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電子市值一月翻番,股東高管逢高套現,公司曾陷“操縱股價案”
上市4年多鮮為人知的這家江蘇宜興企業,從電子元器件跨界AI算力賽道后秒變“香餑餑”,就連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也擋不住股價暴漲,利通電子(603629)市值一個月迅速翻番。
作者|深水財經社 冰火
上市4年多鮮為人知的這家江蘇宜興企業,從電子元器件跨界AI算力賽道后秒變“香餑餑”,就連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也擋不住股價暴漲,利通電子(603629)市值一個月迅速翻番。
不過,對于曾卷入“葉飛舉報門”的利通電子,有投資者質疑公司放利好有配合“自家人”套現之嫌?
蹭上AI熱點,市值一個月火速翻番
利通電子是液晶電視金屬結構件與元器件制造的專業廠商,公司擁有年加工鋼材近10萬噸、液晶電視金屬背板年產超2500萬張以上的制造能力。客戶涵蓋海信、TCL、三星、小米、康佳、創維、夏普、京東方等全球頭部品牌,產能、產量與銷售均位居該領域第一位。
從經營業績來看,近4年雖然公司營收小幅增長,但下游價格戰,上游廠商利潤遭壓榨,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呈現持續走低趨勢,扣非凈利潤自2019年以來出現連續3年下滑。
利通電子對此向媒體解釋稱,以小米為代表的智能電視機廠商入場后,電視機終端市場價格大戰,從而導致公司產品售價下降。
2022年,面板產業觸底反彈,利通電子堅決貫徹大尺寸、高精密的產品路線,調整產品結構,實現量降價升,主要產品精密金屬結構件(含模具)銷量同比下降11.59%;平均單價93.26元,同比上升34.53%,公司扣非凈利潤也止住“三年降”,2022年同比增長7.35%。
利通電子近8年扣非凈利潤變動趨勢圖
眾所周知,電子元器件已陷入激烈的“紅海”,增收不增利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今年一季度,利通電子實現營收4.30億元,同比增長11.89%;而凈利潤僅0.15億元,同比下降13.70%。
如何從“紅海”跳入“藍海”?利通電子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跨界爆火的AI(人工智能)算力租賃市場。
算力對AI的重要性,就如同鋰礦對新能源車一樣。隨著AI飛速發展,行業對GPU需求強勁,AI訓練的算力需求每3~4個月便可翻番;這直接導致供應短缺,即使付錢搶到算力資源,還可能等待6個月以上。
算力短缺如何解決?華福證券研報指出,算力租賃有望成為大模型及行業應用算力供給的最優解。春江水暖鴨先知,A股市場算力租賃龍頭鴻博股份(002229)近5個月市值暴漲4.3倍。
6月1日晚間,利通電子發布公告,公司擬與世紀瓏騰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由世紀瓏騰在上海松江設立世紀利通,注冊資本5000萬元,主業為提供AI算力租賃服務。
世紀利通設立后,利通電子將對其增資4.5億元持股90%。而世紀瓏騰是560億市值的世紀華通(002602)旗下控股企業,控股比例63%。
與此同時,上交所對利通電子簽署框架協議相關投資事項發出監管工作函。
那么,問題來了:AI算力租賃賽道既然這么火,市值560億的世紀華通為何自己不加碼投資,而把這塊“大肥肉”拱手分給“小白”利通電子?
作為AI領域新入局者,利通電子在公告中坦承,本次投資涉及新業務領域,雖已初步可行性論證,但公司尚無相關業務經驗,人員儲備也不足,合作框架協議也不具有實質約束效力,最終實施存不確定性。不過,公司也強調這是基于長遠利益出發的慎重決策,為業務轉型和創新發展打造新的載體和平臺。
但狂熱的市場根本不理會潛在風險,利通電子股價一路狂飆。深水財經社觀察到,繼6月1日開始連續4個漲停,至6月14日,報收26.03元/股,盤中創出歷史新高,市值飆升至66.32億元,近一個月實現翻番。
利通電子今年以來股價走勢日K線圖
股東高管趁機減持,曾陷“葉飛舉報門”
可就在股價一飛沖天之際,大股東坐不住了:趕快賣!
6月6日晚間,利通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北京泰德圣于當日減持222.31萬股,減持價32.7元/股,合計套現近7300萬元。
來源:利通電子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泰德圣減持后,持股比例已從6.22%降至4.99%。這意味著,其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即使將剩余股份全部清倉也不需再發公告。
不僅如此,據此前公司公告,利通電子5名高管:副總經理施佶、楊冰和錢旭,監事會主席夏長征,運營中心總監石愛明,擬合計減持不超35.52萬股,減持期間為2月20日至8月18日。
據公司公告,6月2日和6日,施佶分別減持5萬股和3.7萬股,除楊冰已減持完畢,其余3人皆暫未減持。
“公司有放利好配合股東和高管減持之嫌?”有投資者發出質疑。而這并非空穴來風,利通電子曾卷入震驚A股的“葉飛舉報門”。
2021年5月,私募投資人葉飛“爆料”上市公司與操盤方合謀進行偽市值管理等情況;同年7月,證監會通報了操縱利通電子、中源家居股價案調查進展,史某等操縱團伙控制數十個賬戶,拉抬利通電子、中源家居股價,交易金額達30余億元,相關偵辦工作已全面展開。
不過,當時利通電子曾表示,公司和公司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葉飛爆料的股價操作案無任何關聯。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