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股價較2022年初下跌!物業股能否觸底反彈?
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物管行業資本市場形成了新的格局。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物管作為近幾年增長速度最快的“第二增長曲線”,在2022年這一年迎來價值回歸。
變化最大的,莫過于資本市場表現。過去一年,物業股價和估值超跌觸底。
根據克而瑞物管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上市物企股價均值較年初整體下跌超過30%,61家上市物企僅有4家企業股價較年初或上市首日有所上漲。
伴隨著股價下跌,61家上市物企總市值均值下跌26%左右。
與此同時,物業股估值跌至歷史低位,并于2022年10月31日,估值降至歷史最低值,僅為8.44倍。
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物管行業資本市場形成了新的格局。
物業板塊與房地產板塊唇齒相依。
2021年以來,在宏觀經濟環境及房企信用風險暴露影響下,房地產板塊持續下挫,物業股也隨之下滑。
2022年,物業股持續下探。克而瑞物管數據顯示,61家上市物企股價均值由年初的9.61港元下跌至6.68港元,整體跌幅達30.47%。
截止2022年12月31日,61家上市物企股價較年初或上市首日上漲的物企只有4家,分別為德商產投服務、華潤萬象生活、萬物云和華發物業服務,其中德商產投服務較年初漲幅最高,為10.91%。
也就是說,2022年有超過9成的上市物企,股價均較年初或上市首日下跌。
截止2022年12月31日收盤,61家上市物企每股股價排在前三位的是萬物云、保利物業和華潤萬象生活。
物業股下挫,一方面擠去前期物業股價泡沫理性回歸,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房地產企業股價暴跌牽連。
為提振資本市場信心,物企發起了多輪自救,包括回購、分紅、股權激勵,11月份受房地產融資政策“三支箭”等政策提振,物業股才開始觸底反彈。
市值方面,截止2022年12月31日,61家上市物企總市值較年初上漲的只有8家,其中德商產投服務、華潤萬象生活和華發物業服務市值漲幅排在前三,漲幅均在15%以上。
61家上市物企中,仍有超八成物企市值較2022年年初縮水。
其中,碧桂園服務較2022年初縮水接近700億元,而正榮服務市值創最大跌幅達到了83.47%,此外有15家物企市值跌幅超過50%,年內新增的6家上市物企市值較上市首日均出現小幅下跌,跌幅均在10%左右。
如若剔除今年上市的6家上市物企以及市值增長的8家物企,47家上市物企年末市值較年初蒸發了1548億元。
2022年物業股暴跌,估值也出現大幅下挫,在經歷了歷史最低點以后,年末估值有所回調,但整體仍處于低位。
自2014年首家物企上市以來,物管行業在資本市場歷經價值初建、資本熱潮和理性回歸的三大代表性階段。
2021年可以說是物管行業轉折點,這一年房地產主業深度調整影響下,物業行業經歷快速回調,2021年初物業板塊PE均值集中分布在30-40倍,而到下半年估值開始掉頭下行,7月底物業板塊PE首次下滑至30倍以下,下半年PE均值較上半年縮水近四成。
進入2022年,物管行業估值并沒有迎來實質性改變,反而持續大幅下挫,并于10月31日,物業股估值降至歷史最低,僅為8.44倍。
好在2022年11月,房地產融資政策“三箭齊發”,加速房地產市場回暖,民營房企信用風險緩釋,這也成為重建行業信心和物業股估值修復的關鍵。11月1日以來,物業板塊PE已由8.74倍回升至10.94倍,物業股觸底反彈,將有望逐漸回升至合理的估值范圍。
整體而言,地產穩仍是物業股估值修復的關鍵。
物業股低迷表現,從側面壓制了物業企業上市的熱情,2022年只有3家物企遞表,6家成功上市,尚有6家物企在排隊中,目前來看,物企上市格局已基本形成,民企經歷了一段上市高光時期,未來央國企將成為物管行業上市主力,而資本市場也更加青睞高信用和穩定性強的央國企。
物業股估值修復關鍵還要穩地產,11月以來受地產板塊政策提振,物業股估值已出現觸底反彈跡象,后續隨著房地產行業企穩、行業獨立發展能力提升,抗風險性增強,物管行業將有望在隨后逐步回歸到行業合理的估值范圍。
不可否認的是,物管企業估值的整體修復,還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