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田老板娘自曝“家丑”,2個月前剛剛宣布“借殼”ST聯合上市
第二個娃哈哈、第二個宗慶后?
作者 | 高巖 伍玥?編輯丨高遠山?來源 | 野馬財經
“我老公和宗慶后一樣,都是賣水的,賣水的可掙錢了,都是好幾個老婆,好幾個孩子。”江西潤田礦泉水老板娘魏苗苗在社交媒體上的視頻直播中突然曝出“猛料”,稱老公黃安根有過四段婚姻,生了5個孩子,其中自己生了2個。還有條置頂視頻,標題是“1989年的我嫁給1963年的他,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奉陪到底。”
這位網名“暴躁十億姐”的潤田老板第四任妻子親自傳授“富婆生存法則”:如果丈夫出軌,就讓他在深圳買套房補償,且必須登記在母親名下;聲稱自己想法傳統,堅決不離婚,字典里只有喪偶、沒有離婚,要讓女兒繼承事業。
魏苗苗還表示:“男人只有掛在墻上那一天才會老實”。她甚至將丈夫的影響力轉化為流量,在社交平臺為自家品牌帶貨。這種“家丑外揚”的營銷策略效果驚人。她的視頻幾天內播放量突破千萬,讓原本偏居江西的區域品牌潤田礦泉水瞬間成為全國焦點。
當全國網友還在消化這些勁爆言論時,潤田礦泉水老板娘魏苗苗已經和她老公一起分享資本市場的勝利果實了——2個月前,江西潤田實業剛剛宣布借殼ST聯合(600358.SH)上市,結束了長達十余年的IPO長跑。
魏苗苗的抖音簡介也提到“江西潤田上市公司創始人老板娘,兩個女兒的媽媽,家中還有兩家準上市企業深圳秦沃與深圳漢朔建元”。
潤田礦泉水借的是“江西旅游第一股”國旅聯合的殼。兩家公司都是江西國資委旗下國有企業。
實際上,賣水生意的暴利早已成就多位中國首富。從宗慶后到鐘睒睒,再到潤田老板黃安根,根據自媒體食品內參披露的合同來看,今麥郎給娃哈哈代工一瓶水的成本僅為0.178元。貼上標簽就能賣到1元甚至更高。
宗慶后和娃哈哈“二號人物”杜建英生育的3個非婚生子女在香港和杭州兩地,打官司和宗馥莉爭產的事情曝光之后,公眾才發現,賣水的老板們竟然在現代社會過上了妻妾成群、兒女爭產的“封建”生活。
十年IPO未果
潤田借殼上市
今年5月14日晚,ST聯合(原名“國旅聯合”)公告稱,擬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江西潤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潤田實業”)部分或全部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二級市場對此次重組或已提前反應,當天,ST聯合股價漲停,收盤報收4.73元/股,總市值24億元。截至7月21日,ST聯合報收于6.13元/股,較開盤下跌1.45%,總市值30.95億元。
據ST聯合公告,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交易對方包括江西邁通健康飲品開發有限公司及江西潤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江西邁通的控股股東與ST聯合的大股東同為江西省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西旅游”),因此構成關聯交易。目前交易方式尚未確定。
天眼查顯示,潤田實業共有江西邁通、潤田投資、金開資本三家股東,分別持股51%、24.7%、24.3%。
潤田實業是一家在包裝飲用水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主要從事純凈水和礦泉水的生產與銷售,“潤田翠”系列天然礦泉水是該公司的核心產品。
作為一家位于江西南昌的區域性飲用水企業,潤田早在10多年前就有上市的打算,但資本化之路經歷幾許波折。
2023年,潤田實業擬申請在上交所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中信證券為輔導券商,并完成了對公司的二期上市輔導工作。據輔導情況報告,中信證券在輔導過程中發現潤田存在股權架構及同業競爭問題。
另據媒體報道,早在2007年,潤田獲得軟銀賽富(SAIF)2億元A輪融資,潤田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已聘請上市保薦人并計劃在2009年上半年申報材料。此外,在南昌市政府印發的《2008年第一批擬上市企業認定名單》中,也有潤田的身影。
圖源:罐頭圖庫
而“殼方”國旅聯合成立于1998年,2000年9月22日登陸上交所。今年3月份,一紙行政處罰書讓國旅聯合戴帽。監管查明國旅聯合信披違規時間跨度長達四年,其財務造假行為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1月,但遲至2023年12月才披露相關信息。
具體來看,2019年,國旅聯合將一筆642.43萬元的業績補償款錯誤地計入了2020年的財報,導致2019年少計資產和利潤,而2020年則多計了相同金額的資產和利潤,這一行為占2020年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5.86%。
由于上述違規行為,國旅聯合股票于3月18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國旅聯合”變更為“ST聯合”。
在5月14日晚間重組公告發布的當天下午,ST聯合便在停牌前漲停,引發了市場對重組消息提前泄露的質疑。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目前關于此事尚未引發監管調查。
圖源:股吧
有投資者對雙方合作表示看好,認為“潤田水還可以的!此股以后必然大漲!”、“st聯合將成為新重組規則下的標桿。”
潤田能解ST聯合之渴嗎?
說到江西的特產,除了瓷器,不能不提潤田礦泉水。
1994年,潤田實業還只是個占地2萬平方米的小生產基地。但如今潤田已經成為真正的江西飲用水第一品牌。在官網中,公司自稱在全國擁有10大包裝飲用水生產基地,建立了覆蓋全國22個省級行政區的經銷銷售網絡。
這款礦泉水在江西可謂家喻戶曉,目前,潤田也已經開始嘗試通過線上銷售渠道進入外地市場。
而“殼方”國旅聯合原是一家以旅游業務為主的上市企業,后轉讓旅游資產轉型廣告營銷和互聯網泛娛樂行業,曾先后由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當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
2004年之后,國旅聯合的扣非凈利潤持續呈現下滑趨勢,且均為負值。隨后2006年到2015年,國旅聯合走上了甩賣資產、變更控股權的保殼之路。
圖源:罐頭圖庫
2017年,國旅聯合甩賣湯山溫泉資產后,轉向投資體育競技、互聯網營銷和消費金融等領域;2019年,當代資管在入主國旅聯合五年后選擇退出,由江西旅游集團接手其股份,成為國旅聯合的控股股東。
多年來,國旅聯合雖然多次嘗試轉型,主營業務從最初的旅游代理擴展到溫泉酒店、演藝、體育、體彩以及互聯網營銷等多個領域,然而,其業績始終未能有所改善。
2022年至2024年,國旅聯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65億元、5.43億元、3.6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7億元、-0.13億元、-0.64億元。2025年一季度,業績再度下滑,營業收入為0.87億元,同比下滑29.16%;歸母凈虧損0.09億元,同比擴大94.98%。
國旅聯合十分看好此次資產注入,其在公告中表示,潤田實業是行業排名前列的純凈水和礦泉水廠商,盈利情況較好。
有樂觀的投資者表示,無論是重組還是重整,能引進優質的企業和優質的投資人,對處于困境的st來說都是一次新的價值重估。
然而,國內高端飲用水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在國產品牌陣營中,除百歲山外,怡寶、娃哈哈、今麥郎等知名企業相繼推出了各自的高端瓶裝水品牌,爭奪市場份額。其中,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是市場份額占比的前三名。作為上市企業的農夫山泉和怡寶2024年包裝水營收分別為159.52億元、121.24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對于潤田實業來說,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農夫山泉的凌厲攻勢,整個中國飲用水行業的競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小型品牌基本上沒有太大生存和增長的空間。潤田作為江西本土的一個水企,這幾年也是備受打壓,整體市占率也在不斷下滑,整體的經營情況也并不是很好。如果能曲線上市,對其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增加,以及護城河的建立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從長遠來看,還是不太樂觀。
家族企業的治理隱憂
潤田老板娘魏苗苗的言論,意外暴露了家族企業的治理隱患。與娃哈哈類似,雖然潤田也是國有控股,但是家族紛爭仍然會影響企業發展。
魏苗苗毫不掩飾地表示要將大女兒培養成“第二個宗馥莉”,相信復雜的家庭關系,也讓“豪門”兒女們從小就比普通孩子多了些斗爭經驗。
魏苗苗曾提到,丈夫黃安根可能會想把公司傳給唯一的兒子,但她已經做好準備要爭到底。“生女兒不等于沒機會,關鍵是要教會女兒怎么在豪門斗爭中站穩腳跟。”
魏苗苗在社交媒體上的“家丑外揚”,看起來格外詭異,足見家族內部利益之爭的激烈程度,也可以視為一種“公開的警告”。
這種未雨綢繆的爭奪戰準備,與當前娃哈哈集團的遺產糾紛如出一轍。在宗慶后去世不到一年內,三個非婚生子起訴宗馥莉爭奪資產的戲碼正在激烈上演。
家族企業治理問題可能成為潤田上市后的新挑戰。當老板娘在社交媒體公開自曝“家丑”,投資者不禁擔憂:這家借殼上市的企業未來是否會陷入無休止的家族內斗?背后的江西國資是否也會生出些許的隱憂,猶如如今的杭州國資。
魏苗苗在抖音上強調:“自己是潤田集團創始人唯一合法配偶”。這既是對外的主權宣示,也是對未來財產分配的主張。
資本市場向來不缺乏令人拍案驚奇的故事。當潤田礦泉水借殼ST聯合的公告發布時,市場沒有預料到,更大的戲劇性來自老板娘魏苗苗的直播間。
這位網名“暴躁十億姐”的老板娘將家族隱私轉化為流量密碼,從好處來說,讓一個區域品牌意外獲得全國網友的關注。資本與流量的聯姻,成為很多網紅公司新敘事方式,類似的比如曾經的張蘭、汪小菲與麻六記。
但隨著老板娘公開宣稱要將女兒培養成“第二個宗馥莉”,家族企業治理的隱憂已悄然浮現。飲料行業的競爭從未停歇,而家族內斗的陰影,可能比市場競爭更為殘酷。
一個近在眼前的案例是,在娃哈哈“豪門恩怨”爆發之前,宗馥莉未雨綢繆,今年以來關停18家工廠,其中包括宗繼昌、宗婕莉擔任董事的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宗繼昌擔任董事的南京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雙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等。而18家娃哈哈工廠的一線員工也成為了家族內亂的“埋單者”,處于轉崗、失業、維權三種狀態。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你喝過潤田礦泉水嗎?看好國旅聯合和潤田的牽手嗎?怎么看待潤田“老板娘”直播間自曝“老公”猛料一事?留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