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減員三成
地產回暖?不見得,可工資涼了是事實。
文/ 樂居財經? 王敏
有人說,2022年對于房地產而言是至暗時刻,這一年,對于諸多地產人來說,確實稱不上好過。
2022年,“降本增效”是房地產多番提及的關鍵詞,“大批量離職地產人涌入市場”、“HR稱不想再看地產人的簡歷”是頻頻登上熱搜的詞條。
歲末年初,民營房企做得最堅決的一件事或許就是,裁員、降薪!
地產回暖?不見得,可工資涼了是事實。
據可研智庫統計,受市場深度調整影響,2022年,百強房企業績呈現不同程度下滑,以銷售面積為例,降幅接近60%,而員工人數、企業總人工成本等管理因素的調整幅度分別為28.88%和41.32%。
投資拓展、開發報建、工程管理、設計管理等業務職能大幅縮減人員比例,投資拓展職能減員比例最高達到35%以上,融資管理、成本管理等資金運作職能人員占比有5%-10%的增加。
可研智庫通過行業調研及大數據分析,在2019年測算出地產開發相關從業人員(不含置業顧問人員)約210萬人。但2022年受市場波動影響,地產開發相關從業人員預計下降至170萬人,這將導致地產開發上下游產業減少約600萬個崗位,影響全產業鏈1500-2000萬人。
2022年85%的百強房企采取人員精簡策略,員工綜合離職率大幅上升,達到近5年最高表現,央國資房企綜合離職率達到25.45%,民營房企綜合離職率提升更高達到28.75%。
也就是說,三年來,有約40萬人離開了地產行業。
這些數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
同時,在胡潤富豪榜上的房地產老板們,財富縮水的數量也是相當可觀。
《2022胡潤百富榜》顯示,2022年有293位企業家因為財富縮水落榜。其中,涉足房地產行業的最多,占比約14%。共計有41名地產老板消失在胡潤富豪榜。
回首過往,輝煌不再。
第一次發生前十之中無一位房地產企業家的情況,還是在2021年。也就是說,2022年的房地產行業依舊沒有恢復往日的輝煌。
往事不可追,時至今日房地產行業上榜人數占比正在持續下跌,曾經叱咤風云的房地產老板,如今漸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之中,而房地產高管的變動也是暗潮洶涌。
樂居財經昨日發布《2022年度房企高管變動一覽》,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共有411位房地產高管發生了職位變動。
從變動原因來看,辭任占大多數,共計117例變動,占比近28.5%;其次是調任,共66例,占變動總數的16%,其余為聘任、升任和跳槽。
2022年,多位地產老板辭任,退居幕后,將手中江山交予職業經理人打理,與此同時,奮斗多年的老一輩高管們也開始讓位年輕一代。如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正榮董事長歐宗榮、迪馬股份董事長羅韶穎、大唐地產董事長吳迪。
可以看到的是,房企越來越注重自家人才的培養和任用。企業也迎合時代需求,借此機會對自身的管理進行改革升級。
與房地產大量減員、地產老板開始辭職隱退相呼應的,是2022年消失的千億房企。
易居企業集團CEO、克而瑞信息集團董事長丁祖昱指出,2022年,房地產百強企業銷售業績下降超過40%;千億房企的數量銳減一半。2020年千億房企達到40家以上,2021年也保持在40家以上,2022年可能還不到20家。從千億房企的角度來說,也回到了5年前。
再怎么說,2022年,都注定是中國樓市慘淡的一年。
除了這些風流人物的人來人往以外,2022年的打工人,也是命途多舛。
而2023年的房地產,瘦身之勢還在繼續……
樂居財經
,贊1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