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億醬油龍頭上半年營收凈利潤下滑,什么情況?
醬油龍頭海天味業日前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國聯證券分析師認為“二季度表現不及預期”。
文 | 楊萬里??編輯 | 德小強? 來源|德林社
醬油龍頭海天味業日前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國聯證券分析師認為“二季度表現不及預期”。
股價方面,截至8月31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為39.1元,總市值為2174億元。
即使股價回調,海天味業的估值仍高于行業平均估值,具體什么情況?
上半年營收凈利潤下滑
8月29日,海天味業發布中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29.7億元,同比下降4.19%;實現歸屬凈利潤30.96億元,同比下降8.76%。
單看第二季度,海天味業實現營收59.85億元,同比下降5.34%;實現歸屬凈利潤13.81億元,同比下降11.74%。
分產品類別看,今年上半年,醬油、調味醬、蠔油、其他調味品分別實現收入約67.98億元、13.37億元、21.97億元、17.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8%、-5.96%、-0.53%、12.19%。除其他調味品收入增長外,海天味業的醬油、調味醬、蠔油品類收入均下降。
分區域看,今年上半年,東部、南部、中部、北部及西部區域收入分別同比增長-6.47%、-7.81%、-0.08%、-8.31%、2.74%。除體量較小的西部區域收入正增長外,其余重要市場均收入下降。
分銷售渠道看,今年上半年,線下渠道、線上渠道分別同比下降4.39%、12.54%。
在海天味業發布半年報同日,國聯證券分析師最新發布研報,并表示,“二季度表現不及預期,關注經營變革節奏”。同時,國聯證券分析師還下調了海天味業的盈利預測,理由是“公司面臨餐飲恢復尚需時間、行業內競爭加劇、部分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的經營環境?!?/span>
我們關注到,早在2022年,海天味業的凈利潤創下上市以來首次下降紀錄。
2022年,海天味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收256.10億元,同比增長2.42%;凈利潤61.98億元,同比下降7.09%。
海天味業在2022年度報告中提到,“2022年遭遇前所未有的‘輿情’沖擊,造成了較大影響”。
時間回到2022年9月份,海天醬油被外界質疑為“科技與狠活”,食品添加劑“雙標”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受此影響,海天味業股價短期內下跌。后來,海天味業發出聲明否認雙標。
今年6月份,“海天蠔油內疑發現整塊生蠔”事件又引發熱議,海天味業的食品安全、添加劑等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海天味業回應蠔油內疑發現生蠔稱“還不能判定是生蠔,需先核實情況”。
公司估值高于行業平均估值
作為醬油龍頭,海天味業的市盈率在2021年1月份一度超過110倍,甚至被部分機構視為可以實現“永續增長”,應當享有高估值。
不過,隨著海天味業近年業績增速放緩,股價出現了一輪明顯調整。證券軟件顯示,目前海天味業的市盈率超過36倍,同期食品行業中值、均值分別為30.58倍、28.28倍,海天味業的估值仍高于食品行業的估值。
從機構持倉情況看,截至8月29日更新數據,今年二季度末,140家公募基金合計持有海天味業1.35%股份。再看2022年二季度末,彼時公募基金數量為475家,持股比例為2.32%。對比看,目前公募基金持倉數量和持股比例暫時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今年二季度末,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滬股通)小幅減倉149.31萬股,持股比例為5.95%。
海天味業處于火熱的消費賽道,過去多年業績保持增長,使得公司股價和估值大幅攀升,且受到機構熱捧。但由于近年來業績表現失色以及行業競爭壓力增大,海天味業短期內股價表現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業自身具有“亮點”。
一方面,自海天味業2014年上市以來,該公司控股股東尚未減持過公司股票。另一方面,在2014年至2022年九年期間,海天味業累計分紅達224億元,是上市當年募投資金的12倍。同時,海天味業已成長為千億市值級別的白馬股。
后市,海天味業能否扭轉業績,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