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老將也留不住“短命”基!招商基金78只“迷你基”怎么辦?
業績是闖蕩基金江湖的通行證。
作者/李海霞?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公募基金市場進入萬字頭時代,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想要在一萬多只基金中脫穎而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則需要付出更多。相反,基金業績不佳,投資者離場,規模下降、產品面臨清盤等問題。
近日,頭部基金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基金”)旗下一只產品成立不到1年就終止運作。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又給市場存余基金帶來哪些警示?
成立不到1年就清盤,
兩名老將共管也無力挽回?
近日,招商品質領航混合發布了清算報告。該基金2022年5月11日成立,2023年4月18日,該基金合同終止,此時距離成立日,不滿一年,成為一只“短命”基。
成立時,招商品質領航混合資產規模為3億元。截至4月19日,該基金A類資產凈值203萬元,C類資產凈值269萬元。合并計算,該基金凈資產規模僅472萬元。
成立之初,管理該只產品的基金經理為郭銳,12天后增聘基金經理張西林。兩人均為招商基金老將。
來源:天天基金網
郭銳2007年入行,曾先后在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2011年加入招商基金,曾任首席行業研究員、助理基金經理。2012年7年升任基金經理,至今從業年限已超10年。
張西林曾在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任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高級分析師、資深高級分析師及現代服務業研究部副總監等職。2015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2017年4月任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超6年,目前還擔任了研究部副總監。
不過,兩位老將共管最終也未挽救招商品質領航混合免于清盤的局面。
據該基金年報披露,2022年一季度配置較多的行業為地產(含地產產業鏈)和煤炭,期間地產板塊還有一定比例增持;2022年5月初在醫藥和食品飲料行業增加倉位,不過在反彈幅度較大的新能源方向配置力度不夠;三季度增持的航空機場在四季度取得較好效果,不過半導體零部件和光伏設備在經歷短暫的上行之后,去年四季度表現不及預期,對以上兩個行業進行減持;四季度相對增持的行業為食品飲料和計算機,主要方向為醫療信息化和食品。
2023年一季度時,該產品增配較多的方向為消費、生產復蘇的醫藥、醫療IT和化工等方向,對于需求復蘇力度分歧較大的食品飲料領域進行減持。
除了2022年三季度外,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該產品業績均低于比較基準。投資者的收益未達預期,回撤基金份額,導致規模縮水,最終被清盤。
來源:天天基金網
實際上,老將郭銳今年管理的產品業績整體欠佳。截至2023年5月11日,郭銳所管8只產品今年全線為負,同類排名均位于后半部分。2020年6月成立的招商豐盈積極配置混合C,目前虧損幅度最大,成立至今虧損31.01%。
另一名基金經理張西林所管的3只產品,其業績同類排名處于中等水平。
尚有78只“迷你基”,如何避免清盤風險?
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12月,招商銀行(600036.SH)為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5%,招商證券(600999.SH)持股45%。
截至2023年一季度,招商基金管理規模為7937億元,在15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其中,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型基金是其主要產品,規模分別為2391億元和3373億元,此外,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規模分別為1022億元和1171億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招商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0.32%,低于滬深300的1.71%。
來源:Wind
今年來,除了招商品質領航混合外,招商基金還有4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包括招商創業板大盤ETF聯接、招商富時A-H50指數(LOF)、招商深證100ETF聯接、招商中證浙江100ETF清盤。
此外,據Wind數據顯示,招商基金還有78只產品(A、C類份額合并計算,下同)面臨清盤風險,占總數量(488只)的16%。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基金行業,優勝劣汰是必然結果。今年來,基金清盤也開啟了加速度。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分別有254只、233只產品清盤。截至2023年5月6日,今年已有94只產品清盤。
對于清盤原因,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池云飛對《中國基金報》表示,當前市場下,基金清盤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其一,基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二,監管層在不斷推動國內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三,投資者對基金投資的理解在不斷提高,加劇產品間的競爭,過剩的同質化產品在競爭中失利。
不過,基金清盤對于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也將產生不利影響,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除了降低基金管理規模和造成管理費損失之外,對其行業聲譽和職業聲望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基金清盤本是行業正常的優勝劣汰,包括不限于業績差,規模低,投入產出比較低等。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除了對《中國基金報》談及清盤原因外,同時表示,基金公司還是要復盤產品從設計之初到清盤,有多少是外部環境壓力,有多少是自身規劃運營問題。
柏文喜建議,避免基金清盤,除了要依法依規進行基金管理之外,還應該充分尊重基金章程的約定和以基金投資人利益為核心,努力提升投資效益和對投資人的持續回報,這才是基金管理的核心要義所在。
招商基金總經理徐勇表示,必須把首要目標放在如何更好滿足投資者的風險收益偏好和產品需求上,不追求在市場上的“曝光率”,著力提升在客戶心目中的“滿意率”。
各家基金公司你追我趕之時,投研團隊的實力和業績,是基金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你是否買過招商基金的產品,收益如何?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