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劫525天,恒大“升仙”
停牌歷經525天的中國恒大終于復牌了。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鄧如菲
8月28日開盤,中國恒大股價跌了近85%,報0.249港元,淪為“仙股”,總市值32.88億港元。
截至收盤,中國恒大依舊延續下跌趨勢,收跌78.79%,報0.35港元,總市值為46.22億港元。
此前,中國恒大于2022年3月21日起停牌,已超過17個月。
Wind數據顯示,中國恒大停牌時的股價為1.65港元/股,市值約為218億港元。按照相關規定,若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便有權將股份摘牌,雖然復牌后的股價大跌,但此次復牌終于將恒大從摘牌的邊緣拉了回來。
在中國恒大之前,“恒大系”的其他成員恒大汽車和恒大物業已經分別于2023年7月28日和8月3日恢復交易。至此,“恒大系”的所有成員已全部回歸資本市場。
恒大完成各項復牌指引要求的一個關鍵是補齊了財務報告。一個月前的7月17日,恒大在深業發布了一串天文數字,補發了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中國恒大在2021年、2022年度合計凈虧損金額達到8120億元,在過去兩年刷新了中國企業最高虧損記錄。具體來看,2021年凈虧損合計6862.2億元,其中歸屬公司股東的損益虧損4760.35億元,非控股權益虧損2101.84億元。2022年凈虧損合計1258.1億元,其中,歸屬公司股東的損益虧損1059.14億元,非控股權益虧損199億元。
另外,中國恒大也在8月27日發布了2023上半年業績,上半年收入為1281.8億元,毛利人民幣98億元,凈虧損合計人民幣392.5億元。
對于恒大物業134億元的質押擔保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的情況,中國恒大給出了進一步調查結果:在相關期間的董事中,許家印、夏海鈞和潘大榮三人能夠接觸并持有相關文件。與質押擔保安排有關的部分文件有許家印的簽署,但許家印表示簽署只是屬于一個流程,否認對質押擔保安排有所了解。
去年7月,中國恒大曾公告稱,因涉及恒大物業134億元存款質押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事項,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夏海鈞、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子公司恒大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柯鵬,已被要求辭任相關職務。
根據獨立調查結果,夏海鈞及柯鵬均已離職,潘大榮被調任至恒大旗下某公司擔任普通員工。因此董事會認為公司管理層的誠信不存在監管疑慮,已履行復牌指引要求。
而暴雷后的恒大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恒大在8月25日的公告中表示,其以最大力度積極推進保交樓工作,取得了包括各地政府、上下游企業、業主等在內多方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732個保交樓項目全面復工,2022年累計交樓30.1萬套。中國海南海花島文旅項目穩步運營,累計接待游客超760萬人次。
恒大目前的營運資金來源主要為各地政府提供的抒困資金借款、項目處置收入、存量的監管資金以及日常經營銷售收入等。
另外,前不久恒大汽車引入“戰投”紐頓集團,后者斥資5億美元認購恒大汽車超61.77億股,占恒大汽車擴大后的已發行總股本的27.5%。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向媒體表示,中國恒大在最后“截止日”進入到復牌的行列,從公司今年的動作來看,主要包括補發財務報告、引用美國破產保護法來解決境外債務問題、加強內部評估工作以促進合規經營、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入股來更好化解債務壓力。
他認為,恒大債務違約事件是本輪房地產調整中最大事件,本身事件需要有極大的教訓和反思。在全國房地產優化調整政策的重要時期,它的復牌對行業而言更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充分證明了行業正逐漸企穩和向好。
“恒大復牌代表了行業企穩復蘇的趨勢和動力,后續隨著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復蘇,各房企經營狀況將有持續改善的可能,相關財務狀況和資本市場指標也會有更好的表現。”嚴躍進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