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曾年入710億,超級巨頭被申請破產:現金只夠發40%單月工資
國美能迎來轉機嗎?
作者丨鉛筆道編輯部
2021年2月,滿懷抱負走出監獄的黃光裕,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即便是自己出山22個月,也無法重整國美的厄運。
今年12月1日,國美被供應商申請破產清算,法院已啟動審查。國美則回應稱“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及國美控股集團其它下屬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機關作出的有關我公司被申請破產的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
黃光裕曾縱橫家電行業,少有敵手,一度霸榜家電行業龍頭(2007年之前)。但此次出獄后,行業期待的“重整山河”局面沒有出現,即便是黃光裕也沒能挽救國美的頹勢,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核心危機是債務危機
其實,這并不能完全怪黃光裕。
在他出獄時,國美已經是位滿目瘡痍的“病人”。在2018-2021年,國美凈虧損總額約189億。這些虧損的資金窟窿,大部分由銀行貸款填補,造成了國美的巨額負債。
為什么會凈虧損?綜合近四年財報總結,除去宏觀經濟因素外,其核心原因有兩個:
一,家電新勢力的沖擊(電商);二,國美新模式的轉型失利,家?生活戰略不達預期(門店、社交電商、國美APP三端合一等)。
以上兩項原因,導致國美猶如動脈破裂一般,年收入無法遏制地下滑。收入下滑導致虧損,虧損導致借貸數額增加,惡性循環。
到黃光裕出獄時,國美已經到了“病情”的終末期:總借款約514億元,而在1年內需要償還的借款約為208億元。
這208億的借款,國美無法用利潤償還,因為當時的它每年凈虧損達70億。它只能通過現金流償還,其核心措施之一就是“占用供應商資金”,不斷拉長賬期。2018年,國美的應付賬款周期約147天,而到2022年,拉長到了301天。
這引起了供應商的強烈不滿。此次國美被申請破產,直接原因便是供應商所為:因索要數百萬貨款無果,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國美)破產,法院已經受理。
因此,國美的病根有兩個:一個是轉型的主營業務不得預期;另一個則是在融資上——借貸導致的資金窟窿亟待填補。
相對而言,融資的病根形勢尤為緊迫,已經影響到國美的生死。
2022年9月以來,國美不斷被爆出大規模欠薪;11月份,從公開報道來看,欠薪程度更為嚴重,現象包括但不限于:只上社保不發工資、未來半年到一年薪資延發等——并要求員工簽署理解公司的“承諾函”。
該事件背后的直接原因也是借款。據2022年中期報表,6月末國美的現金流已經驟減至5500萬元,而同期的2021年6月末,公司的現金為21.4億元。
驟減的核心原因便是償還債務。報告期內,國美償還了一筆高達25.8億元的債務。而僅今年上半年,國內的員工薪酬總額約8.23億,每月支出1.37億。這意味著,國美的現金僅夠支付員工40%的單月工資。
更加棘手的是,在未來1年(2023年6月之前),國美還有229億債務要償還。
因此,短期內的融資,是黃光裕更需解決的燃眉之急。
從黃光裕發布的公開信來看,他也曾做過努力:將自有資產陸續注入國美。
比如,他曾嘗試將地產業務(黃光裕控股)注入上市公司,以提升融資能力,比如國美商都、湘江玖號——但該計劃已于今年11月份宣布中止。
又比如,他曾嘗試將有強現金流能力的安迅物流(黃光裕控股)注入上市公司,以提升業務的盈利能力。
他也曾呼吁銀行等金融機構放寬融資條件,多給國美一些(償還)時間。
但從現金流數字看,這些措施在短期內尚未取得大成效。
未來轉機幾何?
在緊迫的融資面前,國美的業務問題反而顯得不那么緊迫——它的挑戰將是長期存在。
國美的主營業務是家電零售,占據總收入的85%以上(2022年上半年),而家電與房地產的命運是一體的。據《家電安全使用年限》文件顯示,家電的使用周期多在5年以上,比如電視為10年,空調為12年。
一旦新房、二手房交易量萎縮,直接將帶來家電銷量的萎縮。2022年1-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1.1億平方米,同比下滑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
房地產的需求不振,直接導致家電需求萎縮。
2017年度,國美收入曾超過710億元
當然,導致家電需求萎縮的宏觀因素還有很多。最終呈現的數據是:2022年上半年,據奧維云網統計,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9.3%。
同時,對國美極為不利的另一宏觀因素是疫情管控。2022年的疫情狀況與往年有很大不同,主要集中為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而據報表顯示,國美有約68%的門店在一二線城市。
這對國美造成直接影響:一,門店經營時限變短;二,物流遇阻。
在以上大背景下,國美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僅為121億元,同比下滑53.46%。
拋開客觀因素,國美在主營業務上也遭遇重大挑戰,比如電商新勢力的侵蝕,尤其是流量獲取上。
據官方消息,國美開展全新的“直播業務”,這被外界解讀為“自救行動”。據界面新聞報道,國美計劃將直播業務輻射至國美電器總部、上千家自營門店、加盟店等,一個門店一個直播賬號,開展直播帶貨。
對于國美而言,這是一個毫無基因繼承的新業務,是勝是敗也難以預料。
當然,鉛筆道認為:國美過去幾年的改革,也并非毫無成果。
比如它確實提高了經營效率,提升了毛利率。2022年上半年,國美毛利率為17.24%,而去年同期為12.03%,相比提升了5.21%。
但總的來說,國美業務的見效多集中于微觀層面,基于營收、利潤等核心指標均有惡化趨勢。
在危如累卵之際,大股東黃光裕不斷出手公司股票。2022年9月,黃光裕陸續套現約2.67億元,11月又套現約4733萬元。
從黃光裕的決心來看,這些資金均有可能用于拯救國美。
靈魂人物的堅守,對企業的終局命運將產生關鍵影響。從公開信來看(2022年8月),黃光裕依然對國美充滿信心,他認為眼下的很多問題并非經營問題,而是疫情不可抗力帶來的短期沖擊。
只要黃光裕有信心,國美的未來就還有一絲轉機。
鉛筆道編輯部成員不持有所述企業股份,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