計3000億元。
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部分房企迎來了困境反轉的階段性改善,發債融資可以緩解階段性資金壓力,表面房地產的政策拐點或已出現。
有地產人士推測,各大銀行應該都會參與到這一次的房地產融資支持計劃中,可能接下來會有更多相關消息出臺,而合作的大多應該還是頭部優質房企。
不再做“發展商”?
在2013年萬科成立30周年媒體見面會上,時任總裁郁亮首次談及萬科轉型:國內房地產每年巨額銷量不可持續,萬科在第4個十年一定會遇到行業天花板,未來萬科將轉型為城市配套服務商。
從2014年開始,萬科向“城市建設服務商”轉型,除了傳統的房地產開發,已在產業辦公、物業服務、商業運營、長租公寓、物流倉儲等多個城市建設相關賽道上建立領先優勢。
2017年12月,已經擔任董事會主席的郁亮在媒體交流會上再次表示,對于萬科而言,發展商時代已經結束,接下來的萬科“要做城市配套服務商”。
郁亮坦言,“我們有信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后,大家評價萬科時不再是和發展商聯系在一塊兒,城市配套服務的角色,更符合我們對未來的定位。”
來源:罐頭圖庫
如今,十年轉型初見成效。今年1-9月,萬科物流倉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9.7億元,同比增長42.7%;租賃住宅業務中營收23.1億元,同比增長11.5%;商業開發與運營業務營收62.5億元,同比增長10.6%。
在半年報中,萬科集團總裁祝九勝表示,“正因為經營服務業務勢頭良好,讓我們有一個基本信心,從房地產開發轉向不動產開發、經營、服務并重的戰略,效果初見成效,對于這條路未來會更堅定走下去。”
而對于不久前牽手6家深圳國企的“頂流合作”,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萬科此次合作簽約儀式,足見深圳政府對此次戰略合作寄予厚望、對深圳國資體系重要成員萬科的高度重視、對其“城市建設服務商”綜合能力的充分認可。
郁亮也表示,長期以來,萬科圍繞“城市建設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已形成了多業態、全場景的綜合優勢,深圳的發展將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也為萬科充分發揮優勢提供了廣闊舞臺。
來源:罐頭圖庫
如此看來,無論是最初的“活下去”,還是之后的“黑鐵時代”“背水一戰”,郁亮傳遞的不是焦慮,而是一種謹慎的態度。
不久前,御風集團董事長馮侖表示,一個公司的糾錯機制是兩種,一種叫過程糾錯,一種叫終點糾錯。萬科是過程糾錯,每次都一點點糾錯。萬科是要解決僵局問題,同時解決過程糾錯,這是它的治理。
在郁亮的講話中,有一句話很耐人尋味,“能解決過去累積下來的包袱就有開始新征程的機會,包袱甩不掉就活不下去”。
您覺得地產行業的“黑鐵時代”還會持續多久呢?哪些企業能成功“活下去”呢?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