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地鐵里的城市密碼
哪兒將零跑未來十年?
來源/地產知識橘
1
是的,今天我們來聊聊地鐵規劃。
如果說路網是一個城市的血脈,那地鐵就是隱藏在土地肌理之下的筋骨,延伸到哪里,就撐開了哪里的城市空間,日夜不停地輸送著崛起所必備的養分——
源源不斷的人流、隨人流集聚的各類配套,以及足夠的關注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讀懂地鐵,就是讀懂了城市內部的人口空間格局和財富的流轉。
還是以廣州為例吧。
廣州地鐵的路網從哪兒開始生長?
路網最密集的區域是怎么遷徙的?
線路增長最快的片區是哪個?
而未來,哪些區域會成為下一個“地鐵大戶”,坐上發展的快車?
我們花了好幾天時間,在橫跨三十年時間的地鐵線路和規劃圖中,找出了人口遷徙和區域擴張的密碼。
2
先說說越秀區。
遙想上世紀90年代,越秀區絕對是廣州捧在心尖上的孩子。
最早的地鐵1號線、2號線,都徑直穿過了這千年繁盛之地,唯一的地鐵換乘站公園前,正處于越秀區的中心地帶。
相信很多廣州80、90后的懵懂青春,是從公園前的動漫星城開始的。
同一時期,環市東CBD風光無兩,寫字樓、高端酒店和領事館區錯落排布,夾著公文包的城市精英接踵而至。
但昔日的天之驕子終究是沒落了。
我們對比發現,近十年,伴隨著老城區的日漸飽和和CBD中心轉移,越秀區新增的地鐵線路屈指可數。
2010年,越秀區的地鐵線網數量是3條,十三年后的今天,是4條——
增長率只有33%,比花都、從化這些郊區板塊還要低,在全市范圍內的確是倒數的存在了。
但廣州地鐵近年來肉眼可見地大搞擴張,那么,這些新開通的線路都跑哪里去了呢?
答案是:
東部。
3
讓我們看看黃埔區。
亞運會開幕的時候,黃埔全區就只有一條地鐵線。
但截至目前,已經開通的線路已經增加到了5條——
5號線、6號線、13號線、14號線、21號線。(不包括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
比起十年前,增長率400%,高居全廣州各區的TOP1。
這些線路不但加強了老黃埔和市中心的聯結,就連科學城、知識城這些過往大家眼中比較郊區的板塊,都一一被串聯起來了。
產業的崛起和路網的完善,帶動了千萬新廣州人用腳投票,也催化了前兩年轟轟烈烈的東部樓市行情。
市場最火的時候,老黃埔和科學城被全國買家圍獵,新房一路喊到6萬+/平,3成首付都達不到樓盤銷售的通知門檻,起碼要備到5成以上首付才行。
4
那么,放眼未來,廣州哪些片區的地鐵會有最快的發展呢?
我們統計了一下,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南沙和花都。
目前,南沙只有兩條地鐵線,一條是從萬勝圍出發到南沙客運港結束的4號線,一條是聯結珠江新城與橫瀝金融島的高速地鐵18號線。
但到2035年,南沙的地鐵版圖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看起來十分稠密對不對。
不僅內部線路增加,區內的人流量活躍度可以大大提升。
而且,預留了很多的跨市地鐵接入口,可以延伸至其他大灣區城市。
往西看,將來會有3個與佛山的地鐵接口;
往南看,有1個通至中山、珠海的接口;
往東看,地鐵22號線也將直接聯通深圳和東莞。
就更不用說有無數的高鐵線、城際線在這片土地上奔跑前行了,基本上吧,南沙,就是一個妥妥的大灣區十字路口。
灣區的各個城市將在南沙相接,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逐漸變成一座城。
不過,有一點得強調一下——
未來的南沙與廣州市區之間的增量地鐵線并不多,十幾年后,能通往核心區的地鐵還是只有18號線和4號線。
哦,還有一條4號線復線,聯結蕉門和琶洲,是高速地鐵,可以方便這兩個站點之間點對點的通勤。
所以,如果上班地點在市中心,但是不在琶洲和珠江新城,還希望在南沙買房定居的的小伙伴們,得做一下通勤的心理預期管理了。
花都也比較有意思。
花都之所以會錄得快速增長,首先是因為基礎實在薄弱,其次,是因為擁有廣州北站和白云機場兩大交通樞紐。
現在穿過花都的3號線,就是市區與白云機場的聯結線。
未來,花都的線路會達到8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橫向聯結廣州北站和白云機場的線路。
不過,隨著南北向跨城高速地鐵18號線的拉通,花都與市中心之間的通勤時間也會進一步縮短。
屆時,在18號線花都的站點附近居住,是有希望在珠江新城、天河北這些就業中心上班的。
5
我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荔灣的價值,被低估了。
作為老城市中心的小透明,荔灣地處廣州最西邊,遠離東拓南進的城市發展軸,多年以來,一直承受著產業的凋落、人口的流失和城市面貌老去的痛苦。
直到近兩年,沿江商業體逐漸崛起,才勉強挽尊了一把。
但我們發現,如果未來的地鐵路網規劃能夠兌現,這個區域的未來可能會迎來新的轉機。
從整個廣州規劃來看,未來十年,東西向線路十分稠密,通達性更好了。
而具體到荔灣,我們粗略算了一下,除了已有的線路以外,以后還有10號線、25號線和28號線,從這里去體育西、金融城、琶洲等CBD中心區都有線路直達,單程時間都不會超過1小時。
而荔灣的另一邊,是佛山。
作為廣佛同城的排頭兵,荔灣通往佛山的地鐵接口也有5個之多。
所以,一邊是通往核心商務區更便捷了,另一邊,又手握與佛山之間的多個通道,只能說未來荔灣,人流很大,可以想象的空間也很大。
6
縱觀全局,到了2035年,廣州地鐵線路最密集的區域,扎堆在廣州新中軸線、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魚珠一帶。
看這整齊劃一、教科書般的田字型分布格局,以及珠江兩岸發達的地鐵線——
如果再加上多條逐步兌現的過江隧道,核心區的交通路網會更加震撼。
隨著規劃中的寫字樓拔地而起,嶄新的高端商務區逐漸成型,一江兩岸的城市天際線會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當然了,如果具體到買房上,還要提醒幾句。
規劃很重要,但是兌現是需要等待的。
如果你想要自住,需要確定性更強的環境,大可以選擇一個有成熟配套,已經有開通或者在建地鐵線的小區。
只有在更追求房屋的流動性,或者投資屬性更強,打算將房產作為長期資產配置的時候,才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地鐵線路的中遠期規劃,以及區域的發展前景上。
畢竟,保值升值很重要,但活在當下,更重要。
PS,在后臺留言“地鐵”,獲取2035年廣州地鐵的規劃圖哦。
以上為正文,來自局姐團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