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校友做“法庭”直播生意,年入3.9億和新浪共享資本盛宴
二度沖刺IPO能成功嗎?
作者/劉欽文?編輯/武麗娟?來源/野馬財經
處對象嗎?旁聽庭審的那種。
相比逛畫展、公園等常規約會方式,網友們又開發出了新型約會方式:旁聽庭審。“只要走進法院,你就能切身體會我們這個時代的法制生活,感受正義鐵拳的洗禮,既聽了案子,又能學法,談戀愛約會同時也可以完善自我,間接維護社會穩定,沒有什么約會比這種方式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了。”網友小法表示。
新型約會方式更是得到了官方認可。《人民法院報》還整理了“最強法院約會攻略”,詳細介紹了到法院旁聽的步驟。各大法院紛紛歡迎旁聽。
圖源:微博
如果你不方便前往旁聽,現在還可以在網上直接觀看庭審直播。江蘇新視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視云”)就是一家為許多法院提供庭審直播服務的公司,現在正在沖刺深交所創業板。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新視云二次闖關創業板。新視云曾于2020年7月1日遞交上市申請,2021年7月上會通過。但2022年6月,新視云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撤回保薦,新視云被終止注冊。時隔半年后,再次沖擊資本市場。
市占率52%,年入3.88億
我國人民法院從組織體系來看可分為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法四級,同時設有鐵路、海事、知識產權等專門人民法院。截至2022年9月末,全國各級法院合計3498家。
隨著人民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的不斷提升,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數量正不斷上升。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制定的《司法公開示范法院標準》中明確要求,“每年選擇一定數量案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庭審直播。”
“庭審網絡直播,可以使網絡民眾和大眾傳播媒介了解司法活動的全過程,對司法活動進行監督,使法官、檢察官因有所顧忌而不敢為非,有助于防止司法不公的傾向。”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表示。
圖源:罐頭圖庫
但早期的庭審直播還是在各地電視頻道、紙媒網站或是省/市法院官方網站上進行,整體較為分散,對于受眾而言參與難度較大。直到2013年12月,中國法院網正式推出子網站“中國法院庭審直播網”。
彼時的新視云已經在江蘇、廣州、武漢等地幫助全國各地的法院開展了上百場庭審公開工作,還直播了在當時備受關注的“快播案”、“喬丹商標案”等案件。2016年7月,中國法院網與新視云合作,對“中國法院庭審直播網”進行升級擴容,擴展法院庭審直播技術實現和傳播的方式。
新視云就此成功打開市場,并牢牢占據了老大的市場地位。截至2022年9月末,新視云服務的法院在中國庭審公開網累計播放量為1699萬場,占中國庭審公開網播放總量的81.98%。已為全國2385家法院的27189間法庭提供庭審公開技術運營服務,占全國法庭總數的比例約為52.7%。在行業內排名第一。
為各級法院提供庭審公開服務也是筆不小的生意,共分為兩個部分。一為服務提供,二為設備銷售。2019年新視云服務提供的每庭單價為1萬元,設備價格為1.55萬元。
此外,新視云還將業務擴展到智慧法院的其他領域,例如為法院提供立案、調解、送達、庭審、判決、執行等全流程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逐漸形成了以庭審公開業務為主,智能法庭和其他智慧法院業務為輔的業務類型。
2019年-2021年、2022年1-9月,新視云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3億元、3.88億元和3.3億元,凈利潤1.14億元、1.3億元、1.5億元和1.15億元。
新浪持股29%,
關聯交易引深交所問詢
實際上,在新視云與中國法院網的合作中,中國法院網提出,希望庭審直播服務可以持續化融合知名互聯網新媒體(新浪法院頻道、微博)的傳播優勢,將中國庭審公開網打造成權威性與傳播力并重的新平臺,故希望引入新浪參與合作。
合作加深的同時,新浪還投資入股新視云。2016年3月,海南盈盛、海南弘新按照投前1.6億元估值對新視云進行增資。海南盈盛是Weibo控制的經營實體, 海南弘新系新浪控制的經營實體,兩者具有一致行動關系,分別持股18.18%、11.11%。合計持股29.29%,為新視云第二大股東。
一邊合作,一邊入股。雙方的關聯交易也成為深交所關注的重點。
2015年,新視云開始與微博合作。新浪提供法院頻道、微博等媒體平臺資源,并給新視云授權在已開通的各級法院官方微博中置入“司法公開”頁簽,為各級法院提供技術服務,進行庭審視頻直播的功能。
圖源:《招股書》
除微博頁簽外,新浪法院頻道也由新視云負責運營,雙方約定合作期間新浪法院頻道產生的廣告收入歸新視云所有。但司法媒體的特殊屬性并不適宜刊登商業廣告。合作至今,新視云未為任何第三方刊登商業廣告并收取費用。
運營新浪法院頻道的過程中,新視云還收到了一張罰單。2022年2月9日,新視云因未經許可轉載互聯網新聞信息,違反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被江蘇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處以3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不過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在運營過程中各自承擔相應費用,這也引起深交所問詢,要求說明新浪未向新視云收取費用是否合理,運營新浪法院頻道是否提升了新視云在法院信息化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應減少了銷售費用,是否存在關聯方利益輸送的情形等。
新視云表示,“因為司法頻道秉承的公益屬性,相關活動的關注度較低,點擊量較小,并未對公司業務開展構成重大影響,也不存在相應減少銷售費用的情形。報告期內各級法院客戶通過微博平臺進行庭審直播的播放量合計僅占中國庭審公開網播放量的5.1%,比重較小,新浪與新視云之間關于微博頁簽的合作具有商業實質,互惠互利,不存在利益輸送。”
三位校友借錢創業,
用分紅的錢還債
新視云的背后,是三位東南大學校友共同創業的故事。
2011年9月28日,張長昊、許棟、黃欣三人出資設立新視云。三人均于2003年畢業于東南大學。
畢業后,三人均進入南京網速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共同跳槽至南京騰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開始共同創業。《招股書》顯示,張長昊、許棟、黃欣、許戈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51.07%的股份,張長昊為實際控制人,擔任董事長、總經理。
實際上,許戈是新視云最早期的天使投資人,也是三人的“債主”。許戈2000年起開始自主創業,早年從事家具銷售行業,后轉向互聯網領域,業務涵蓋文化、娛樂、金融等方向。許戈創業多年,資金實力雄厚。
許戈與張長昊于2007年因業務合作相識,2011年張長昊創立新視云后,許戈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于2014年作為公司的天使投資人進行了早期投資。截至目前,許戈直接持股新視云19.44%。
2016年,張長昊、許棟、黃欣三人還向許戈借款對新視云進行增資,張長昊對其還款本息合計732萬元、許棟合計540萬元、黃欣合計80萬元。
除了張長昊、許棟、黃欣三人外,新視云的股東許宏偉、王卓異、周航濱、陳鍇、董學軍均于2017年12月向許戈進行過借款,金額均為50萬元左右,合計251萬元。
圖源:《招股書》
張天昊除了因增資借款外,還曾因擬購置房產向許戈借款600萬元。創業、買房均為借款,如何還款?《招股書》顯示,新視云2018年大額分紅8000萬元,張天昊、許棟所得主要用于償還許戈借款。
2018年分紅的同時,張天昊還向蔣敏、任振國借款共計3055萬元,用于受讓新視云股份,截至2021年7月,仍余2255萬元未還款。
圖源:《招股書》
最新《招股書》顯示,新視云2022年1-9月現金分紅1.2元,超過當期凈利潤1.15億元。但分紅資金去向并未說明。
“這種分紅金額遠超當年凈利潤的做法,實際上分配的是歷年累計未分配利潤中的一部分,說明原實際控制人與大股東不愿意與未來的潛在投資人共享既往經營積累而已。”IPG中國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
此次新視云上市,預計募資7億元,主要用于庭審公開、智能法庭、信息化與營銷網絡項目。如能成功上市,不僅有益于公司業務發展,三位創始人和新浪也將迎來一場資本盛宴。
你看過庭審直播嗎?對此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