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上廈大的“福建富豪”做吉利、上汽生意,又要上市了!
福建富豪陳氏家族的版圖有多大?
作者/劉欽文?編輯/李白玉?來源/野馬財經
汽車作為出行工具,不僅解放了雙腳,還擴大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半徑,加速了商品的運輸速度。
在汽車智能網聯化的進程中,以車輛為主體,依靠通信網絡互連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達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駕駛體驗等目標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車聯網,越來越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慧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慧翰股份”),一家為上汽集團、奇瑞、吉利、比亞迪、廣汽、理想、蔚來、寧德時代等提供車聯網解決方案的公司,不僅年入4億,還踏上了資本市場道路,正在深市創業板排隊。
慧翰股份背后,則是一個來自福建的富豪家族。除了汽車生意外,陳氏家族不僅開辦高校、做房地產,還涉及養老、礦業、生物醫療、基金等多個領域。
寧德時代、上汽為股東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正推動著汽車產業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每一根主枝干的上下游也隨之發生變革,車聯網便是其中產物之一。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可以劃分為感知、決策、執行、聯網、地圖、云端及后市場七個環節。慧翰股份處于產業鏈上的聯網環節。聯網環節主要指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車輛內部、車輛與車輛、車輛與基礎設施、車輛與行人、車輛與云端的信息交互,這也是車聯網的關鍵要素,與車聯網的發展相輔相成。
圖源:《招股書》
聯網環節需要的關鍵設備主要包括車端設備和路側設施,車端設備中的關鍵產品是車載通信模組,以及以TBOX為代表的車聯網智能終端,這也是慧翰股份的主要營收來源。2019年-2021年、2022年1-9月(下稱“報告期”),車聯網智能終端銷售金額占總體營收的58.62%、57.73%、65.27%和71.21%。
圖源:《招股書》
慧翰股份生產的車聯網智能終端產品,也被安裝到了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奇瑞、吉利、比亞迪、理想、蔚來、寧德時代、德賽西威等多家整車廠商和產業鏈龍頭企業。
慧翰股份對大客戶存在較為明顯的依賴,《招股書》顯示,其前五大客戶包括上汽集團、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寧德時代等,其中上汽集團常年占據慧翰股份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72%、43.4%、43.35%和44.93%。
寧德時代和上汽集團還參與投資了慧翰股份。
2022年2月14日,晨道投資、超興投資以每股20元的價格,分別認購慧翰股份189萬股股份和21萬股份,金額為3780萬元和420萬元,增資完成后,晨道投資成為第四大股東,持股3.59%。晨道投資中,出資比例29.4%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問鼎投資有限公司為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超興投資則是兩名自然人,分別為黃錕和吳岑。
愛企查顯示,慧翰股份2015年3月經歷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尚頎資本。尚頎資本為上汽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專注于泛汽車產業鏈投資,關注智能網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等領域。《招股書》顯示,上汽創投早期持股慧翰股份500萬股,持股10%。
圖源:愛企查
不過2021年7月,上汽創投與慧翰股份實際控制人陳國鷹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慧翰股份350萬股股份轉讓給陳國鷹。目前上汽創股持股比例降為2.85%,為第五大股東。
和弟媳公司存股權糾紛,被多次問詢成攔路虎?
上汽創投選擇減持,與慧翰股份的資本之路有關。
慧翰股份早在2020年4月就向科創板首次遞交了《招股書》,并且成功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但在被抽到現場檢查后,2021年2月,慧翰股份又主動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
圖源:罐頭圖庫
對于撤回原因,慧翰股份表示是由于前次申報時的收入和利潤規模均相對較小,發行人主動撤回了申請材料。現在業績規模及盈利水平較前次申報均有較大幅度提升,撤回原因已消除。
此次申報的報告期內,慧翰股份實現營收2.75億元、2.65億元、4.22億元和3.83億元,歸母凈利潤2518.27萬元、2719.42萬元、5919.64萬元和5751.54萬元。
前次申報時的報告期為2017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27億元、3.03億元、2.7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86.75萬元、890.66萬元、2518.27萬元。
無論如何,慧翰股份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后,原機構股東考慮收回投資成本并兌現收益。這其中便包括上汽創投。此次減持事件,還牽扯出了一起股權糾紛。
2021年和上汽創投一同減持的還有南方貝爾。上汽創投、南方貝爾與陳國鷹之間的股權轉讓時間相近,股份轉讓價格均為每股7元。僅過去半年,2022年2月,晨道投資、超興投資的入股價便上漲到每股20元。
南方貝爾的一名股東施獨秀認為,存在惡意串通,利用關聯交易低價轉讓南方貝爾持有的慧翰股份股權,因此上訴請求南方貝爾股權轉讓股東會決議不成立。愛企查顯示,南方貝爾共有4名股東,施獨秀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0%。
圖源:愛企查
轉讓股權議案中,謝蘇平及王慧星投贊成票、施獨秀及吳日賜投反對票,最終以70%的贊成票通過。
施獨秀之所以認為“利用關聯交易低價轉讓”,是因為四名股東和慧翰股份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第一大股東謝蘇平系實際控制人陳國鷹配偶林惠榕的弟媳,王慧星曾于2014年7 月至2015年5月、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擔任慧翰股份董事。
就連施獨秀本人也是慧翰股份前董事施林的父親,施林已于2016年8月辭任。吳日賜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擔任慧翰股份監事。
這起股權糾紛也被深交所多次問詢,要求說明相關股權糾紛事項是否對實際控制人股份權屬清晰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障礙。
“南方貝爾股權轉讓股東會審議程序合法合規,股份轉讓協議有效案已二審終審,法院確認股份轉讓協議合法有效。不構成本次發行上市障礙。”慧翰股份表示。
慧翰股份進一步解釋,“2021年,南方貝爾股權轉讓時的定價依據為參考評估報告評估值協商確定,對應的公司估值PE為19.44倍;2022年,慧翰股份增資時的價格系各方結合發行人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協商確定,參考了2021年未經審計的凈利潤,對應的公司估值PE為18.02倍。雖然定價依據不同,但估值市盈率基本相當,亦可以說明股權轉讓價格公允。”
福建富豪陳氏家族版圖
慧翰股份此次能否成功IPO還不得而知。背后的陳國鷹家族,已經擁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國脈科技(002093.SZ)。憑借國脈科技,陳國鷹以35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排在《2021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的第1901位。
陳國鷹的人生十分傳奇,其1963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縣凈峰鎮洋邊西埔村,1982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數學專業,以此計算,其15歲便考上了廈門大學。
畢業后,陳國鷹在福建省郵電規劃設計院任設計室主任、工程師。31歲,陳國鷹進入美國硅谷工作,6年后,選擇回國創業,于1996年創建國脈科技,主要為政府、電信、交通、醫療、教育、金融等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物聯網技術服務。
在陳國鷹的經營下,國脈科技200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截至2023年5月17日,國脈科技報收7.48元/股,總市值75.36億元。目前已經交與兒子陳維接班。
除了一家上市公司和一家IPO公司外,陳國鷹涉獵極廣,家族版圖深入福建當地的各行各業。如教育、房地產、養老、礦業、生物醫療、基金等。
首先,陳國鷹本人控制三家投資類公司和兩家生物科技類公司。陳國鷹通過國脈創投投資了一家福建省南平市閩寧鉭鈮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9%,該公司主要負責鉭鈮礦的采選和銷售。生物科技公司主要集中于提供全基因組測序、基因大數據分析、基因診斷、基因藥物研究、精準醫療等生命醫學大健康解決方案。
陳國鷹家族實際控制一家福建國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曾中標濱江花園項目,2021年9月已竣工,中標金額4.25億元。
圖源:企查查
陳國鷹家族還辦了一所高校——福州理工學院。校內開設本科專業31個,在校生9300余人。校園官網顯示,2023年收費標準為2650元-28500元/年之間,住宿費為1600元-2000元/生/學年之間。
圖源:福州理工學院官網
國脈科技和福州理工學院還共同設立了一家福建國脈養老產業有限公司,據國脈科技2022年12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國脈大學養老”項目已完成建設階段,目前相應的運營服務正在不斷推進中。
國脈科技與華福證券共同出資設立了興銀基金,國脈科技持股24%。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子公司管理資產規模1859億元,在基金子公司中位列第17位。2016年公募基金半年度排行榜中,公司債券型基金業績排名第九位。
此外,《回復函》顯示,陳國鷹、林惠榕還在福州擁有兩棟豪宅,面積均在2900平米左右,市場價在4600萬元左右,僅房產價值合計約為9337萬元。
圖源:《回復函》
對于陳氏家族的生意你怎么看?你開的什么車?車聯網服務體驗如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