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股份行與房企客戶打官司一年終和解 涉房不良貸款曾暴增6倍
反觀浙商銀行,繼2021年涉房不良貸款大增后,2022年上半年的房地產不良貸款仍在高速增長。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為了追回20多億巨額貸款,浙商銀行將北京國瑞和為貸款提供擔保的上市房企國瑞健康等一眾關聯公司及人員告上法庭。官司持續近一年,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和解。
四年前,浙商銀行和房企北京國瑞簽訂貸款合同,約定向后者發放二十多億元貸款。但隨著房地產行業遭遇雷潮,北京國瑞后續違約,未能按時還本付息。
大約一年前,為了追回這筆巨額貸款,浙商銀行將北京國瑞和為貸款提供擔保的上市房企國瑞健康等一眾關聯公司及人員告上法庭。官司持續近一年,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和解。
北京國瑞背靠的上市房企國瑞健康,去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大幅滑坡,收益總額一度由盈轉虧。
反觀浙商銀行,繼2021年涉房不良貸款大增后,2022年上半年的房地產不良貸款仍在高速增長。
20億借款糾紛迎協議和解
1月12日,全國性股份行之一的浙商銀行披露一則訴訟進展公告。公告顯示,浙商銀行北京分行近日收到北京金融法院的相關民事調解書,涉案當事人已自行和解并達成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調解書涉及的是浙商銀行北京分行與房企客戶北京國瑞興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國瑞)之間的借款糾紛,涉案金額達20.41億元。
國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下稱:國瑞健康)、汕頭花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汕頭花園)、自然人張章筍、阮文娟為北京國瑞的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故均被浙商銀行告上法庭,成為這場糾紛中的被告。
根據和解協議,北京國瑞要按雙方達成的還款計劃,向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償還相關貸款、利息、罰息、復利等各項費用。國瑞健康、汕頭花園、張章筍、阮文娟等對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同時,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對北京國瑞名下48套抵押房產處置后的價款按承貸比例(73%)享有優先受償權。如各被告未按和解協議約定償還任何一筆款項,浙商銀行有權對剩余未還債務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事實上,國瑞健康是原港股上市房企國瑞置業,其于去年6月更為現名。張章筍和阮文娟夫婦是公司執行董事,張章筍還是國瑞健康董事會主席兼公司總裁,也是國瑞健康的控股股東。
股權層層穿透后,北京國瑞及其大股東汕頭花園,均是上市公司國瑞健康旗下控股的孫、子公司。
違約房企經營業績大滑坡
追溯北京國瑞的這筆貸款,緣起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和北京銀行光明支行同北京國瑞于2019年1月簽訂的貸款合同,約定向對方發放29.7億元貸款。
其中,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初始承貸21.7億元,北京銀行光明支行初始承貸8億元。國瑞健康等一眾關聯公司及人員為貸款提供擔保。
2022年3月,因北京國瑞違約,沒有按約定還本付息,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宣布貸款提前到期,并將北京國瑞及一眾擔保人告上法庭追債,這場糾紛便由此引發。
違約事宜正好發生在2022年上半年區間,從國瑞健康后來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中也能找到端倪。
財報顯示,國瑞健康2022年上半年已簽約銷售額為23.04億元,同比大降67.12%;集團收入同比減少55.19%至29.46億元;集團綜合收益總額由上年同期的盈利3.71億元轉為虧損7.78億元。
一邊是收入及利潤的大幅滑坡,另一邊現金流的消耗也陡然增加,債務違約風險急劇攀升。
在現金狀況方面,國瑞健康2022年上半年的現金、受限制銀行存款及銀行結余為7.07億元,較上年末減少了24.4%;經營產生的凈現金流由上年同期的24.88億元,腰斬至2022年上半年的10.29億元,同比降幅高達58.6%。
債務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國瑞健康未償還的借款高達206.87億元,其中銀行借款為150.49億元。
可見,彼時欠浙商銀行的20.41億元借款,就占到了國瑞健康未還銀行借款的14%。
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暴增
浙商銀行首次披露與北京國瑞之間的借款糾紛是2022年4月份,彼時正值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季節。
從當時浙商銀行的公告得知,其對北京國瑞逾期的這筆貸款已計提了相應貸款損失準備,并稱不會對浙商銀行當期及后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2021年年報顯示,浙商銀行的信用減值損失為248.31億元,較上年增加了46.65億元,增幅為23.13%。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為119.94億元,較上年增加了21.17億元,增幅為21.43%。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年報中,房地產是浙商銀行對公貸款的第三大行業,貸款金額為1687.24億元,占總貸款的比例為12.52%。
而如果將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合起來看,二者的合計貸款占比為16.78%,超過了浙商銀行當時對公貸款的第一大行業。
眾所周知,近兩年房地產業正身處寒冬,行業違約事件頻發,北京國瑞僅僅是眾多違約房企中的一例。
2021年年報中,浙商銀行房地產的不良貸款金額由上年的1.46億元增長至10.52億元,同比大增621%。
與此同時,該行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率也從上年末的0.09%增長至0.62%,增長了589%。
進入2022年,房地產業依然是浙商銀行公司貸款的第三大來源。
截至2022年上半年,該行房地產貸款1781.5億元,占全行貸款的12.09%,占比在A股上市的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中位列第一。
同時,在去年經歷了大幅增長后,浙商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在2022年上半年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截至2022年6月末,浙商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再升至16.12億元,較年初增加5.6億元,增幅53%;不良貸款率也進一步增長到0.9%。
如今已步入2023年,隨著房地產行業在政策上暖風頻吹,浙商銀行的涉房貸款在資產質量上能否迎來改善,值得持續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