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揭開1.9萬億負債“底褲” 許家印:最好再借我3000億
該來的總是會來,備受關注的恒大終于揭曉了有關境外債務的重組方案,恒大又要發債了。
出品|達摩財經
3月22日深夜,中國恒大(03333)發布關于境外債務重組的內幕消息,恒大將發行新的債券對原債券進行置換,新債券年限4至12年、年息2%至7.5%,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開始付息、付本金的0.5%。
如果恒大本次境外債務能夠成功重組,也就解除了香港法院判令其清盤的風險。
恒大不僅在公告中明確了債務重組細則,集團的資產狀況、負債狀況、以及旗下物業和新能源汽車的業務狀況也一并同這份方案公之于眾:
總資產1.699萬億元的恒大早已資不抵債;
境內外有息債務和或有債務總額高達7537億元;
本次發行的新債券最長票據期限長達12年;
新債券轉換為恒大股票價格只有股價的35%;
如果清盤,債權人預計回收率最低僅有2.05%;
恒大還需要3000億元的額外融資……
該份公告長達201頁。
“753700000000”
這是恒大首次公布集團詳細的債務情況。
目前恒大的境內有息債務為4181.12億元,或有債務為1948.66億元,境內總債務達到6129.78億元。
境內債權人也紛紛對恒大采取了法律行動。截至目前,恒大僅標的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未決訴訟案件數量超過789件,標的金額總額達到3313億元,未決仲裁案件數量超過43件,標的金額總額達到322億元。
與高額的境內債務比起來,境外債務簡直是九牛一毛。
恒大目前的境外債務總共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中國恒大發行的本金總額為139.225億美元的美元高級擔保票據,另一部分是景程有限公司發行的本金總額為52.26億美元的美元優先票據。境外債務總額約為1407億元。
恒大所有的境內境外債務加起來達到了驚人的7537億元。
“2.05%”
恒大此次債務重組方案主要對象是境外債權人,就方案細則來看,多少也有些“霸王條款”的意味。
本次恒大將通過發行新的債券對原債券進行置換,新債券年限4至12年、年息2%至7.5%。而且前三年恒大將不付利息,第四年初開始付息、為本金的0.5%。
境外債權人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案:
第一種,協議安排債權人可以按其可獲償金額1:1的轉換比率獲得將由中國恒大發行的新票據,新票據期限為10–12年,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償還。
這也就意味著境外債權人如果以新債置換舊債,至少還要多等3年。
第二種方案是,協議安排債權人可以選擇將其可獲償金額轉換為:一,期限為5-9年的將由中國恒大發行的新票據;二,由五筆與恒大物業、恒大新能源汽車或中國恒大上市股票掛鉤的股權掛鉤票據構成的組合,掛鉤方式包括由其擔保、掛鉤、可強制交換或可強制轉換對應股票;三,上述兩者的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恒大上市股票的強制可轉換債券其固定轉換價為每股0.5775港幣,即恒大最后交易價的35%。
當然,債權人也可以等待恒大進行清算,恒大清盤呈請的聆訊已押后至2023年7月31日,預估回收的金額只有97.28億元,預計回收率最低僅有2.05%。
恒大也“誠懇”表示,預估回收率的實現可能會受到不可預見的事件和基本假設能否實現的影響。因此,實際回收率可能與列示的預估回收率存在重大差異。
“199000000000”
恒大究竟還剩多少錢?
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全部總資產加起來金額為1.699萬億元,但是總負債已經達到1.898萬億元。也就是說即使恒大把所有的家當全部用來還債,最后還有1990億元的債務無法進行償還,債臺高筑的恒大早就已經資不抵債了。
恒大的現金流也所剩無幾,根據恒大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顯示,恒大的合并現金余額(不包括上市子公司,恒大物業和恒大新能源汽車及其各自的子公司)約為534.22億元。
在目前的現金余額中,有520.82億元為受限現金,非受限現金僅有13.41億元。
恒大還表示,由于流動資金緊張,恒大新能源汽車已采取措施削減成本。在沒有新流動性注入的情況下,恒大新能源汽車也將面臨停產風險。
“300000000000”
在債務重組方案中,恒大再次獅子大開口,提出了3000億元的額外融資。
恒大表示,未來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務是“保交樓”,并會努力保持“復工復產”維持有序運營,預計需要額外2500億元至3000億元的融資。期間現有項目的無杠桿自由現金流將主要用于償還續建所需的新增融資,對于公司的無抵押擔保債務償還能力較弱。
按恒大預計,從第4年開始,公司能基本恢復正常經營,無杠桿自由現金流預計將逐步增加。預計2026年至2036年年均可實現無杠桿自由現金流約1100億元至150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現金流恒大仍未考慮償還項目存量債務。
恒大同時也發布了“良心”提醒,公司境內大部分項目面臨債務違約和訴訟風險,將會對公司未來造成額外現金流損失以及對項目正常開發進度造成阻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