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爆雷背后:潘石屹、王興緊急撇清,有知名藥企存款12億元
蝴蝶煽動翅膀,驚起風波如何平息?
作者/李海霞?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硅谷銀行(SIVB.O)破產事件席卷起一場金融“風暴”,一時間包攬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3月7日,硅谷銀行剛宣布已經連續第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榜單,次日晚則被傳以損失18億美元的代價折價出售220億美元的證券產品。
此消息引發市場擔憂,3月9日,硅谷銀行股價從267.83美元/股下跌至106.04美元/股,跌幅60%。同日,客戶從硅谷銀行提取420億美元,相當于銀行總存款1/4(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銀行總存款約為1754億美元)。
3月10日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下稱“FDIC”)發布了一份聲明,稱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宣布關閉美國硅谷銀行,并任命FDIC為破產管理人。
硅谷銀行在關閉時,作為接管人的FDIC需立即將硅谷銀行所有受保存款轉移到其創建的存款保險國家銀行。
大西洋彼岸的“風暴”波及國內,在硅谷銀行有現金存款的國內企業有何影響?國內企業能否順利拿回存款呢?
硅谷銀行破產,名人名企火速澄清
1983年成立的硅谷銀行,三位創始人中有兩位來自美國赫赫有名的富國銀行(WFC.N)。彼時,硅谷巨頭蘋果(AAPL.O)、思科(CSCO.O)等初露頭角。創始人眼光獨到,將硅谷銀行定位于為創新型企業提供貸款和金融服務,業務主要集中于科技、風險投資領域。這也讓硅谷銀行在美國銀行市場化環境下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
隨著硅谷成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產業區,硅谷銀行也在不斷壯大,高峰時該行在美國高科技初創企業投融資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50%。2022年底時,硅谷銀行總資產達到約2090億美元。
不過,成也科創,敗也科創。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對《北京商報》表示,硅谷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打上了科創金融的烙印。貨幣政策寬松時,科創企業融資相對容易,并將大量資金存入硅谷銀行。
楊海平進一步分析道,但隨著美聯儲激進加息的展開,科創企業融資不足,開始從硅谷銀行大量提現,這是流動性缺口形成的原因。為了填充流動性缺口,硅谷銀行不得不出售其資產組合,由于此時利率已經處于高位,資產出售形成了較大損失。此后,硅谷銀行向市場推出了再融資計劃。市場對其流動性不足的擔憂加劇,形成了更多存款提現和做空等行為,流動性危機爆發。
硅谷銀行危機的爆發引發市場對于境外上市公司、以及有境外業務企業的關注。目前,國內一些醫藥型、科技型企業在硅谷銀行開立賬戶的不在少數。
一方面,傳統藥企近年來開始向創新藥研發轉型,與此同時,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行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因此醫藥行業的境外融資需求也相應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國內藥企大力拓展海外市場,有境外開戶交易的需求。
對于境外上市公司,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境外上市公司以境外主體在交易所掛牌和融資的,融資所得自然就會暫存在境外賬戶,而硅谷銀行的服務和產品、營銷措施正好契合這些企業的需求,這些企業自然也就選擇把錢存在硅谷銀行。
除此之外,有一些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也會在境外開立賬戶。柏文喜表示,為支付方便,貿易公司會把一部分貿易款暫存在境外的賬戶,用于直接支付境外采購款,避免來回換匯,造成匯率和手續費損失。
在硅谷銀行宣布關閉次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表示,很多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企業在硅谷銀行擁有存款,正受到硅谷銀行關閉影響。
一時間,各大企業與名人紛紛撇清與硅谷銀行的關系。
美團(3690.HK)出來辟謠,稱網傳美圖王興發布的“硅谷銀行維權群”截圖不屬實,在回復問詢的投資者郵件中表示,美團沒有存款在硅谷銀行。
被傳血虧幾十億的潘石屹也在微博表示,我們從來沒有在硅谷銀行開過戶,從來沒有存過款。
此外,亞盛醫藥(6855.HK)、貝康醫療(2170.HK)、匯量科技(1860.HK)、歌禮制藥(1672.HK)、微創醫療(0853.HK)、兆科眼科(6622.HK)、康圣環球(9960.HK)等多家公司發布公告,表示未在硅谷銀行開設賬戶,與該行也沒有業務往來。
誰踩雷硅谷銀行?
全球化趨勢下,國內企業在硅谷銀行存儲現金的亦不少。
有些企業未披露具體金額,如康龍化成(3759.HK)、云頂新耀(1952.HK)、嘉和生物(6998.HK)、北海康成(1228.HK)等,表示僅有少量現金存在硅谷銀行。
也有些企業表示金額較小,不足百萬美元。比如諾亞控股(6686.HK)在硅谷銀行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不到100萬美元,約占其總額的0.2%;基石藥業(2616.HK)在硅谷銀行賬戶超出FDIC承保金額的部分低于60萬美元,且占其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總額低于0.5%;加科思(1167.HK)在硅谷銀行的現金存款余額不足40萬美元,約占總現金及銀行結余的0.2%。
另外,九安醫療(002432.SZ)3月13日發布公告稱,在硅谷銀行的存款金額現金類資產及金融資產總額的約5%。次日,九安醫療稱在硅谷銀行的存款已可以全額使用。
不過,也有企業涉及金額較大。比如,堃博醫療(2216.HK)公告稱,截至3月10日,該公司在硅谷銀行有約1180萬美元存款(折合人民幣為8149萬元),占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6.5%。堃博醫療表示,該公司現金及資產配置較為多元化,并委托大型金融機構為其提供商業銀行服務,硅谷銀行事件對公司的經營計劃及現金生命周期影響甚微。
此外,百濟神州所涉金額上億。據公告顯示,其在硅谷銀行持有的未投保現金存款約占最近報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和短期投資總額45億美元的3.9%,約合1.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12億元)。同時百濟神州表示,硅谷銀行的近期事態發展不會對公司運營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未投保現金存款,百濟神州稱FDIC將在2023年3月13日起一周之內向未投保儲戶支付預付股息,且未投保儲戶將收到其未投保資金剩余金額的接管證書。
來源:百濟神州公告
一般而言,對于未投保險金的存款,銀行破產后按順序清償。“在清償順序上,先是儲戶們的存款,然后是銀行的債主,最后才是股東。”見證過美國中小銀行的破產重整潮的融360聯合創始人、CEO葉大清對騰訊新聞旗下欄目“棱鏡”表示。
柏文喜稱,國內、國外銀行存款保證制度都以存款保險為主,后者的保額更高一些。從目前聯邦政府和美聯儲的應對措施來看,硅谷銀行被接管或破產后,這些企業的存款是能夠全部挽回的。
3月14日,硅谷銀行新CEO表示,公司照常營業并開展業務,存款人可以全額支取資金,新的和現有存款都受到保護。這也給廣大的儲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據“新浪科技”報道,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硅谷銀行網點外面已沒有人排隊。矗立于早春寒風中的硅谷銀行似乎風波已過。不過,硅谷銀行倒閉一案,將作為濃厚的一筆計入金融史冊,以警醒后人。
對于硅谷銀行破產倒閉,你有什么想聊的?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