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格力回應董明珠被凍結4億
前一天,格力電器股價大跌,盤中直逼跌停。格力電器究竟怎么了?
來源/易簡財經
5月5日上午,董明珠被曝,持有格力電器的1150萬股股權被凍結,引起廣泛關注。而就在剛剛,格力電器將“凍結”,更正為“質押”。
前一天,格力電器股價大跌,盤中直逼跌停。格力電器究竟怎么了?
股份質押,是何原因?
格力更改后的一季報顯示,董明珠持有的1150萬股股份處于質押狀態。
來源:格力財報
而截至一季報末,其持股為4448.85萬股,持股比例為0.79%。簡單計算下,董明珠持有的格力股份,約有1/4被質押。
以格力電器5月5日收盤的1979億元市值計算,董明珠被質押的股份市值近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電器的2022年年度報告和一季度報告都是在4月末發布。而據2022年年報,截至2022年年末,董明珠持有的股份未遭到任何質押。
也就是說,董明珠持有的部分股份遭到質押是今年一季度內發生的事情。
而在此事被熱議前一天,格力股價出現了罕見逼近跌停,上一次還是2020年2月。
5月4日,格力電器開盤跌幅達到5%,低開低走,收盤報35.42元/股,跌幅9.96%。
投資者吐槽稱:“收盤時比跌停板的價格高了一分錢,但是,這一分錢的尊嚴,不要也罷?!?/span>
一位華南券商分析師指出,從基本面和消息層面來看,這或歸因于格力電器業績徘徊不前、分紅方案不及預期,以及董明珠股權被“凍結”等。
另有業內人士對易簡財經表示,格力電器股價大跌與其業績預期密不可分,但與股權質押的關系不大,至于被質押的原因,或與董明珠此前個人“出資”23.4億元,拿下了珠海銀隆17.46%的股權有關。
分紅持續減少,不及預期
4月28日,格力發布了2022年財報。其中顯示,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元(含稅),預計共計派發現金股利56.14億元。
2022年中期,格力電器有過一次分紅,派發現金56.14億元。若年度派發順利,兩次合計分紅約112.28億元。
據此計算,格力2022年整體現金分紅率達45.5%,較2021年72%的占比有所下降。
2020-2021年,格力電器的分紅額度,分別為226.75億元、166.1億元,再加上去年的56.14億元??梢哉f,近3年來格力分紅的力度持續減弱。
穩定的現金分紅是長期投資者心頭好,格力此次分紅不及預期,也難怪投資者用腳投票。
在分紅方面,格力其實相當聞名,出手大方。Wind數據顯示,自1996年上市至今,格力電器累計現金分紅1065.42億元。
董明珠也因此大為驕傲。2016年時,其因收購銀隆引起部分投資者不滿,因為低價增發實現收購攤薄了股東利潤。
彼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大發雷霆,以高分紅回懟道:“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沒不過分。你看看是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能把我怎么樣?”
果然,2017年,董明珠以進軍芯片市場為由沒有分紅。
當2021年格力的分紅金額刷新歷史記錄時,董明珠則表示,只要盈利,當年的利潤就應該拿出來一部分給投資者分紅,不希望股價高起高落。沒想到,現在投資者并不買單。
業績增長放緩,遭經銷商背刺
實際上,引發投資者情緒的還有格力業績的停滯。
2022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901.51億元,同比增長0.2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45.07億元,同比增長6.26%。
對比同行,其收入均低于海爾的2435億元,美的的3457億元,凈利潤則介于兩者之間。
具體看主營業務,格力第一大收入來源為空調,去年收入1348.6億元,同比增長2.39%。同期同一業務,海爾營業收入400.6億元,美的收入962.6億元,同比均增長超6%,高于格力電器。
來源:格力財報
在2023年第一季度,格力的營收354.56億元,同比微增0.56%;實現凈利潤41.09億元,同比增長2.65%。與兩家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兩項指標增速“墊底”。
業績遇坎,格力還遭到的經銷商的“背刺”。格力電器曾靠擁有龐大經銷商體系,穩坐空調行業第一的寶座。但2019年,其進行渠道改革,將重心移到線上,董明珠也不惜出面直播。
線上線下利益沖突,經銷商們開始出走,連多年掌管格力河北經銷商網絡的徐自發都退出了格力,轉向了飛利浦。
去年6月,格力的第三大股東京?;ヂ摼W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減持,背后的持股人就包括河北、重慶、浙江、河南等地的經銷商。
財報顯示,格力正在加速線下到線上模式的變遷,據奧維數據,2022 年格力線上份額提升至 28.9%。但占比不過半,短時間或會影響格力電器銷量。
在此情況下,格力電器的子公司也深陷麻煩,格力鈦去年凈虧損19億元!
來源:格力財報
這家公司就是珠海銀隆,是造新能源車的,于2021年底改名格力鈦。
2016年,格力電器公告稱要花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但此舉被股東反對后,董明珠個人累計出資23.4億元,拿下珠海銀隆17.46%的股權。
2018年,格力電器又以18.28億元,拍下珠海銀隆30.47%的股權。
按照年底格力鈦去年底237億的凈資產計算,董明珠和格力電器虧掉了超37個億。這也導致股民怨聲載道,董明珠的一意孤行造成虧損黑洞。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時,包括陽光保險在內的8家企業,對格力鈦增資高達21.1億元,約定了“業績對賭”。后來格力鈦業績不達標,以至于格力鈦新能源被起訴。
結語
股權質押、業績增長乏力、子公司嚴重虧損,董明珠年近70歲,沒想到還要“渡劫”。
不可否認的是,格力的空調業務,依舊是行業“頂流”,但董明珠的投資眼光,顯然并不優異。如今,在主業務市場環境承壓,第二增長曲線發展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恐怕格力電器還得繼續在資本市場中碰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