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被罰780萬!寧波通商銀行上市還有希望嗎?
一天收7張罰單,被曝16項違規!
來源/猛犸資本局
銀行業嚴監管態勢還在持續。
寧波通商銀行一天連吃七張罰單,處罰金額合計780萬元。12月20日,銀保監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寧波通商銀行因同業投資投后管理不到位等6項違規被寧波銀保監局合計罰款420萬元;因關聯方名單不完整等10項違規被寧波銀保監局合計罰款360萬元。
寧波通商銀行成立于2012年4月16日,是國內首家由外資銀行改制,由政府主導、民營主體、市場化運作、財政直接管理的混合所有制地方法人銀行。該行注冊資本52.2億元,現有股東15家,其中國有股權占比27%、外資背景股權占比17%、銀行股占比5%、民營股占比51%。
12月22日,就一天連吃七張罰單一事,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寧波通商銀行總行,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被罰780萬元
寧波通商銀行此次被罰,涉及違規事實共16項。
其中,因同業投資投后管理不到位、關聯交易管理不規范、將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凈值型理財產品部分投資比例不合規、凈值型理財產品估值方法不準確、凈值型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到位,該行被罰款420萬元。
同時,因關聯方名單不完整、績效薪酬管理不合規、員工與名下授信客戶發生資金往來、未合理分擔小微企業抵押物財產保險費用、將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市場風險管理不審慎、信用風險管理不到位、授信“三查”不盡職、互聯網貸款異地客戶識別機制不完善、數據治理存在欠缺,寧波通商銀行又被罰款360萬元。
周曉科、朱承毅、張暉、楊曄、王磊等5名寧波通商銀行責任人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直接經辦責任的員工也被給予警告處罰。
2021年10月,寧波通商銀行也曾因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違法違規行為連吃兩張罰單,共計被罰150萬元。
此前,寧波通商銀行也多次被罰。據銀保監會披露,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寧波通商銀行資金營運中心的部分同業投資投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許勤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寧波通商銀行資金營運中心被處以150萬元罰款。2020年2月,寧波通商銀行某理財業務信息披露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2020年3月,寧波通商銀行因未對交易員超授權交易采取控制措施被處罰。
已完成IPO輔導備案
接連被罰,對正處于IPO關鍵階段的寧波通商銀行來說不是好消息。
2022年5月,寧波通商銀行披露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該行明確發行上市要求,研究推進銀行發行上市工作。
2022年7月,寧波通商銀行召開2022年半年度工作會議指出,上半年該行加大戰略業務突破,迎接監管全面檢查,有序推進IPO工作。還將持續打好戰略業務起量、監管檢查圓滿、IPO輔導驗收“三場硬仗”,全力達成年度預算目標。
9月21日,寧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披露《關于2022年度寧波市擬上市企業培育庫擬入庫企業的公示》,寧波通商銀行躋身青鳳庫擬入庫企業名單。10月21日,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寧波通商銀行已在當地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接受中金公司上市輔導。
經營業績方面,截至2021年年末,寧波通商銀行總資產1223.6億元,同比增長14.35%;各項存款762.32億元,各項貸款554.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9%、18.28%。2021年,該行實現營收29.36億元,同比增長8.22%,實現凈利潤9.64億元,同比增長25.85%。
年報顯示,非利息收入增長是寧波通商銀行營業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2021年,該行利息凈收入26.61億元,同比增長3.25%,非利息收入2.75億元,同比增長101.96%,在該行的營業收入增量貢獻占比超過62%。
寧波通商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規模縮水嚴重。年報顯示,2021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支出1549.22萬元,同比增長34.71%,手續費及傭金收入1575.57萬元,同比下降10.43%。因入不敷出,導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僅263.53萬元,同比下降95.67%。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1年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5.8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42%,不良貸款率1.06%,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0.27%,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0.30%,較上年末提升48.27個百分點。
從貸款分布情況來看,個人貸款、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是三大行業占寧波通商銀行占比最多,分別占總貸款余額30.57%、25.09%和14.53%。其中,個人貸款金額增長最為明顯,期間變動87.45億元,增長率達106.52%。
此外,寧波通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13.52%,較上年末上升1.15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0.67%,較上年末上升1.1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18%,較上年末下滑0.32個百分點。
撰文丨夏子軒
編輯丨劉威魁
版式丨陳溪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