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板的使命,只剩下一個
最近,恒大的消息有點過于密集了。
來源/地產知識橘
最近,恒大的消息有點過于密集了。
從全網八卦的“技術性離婚”,到財富與人壽的關鍵人物接連被帶走,再到昨天網傳的截圖……
這個巨大的盲盒,似乎正在逐漸接近最后的開箱時間。
投資者還能回血嗎?許老板還在堅持什么?
這一切的終局,到底會是什么樣子?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恒大。
恒大財富,終于立案了
幾天前,深圳市南山公安分局發布了一則公告——
恒大財富被正式立案調查。
怎么說呢,就,竟然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回想2021年年中,恒大財富正式出險,面對高達10萬的投資者,許老板曾公開拍過胸脯——
“要確保所有到期的財富產品盡早全部兌付,一分錢都不能少?!?/span>
狠話是說出去了,但肉眼可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里,真金白銀保兌付的錢,是一降再降——
最初每位投資者每月8000元,但好景不長,很快降到每月2000元,再到今年5月,公告稱“可兌付資金不足,努力籌措資金”……
當月,有投資者曬出了兌付金額:467.17元。
就連幾百塊的日子也沒能持續多久。
到了8月中旬,恒大財富終于發文,稱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停止兌付。
至此,留給恒大財富努力自救的大門正式關閉了,相關高管迅速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報案登記渠道也正式開通,號召投資者就近報案。
以前些年P2P的前車之鑒來看,接下來,就到了厘清責任,清理戰場的時候了。
投資人還能期待回血嗎?
說到清理戰場,輿論最關注的焦點之一,大概就是這10萬苦主到底能不能“回本”了。
先算算過去兩年,他們到底拿回了多少錢。
根據恒大財富公布的數字,截至2021年12月末,未兌付的本金高達410個億。
到了2022年末,這個數字下降到了340個億。
也就是說,整個2022年,恒大財富兌付了大約70個億。
而在今年,按照10萬投資人,1-4月每月每人兌付2000元,5-7月每月500元計算,恒大一共兌付了大約9.5億元。
兩者相加,一年多時間,共兌付了約79.5億元,和最初的410億元相比,兌付比例大概是19.4%。
也就是說,從爆雷到現在,平均每個投資人拿到了接近五分之一的本金。
那,接下來呢?
如果參照前幾年P2P的后續處理方案來看,這種融資平臺立案之后,一般會經歷調查→一審→二審→兌付等階段。
從立案,到兌付資金到賬,大約3-5年不等。
但清退比例,就不好說了。
前些年,清退比例比較高的P2P理財平臺,比如e速貸等,投資者能拿回接近本金的5成。
但大部分平臺沒有這么幸運,不少投資人最后到手的本金比例不到10%。
這和項目的底層資產,以及公安追繳的比例有關。
倘若資產清單里有主流城市的住宅、汽車、商鋪和酒店等,這類物業還尚有經營價值,出讓盤活后,投資者可以回血不少。
但如果項目的底層資產屬于爛尾工程,或者位于三四城市的遠郊地區,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就很難在短期內找到“接盤俠”變現了。
而恒大財富還有比較特殊的地方。
傳統的P2P平臺比較單純,大多是撮合借款人和投資者成交,是“他融”的。
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平臺出了問題,但如果借款人能還回本息,投資人還有希望拿回一些資金。
但恒大是“自融”的,底層資產都是自己的項目。
在這漫長的兩年多時間里,有價值的資產早就被瓜分殆盡了,能夠留給公安立案追繳的,著實不多。
就算有,在清償順序中,普通債權人也太弱勢了——
保交樓是絕對的政治正確,其次是銀行、信托類的還款,最后才輪到拿著債券、理財和商票的投資人。
冗長的流程走下來后,恒大理財的投資人到底還能回多少血呢?
我估計,難。
恒大人壽,交給國家了
在恒大這個龐大的帝國里,最近有消息的,不止恒大理財一家。
昨天,原恒大集團副總裁兼原恒大人壽董事長朱加麟,傳出被留置調查的消息。
在此之前,海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業及其分支機構獲批,正式全盤接手恒大人壽的資產和負債。
觀察海港人壽的股東和持股比例,是這個樣子的——
最大的股東是深圳市鵬聯投資有限公司,背后站著的是深圳國資委。
此外,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重慶國資委和太平洋人壽占據了剩余的股份。
這也就意味著,恒大人壽被國資接管,正式與恒大集團脫鉤。
回想八年前,恒大斥資39億元,收購了新大東方人壽一半的股權,將其更名為恒大人壽。
加上后來的盛京銀行,恒大擁有了金融產業最關鍵的兩張牌照——保險和銀行,開始玩起了房地產和金融聯動的好戲。
在巔峰時刻,財大氣粗的恒大人壽甚至耗資超90億元入股萬科,攪局“萬寶之爭”。
直到集團出險之后,除了物業,人壽一直是恒大集團最有價值的資產。
但如今……
這不多的好牌,已經被抽走了。
接下來的恒大,還能做點什么呢?
最后的使命
嗯,那就不得不提另一個明顯的信號——
許老板回歸單身,基本證據確鑿了。
今年8月,在恒大汽車的配股公告和中國恒大2022年度報告中,明眼人就已經發現,“丁女士”沒有了“許太太”頭銜,成為了“獨立于本公司及本公司關聯人士的第三方”。
而離婚這事兒,在資本市場中,基本等同于某種程度上的切割與保全。
如今,恒大人壽交出去了,恒大財富被立案了,恒大汽車切割股份,昔日的恒大帝國正在逐步瓦解。
或許,留給許老板的歷史使命只剩下最后一個——
保交付。
但保交付也并不是一件易事。
目前,恒大最新的合約負債為近6040億元。
按每套房100萬元的價值估算,恒大還有近60.4萬套已賣但未交付的房子。
假設按每套100平米,3000元/平的建安成本估算,對應的保交樓資金為1800多億元。
但納入統一監管賬戶的錢,不到350個小目標。
隨便算算,就是千億的缺口,鴨梨山大,任重而道遠。
但如果連這個使命都沒有了……
那,前車之鑒,恐怕就在不遠的地方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